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强场激光物理,特别是飞秒激光脉冲在空气中短距离内 成丝的方法。
技术介绍
当超短激光脉冲的峰值功率超过一定数值(3.3GW),将产生自聚焦效应,进而把空气电离,由于电离产生的等离子 体具有负折射率,因此又使光束产生自散焦,二者作用,超短激光脉冲 在空气中产生一个等离子体通道,即光丝。实验结果表明,稳定的等离子体通道内的激光强度可达5xl013 W/cm2~lxl014 W/cm2,光丝的直径为80pm 200 pm, 一般激光脉冲在空 气中产生等离子体的临界强度约为8xl012W/cm2。人们观察和研究光丝的特性,需要产生这种强度在1013 W/cr^量级 的稳定的光丝,但是这样的光丝形成在比较远的距离。而且,如果产生 等离子体通道,则对激光器的输出性能要求很高, 一般来讲其峰值功率 很高(10TW 30TW范围)。这类性能的飞秒激光器系统的造价比较昂贵, 目前商用产品在IOO万美元左右。因此如果是在实验室内开展相关的前 期物理问题及白光光谱形成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采用如此昂贵的激 光器,并不是每个实验室都能够解决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飞秒激光脉冲空气中快速成丝的方法,其特征是:在飞秒激光器的输出端放置随机位相板或阶跃型位相板,峰值功率为TW量级的飞秒激光脉冲经过所述的位相板后在空气中形成等离子体通道,在短距离内成丝,该等离体子通道内光丝的激光强度比未加位相板的激光强度高一个数量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祖继锋,周旭升,朱健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