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血管封合器提拉控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一种血管封合器提拉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介入手术,由于创伤小、操作便利、患者风险小等多方面原因,已经成为当下医院中较为常见和受多数医生患者选择的手术。如常见的冠脉和周边血管造影、房颤介入消融术、血管成形术、脑血管造影图和心脏瓣膜修复(替换)术等手术都是利用介入技术进行的手术。所谓介入手术,就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将特制的导管,导丝等精密器械,引入人体,对体内病态进行诊断和局部治疗。因此介入手术一般都需要对患者进行血管穿刺,建立以血管为通道的手术通路,以进入诸如导管导丝等手术器械。在很多介入手术中,患者需要使用抗凝血剂或者相关药物,降低患者血液凝结而带来的一些风险,如需要房颤消融的患者一般都会服用抗凝药物,有冠脉血栓的患者会输入溶栓药物等。这些药物一方面用于患者的治疗和并发症的预防,另一方面带来的是穿刺口止血的困难。一般相关手术的患者都需要在术后静止不动超过五个小时,防止穿刺口出血带来的并发症,如皮下血肿,出血等。但是往往长时间的静止不动会给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血管封合器提拉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置于外壳内部有用于提供牵拉力和牵拉位移的弹簧,用于控制不同状态的旋转部件和按动部件组合体,其中旋转部件和按动部件连接后在轴向有位移限制,周向可以自由旋转;牵引丝可以穿过装置内部,与按动部件后端的固定部件固定;按压按动部件,旋转部件切换位置,依靠弹簧提供拉力,并通过牵引丝,向前端传递拉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封合器提拉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由锥盖和主体构成的,锥盖为锥状壳类结构,后端有螺纹结构与主体连接,前端有孔结构用于与导管装配,其特征在于孔为三段式结构,分别是扩口锥口,孔主体,后收口锥口。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管封合器提拉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扩口锥口位于最前端,该部分相对于孔主体,呈现30
°
到60
°
的锥状扩口,扩口部分长度占孔状结构长度的三分之一左右。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管封合器提拉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口状锥口位于孔状结构后端,该收口状锥口用于定位,使得组装时,导管组装可以准确定位;收口状锥口中心留有可以通过牵引丝的孔,该孔允许牵引丝通过,但是可以阻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汝成韬,马长生,董建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科罡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