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封合器提拉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7672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血管封合器提拉控制装置,包括:外壳,置于外壳内部有用于提供牵拉力和牵拉位移的弹簧,用于控制不同状态的旋转部件和按动部件组合体,其中旋转部件和按动部件连接后在轴向有位移限制,周向可以自由旋转;牵引丝可以穿过装置内部,与按动部件后端的固定部件固定;按压按动部件,旋转部件切换位置,依靠弹簧提供拉力,并通过牵引丝,向前端传递拉力。本发明专利技术更加安全更容易使用同时能够避免器械失效。失效。失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血管封合器提拉控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一种血管封合器提拉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介入手术,由于创伤小、操作便利、患者风险小等多方面原因,已经成为当下医院中较为常见和受多数医生患者选择的手术。如常见的冠脉和周边血管造影、房颤介入消融术、血管成形术、脑血管造影图和心脏瓣膜修复(替换)术等手术都是利用介入技术进行的手术。所谓介入手术,就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将特制的导管,导丝等精密器械,引入人体,对体内病态进行诊断和局部治疗。因此介入手术一般都需要对患者进行血管穿刺,建立以血管为通道的手术通路,以进入诸如导管导丝等手术器械。在很多介入手术中,患者需要使用抗凝血剂或者相关药物,降低患者血液凝结而带来的一些风险,如需要房颤消融的患者一般都会服用抗凝药物,有冠脉血栓的患者会输入溶栓药物等。这些药物一方面用于患者的治疗和并发症的预防,另一方面带来的是穿刺口止血的困难。一般相关手术的患者都需要在术后静止不动超过五个小时,防止穿刺口出血带来的并发症,如皮下血肿,出血等。但是往往长时间的静止不动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不便和痛苦甚至会有很大风险造成其他疾病,如静脉血栓等,造成更严重疾病(如肺栓塞)的风险。而往往需要介入手术的疾病,老年人占据大多数,这些困难和并发症对老年人的风险更大,概率更高。因此在介入手术后,对血管穿刺口进行止血和封堵就变得至关重要。
[0003]因此目前市面上有一类器械,首先利用可膨胀或可展开机构,进入血管,在血管内将血管内穿刺口临时封堵,后将可膨胀可降解的物质送入血管外的组织中,利用物理膨胀或者化学生物性状止血。其用于临时封堵血管的结构为镍钛编织结构,需后端牵引控制进行展开封堵。
[0004]但是该类产品的后端用于控制展开的是位于器械远端的机械限位卡扣机构。使用时,将机构向后拉展开前端临时封堵装置,机构利用弱限位卡扣结构固定向后拉开的相对距离,需要收缩临时封堵装置时,需克服限位卡扣的阻力,向近端推送该机构。这样的机构有以下缺陷:1.由于手术过程中,操作者一般带有手套,相对较为光滑,该机构的使用需要用力捏住来增加摩擦力然后向后拉动,在过程中还需要克服卡扣的阻力,过程中非常不方便。2.由于弱卡扣的机构不能完全限定其相对位置,有一定概率该机构自动脱开卡扣,造成正常使用时的器械失效。同时由于操作过程中,可能会碰到该机构导致脱开卡扣限位,也会导致器械失效。
[0005]因此急需提供一种新的血管封合器提拉控制装置设计,更加安全更容易使用同时能够避免器械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血管封合器提拉控制装置提拉困难且容易器械失效的问题提供一种血管封合器提拉控制装置,适用于血管封合器的前端封堵装置的提拉
控制,可以对血管封合器便捷稳定地进行预期操作。
[0007]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血管封合器提拉控制装置,包括:外壳,置于外壳内部有用于提供牵拉力和牵拉位移的弹簧,用于控制不同状态的旋转部件和按动部件组合体,其中旋转部件和按动部件连接后在轴向有位移限制,周向可以自由旋转;牵引丝可以穿过装置内部,与按动部件后端的固定部件固定;按压按动部件,旋转部件切换位置,依靠弹簧提供拉力,并通过牵引丝,向前端传递拉力。
[0008]其中,外壳由锥盖和主体构成的,锥盖为锥状壳类结构,后端有螺纹结构与主体连接,前端有孔结构用于与导管装配,其特征在于孔为三段式结构,分别是扩口锥口,孔主体,后收口锥口。扩口锥口位于最前端,该部分相对于孔主体,呈现30
°
到60
°
的锥状扩口,扩口部分长度占孔状结构长度的三分之一左右。收口状锥口位于孔状结构后端,该收口状锥口用于定位,使得组装时,导管组装可以准确定位。收口状锥口中心留有可以通过牵引丝的孔,该孔允许牵引丝通过,但是可以阻止导管通过。
[0009]外壳主体前端是螺纹结构与锥盖连接,内部后端有多组滑槽,每组滑槽分为深滑槽和浅滑槽,中间有间隔隔开;滑槽前端端面为斜面。弹簧与转动部件直接接触,弹簧旋向优选左旋。转动部件沿周向均匀分布导轨,深滑槽数量是导轨数量的整数倍,导轨仅可以在深滑槽内滑动,且导轨端面也为斜面,与滑槽前端斜面角度相同;导轨后侧有锯齿端面,转动部件后端有弹性卡扣状单向连接结构。按动部件前端为锯齿端面的管状结构,与转动部件锯齿端面相互配合;后侧有导块,导轨可以在深滑槽和浅滑槽内滑动。按动部件后端有扩口锥口和侧边开槽结构。固定部件是与按动部件后端匹配的圆柱结构,中心有通孔,侧边有螺纹孔到通孔,用于紧定螺丝对牵引丝的固定。导管与锥盖相连接。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本专利技术中的血管封合器提拉控制装置相较于现有产品有更多优势。首先,本专利技术更加安全更容易使用,本专利技术中用于向后牵拉的力是由主体中的弹簧提供,使用过程中只需要操作者按动后端,即可进行展开或者收缩动作,避免了由于操作者佩戴手套而造成的摩擦力不足的使用困难。在本专利技术中,有非常强的限位机构,从机械原理上不会造成自动脱开。在展开状态下,主体的设计会有自动回弹的作用,防止误操作造成的临时封堵收缩。从而避免了操作过程的一些误操作而造成的失效。
[0011]考虑到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利用巧妙的机械结构控制血管封合器前端封堵装置的展开,并且利用一些结构设计进行操作的有效保障和防止功能失效。提升了血管封合器的操作性和安全性。
[0012]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产品整体示意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0016]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剖面图。
[0017]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锥盖的剖面图。
[0018]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主体的剖面图。
[0019]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转动部件的俯视图。
[0020]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按动部件的剖面图。
[0021]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固定部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血管封合器提拉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置于外壳内部有用于提供牵拉力和牵拉位移的弹簧,用于控制不同状态的旋转部件和按动部件组合体,其中旋转部件和按动部件连接后在轴向有位移限制,周向可以自由旋转;牵引丝可以穿过装置内部,与按动部件后端的固定部件固定;按压按动部件,旋转部件切换位置,依靠弹簧提供拉力,并通过牵引丝,向前端传递拉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封合器提拉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由锥盖和主体构成的,锥盖为锥状壳类结构,后端有螺纹结构与主体连接,前端有孔结构用于与导管装配,其特征在于孔为三段式结构,分别是扩口锥口,孔主体,后收口锥口。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管封合器提拉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扩口锥口位于最前端,该部分相对于孔主体,呈现30
°
到60
°
的锥状扩口,扩口部分长度占孔状结构长度的三分之一左右。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管封合器提拉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口状锥口位于孔状结构后端,该收口状锥口用于定位,使得组装时,导管组装可以准确定位;收口状锥口中心留有可以通过牵引丝的孔,该孔允许牵引丝通过,但是可以阻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汝成韬马长生董建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科罡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