电机转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7771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5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机转子,其包括转子铁芯(10)和包围在转子铁芯(10)外周的碳纤维层(30),转子铁芯(10)形成多个在周向(C)上对称的内侧槽(11),每个内侧槽(11)包括内侧第一槽(111)、内侧第二槽(112)和内侧第三槽(113),内侧第三槽(113)连通内侧第一槽(111)和内侧第二槽(112),内侧第三槽(113)形成为开口朝向转子铁芯(10)的外周侧的半环形,内侧第三槽(113)内填充有绝缘材料,转子铁芯(10)被内侧第三槽(113)环绕的部分形成为中间连接部(15),中间连接部(15)包括径向柱部(151)和根部(152)。根据本申请的电机转子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且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并且电机转子可以具有很小的隔磁桥。以具有很小的隔磁桥。以具有很小的隔磁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转子


[0001]本申请涉及电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转子。

技术介绍

[0002]对于高转速的永磁电机,例如新能源汽车的驱动电机,电机的转子在高转速下需要承受非常大的离心力,这对转子铁芯的机械强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0003]现有技术中一种普遍的增加转子铁芯强度的方法是增加隔磁桥的厚度,然而,这不可避免地会增加漏磁,影响电机的功率密度。
[0004]另一种增加转子铁芯强度的方法例如参见技术CN217216133U,其公开了一种碳纤维电机转子。通过在电机转子的外周缠绕碳纤维,对转子铁芯施加预压力来抵抗离心力,能够增加转子的机械强度。
[0005]然而,为满足电机的高转速,碳纤维层的缠绕厚度是不可忽视的。碳纤维层的厚度增大不仅增加了成本;而且随着碳纤维层厚度的增加,对于特定的电机,转子和定子之间的间隙就会变小,过小的间隙可能会影响转子在定子中的顺畅的转动,甚至会发生“扫膛”现象,这是生产和应用中所不期望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或至少减轻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成本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转子,其包括转子铁芯(10)、设置在所述转子铁芯内的磁钢(20)和包围在所述转子铁芯(10)外周的碳纤维层(3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子铁芯(10)的垂直于轴向(A)的横截面上,所述转子铁芯(10)形成多个在周向(C)上对称的内侧槽(11),每个所述内侧槽(11)包括内侧第一槽(111)、内侧第二槽(112)和内侧第三槽(113),所述磁钢(20)包括设置在所述内侧第一槽(111)内的内侧第一磁钢(211)和设置在所述内侧第二槽(112)内的内侧第二磁钢(212),所述内侧第三槽(113)连通所述内侧第一槽(111)和所述内侧第二槽(112),所述内侧第三槽(113)形成为开口朝向所述转子铁芯(10)的外周侧的半环形,所述内侧第三槽(113)内填充有绝缘材料,所述转子铁芯(10)被所述内侧第三槽(113)环绕的部分形成为中间连接部(15),所述中间连接部(15)包括径向柱部(151)和根部(152),所述径向柱部(151)沿所述转子铁芯(10)的径向(R)延伸,在所述周向(C)上,所述根部(152)的尺寸大于所述径向柱部(151)的尺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径向(R)上的不同区域,所述径向柱部(151)在所述周向上(C)的宽度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径向(R)上的不同区域,所述中间连接部(15)呈T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材料为树脂或增强型工程塑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第一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广会赵培振张铃
申请(专利权)人:天蔚蓝电驱动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