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韧性轴承套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7578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韧性轴承套圈,包括外圈,所述外圈的内壁设有沟道,所述外圈的内部设有储油腔,所述外圈的正面上方设有与所述储油腔相连通的螺纹槽;有益效果为:转动螺纹密封盖,通过螺纹密封盖上的注油口向储油腔注油,吸油海绵会先对润滑油进行吸收,吸收完毕后,润滑油再通过输油管道对滚珠进行润滑,不需要完全取出螺纹密封盖,避免了出现螺纹密封盖丢失的现象,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在下次使用时,可直接转动螺杆挤压吸油海绵即可实现对滚珠的润滑,不需要重新准备润滑油,当螺杆全部插入外圈内部时,即可表示吸油海绵润滑油已用完,下次使用时需要重新从注油口进行注油。注油。注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韧性轴承套圈


[0001]本技术涉及轴承套圈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高强韧性轴承套圈。

技术介绍

[0002]轴承套圈是具有一个或几个滚道的向心滚动轴承的环形零件,是滚动轴承的主要部件。
[0003]为了方便对滚动轴承内部滚珠进行润滑,目前常采用在轴承套圈上开设注油孔,并通过带有润滑油的注射器向注油孔注射润滑油。根据中国专利号CN216278968U,公开了一种高强韧性结构的高速轴承套圈,挡圈能对避免内圈和外圈之间进入杂物,第二散热孔便于滚珠进行散热,通过滑槽和滑条的设计,使挡圈能够在外圈上转动,第一散热孔与第三散热孔垂直且连通,从而能够提高内圈的散热效率,起到对内圈和外圈保护的目的。该专利需要通过打开密封盖才能向注油通道注油,由于密封盖与注油通道为分离式结构,且密封盖体积小,在注油前,需要先打开密封盖,当工作人员因疏忽导致密封盖丢失时,由于缺少密封盖,外界的灰尘极易进入到注油通道造成堵塞,极大的影响轴承套圈的后续使用。
[0004]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高强韧性轴承套圈,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0006]为此,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高强韧性轴承套圈,包括外圈,所述外圈的内壁设有沟道,所述外圈的内部设有储油腔,所述外圈的正面上方设有与所述储油腔相连通的螺纹槽,所述螺纹槽上设有与其螺纹连接的螺纹密封盖,所述螺纹密封盖的外表面设有与所述储油腔相连通的注油口,所述螺纹密封盖的后端设有圆形密封片,所述储油腔的底端设有与所述沟道相连通的输油管道。
[0008]优选的,所述储油腔的内部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圆形密封塞,所述圆形密封塞的后端设有延伸至所述外圈后侧的螺杆,所述圆形密封塞的正面设有吸油海绵,所述吸油海绵的正面设有与所述储油腔内壁相连接的金属网片。
[0009]优选的,所述圆形密封片靠近所述金属网片的一侧设有若干个环形分布的凸块。
[0010]优选的,所述沟道的上方内壁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固定卡接有与其相匹配的海绵片,所述海绵片的底端设有与所述凹槽内壁相连接的带孔金属片。
[0011]优选的,所述外圈的正面设有若干个环形分布的散热通孔,所述外圈为不锈钢材质。
[0012]优选的,所述外圈的内壁与外壁均设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为特氟龙涂层。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4]1、转动螺纹密封盖,通过螺纹密封盖上的注油口向储油腔注油,吸油海绵会先对
润滑油进行吸收,吸收完毕后,润滑油再通过输油管道对滚珠进行润滑,不需要完全取出螺纹密封盖,避免了出现螺纹密封盖丢失的现象,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避免外界灰尘进入到注油口内),在下次使用时,可直接转动螺杆挤压吸油海绵即可实现对滚珠的润滑,不需要重新准备润滑油,当螺杆全部插入外圈内部时,即可表示吸油海绵润滑油已用完,下次使用时需要重新从注油口进行注油;
[0015]2、通过在输油管道下设置带有海绵片的带孔金属片,海绵片可以充分的吸收输油管道排出的润滑油,配合带孔金属片将润滑油均匀的输送到滚珠上,润滑均匀,润滑效果好;
[0016]3、通过在外圈的正面设置若干个环形分布的散热通孔,可提高外圈的散热效果,进而有效的提高轴承套圈整体坚韧性。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高强韧性轴承套圈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高强韧性轴承套圈的局部侧视剖视图;
[0020]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高强韧性轴承套圈中图2中A的放大图。
[0021]图中:
[0022]1、外圈;2、储油腔;3、螺纹槽;4、螺纹密封盖;5、注油口;6、圆形密封片;7、沟道;8、输油管道;9、圆形密封塞;10、螺杆;11、吸油海绵;12、金属网片;13、凸块;14、海绵片;15、带孔金属片;16、散热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0024]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强韧性轴承套圈。
[0025]实施例一;
[0026]如图1

3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高强韧性轴承套圈,包括外圈1,所述外圈1的内壁设有沟道7,所述外圈1的内部设有储油腔2,所述外圈1的正面上方设有与所述储油腔2相连通的螺纹槽3,所述螺纹槽3上设有与其螺纹连接的螺纹密封盖4,所述螺纹密封盖4的外表面设有与所述储油腔2相连通的注油口5,所述螺纹密封盖4的后端设有圆形密封片6,所述储油腔2的底端设有与所述沟道7相连通的输油管道8。
[0027]实施例二;
[0028]如图1

3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高强韧性轴承套圈,所述储油腔2的内部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圆形密封塞9,所述圆形密封塞9的后端设有延伸至所述外圈1后侧的螺
杆10,所述圆形密封塞9的正面设有吸油海绵11,所述吸油海绵11的正面设有与所述储油腔2内壁相连接的金属网片12,在注油的时候,吸油海绵11会先对润滑油进行吸收,吸收完毕后,润滑油再通过输油管道8对滚珠进行润滑,在下次使用时,直接转动螺杆10挤压吸油海绵11即可实现对滚珠的润滑,当螺杆10全部插入外圈1内部时,即可表示吸油海绵11润滑油已用完,下次需要重新进行注油,所述圆形密封片6靠近所述金属网片12的一侧设有若干个环形分布的凸块13,起到阻挡作用,且不会干扰吸油海绵11受挤压的润滑油流入到输油管道8上,所述沟道7的上方内壁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固定卡接有与其相匹配的海绵片14,所述海绵片14的底端设有与所述凹槽内壁相连接的带孔金属片15,海绵片14可以充分的吸收输油管道8排出的润滑油,配合带孔金属片15将润滑油均匀的输送到滚珠上,从而具有良好的输油效果。
[0029]实施例三;
[0030]如图1

3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高强韧性轴承套圈,所述外圈1的正面设有若干个环形分布的散热通孔16,通过提高外圈1的散热效果,可有效的提高轴承套圈整体坚韧性,所述外圈1为不锈钢材质,具有良好的强度以及防腐生锈的效果。
[0031]实施例四;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韧性轴承套圈,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圈(1),所述外圈(1)的内壁设有沟道(7),所述外圈(1)的内部设有储油腔(2),所述外圈(1)的正面上方设有与所述储油腔(2)相连通的螺纹槽(3),所述螺纹槽(3)上设有与其螺纹连接的螺纹密封盖(4),所述螺纹密封盖(4)的外表面设有与所述储油腔(2)相连通的注油口(5),所述螺纹密封盖(4)的后端设有圆形密封片(6),所述储油腔(2)的底端设有与所述沟道(7)相连通的输油管道(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韧性轴承套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腔(2)的内部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圆形密封塞(9),所述圆形密封塞(9)的后端设有延伸至所述外圈(1)后侧的螺杆(10),所述圆形密封塞(9)的正面设有吸油海绵(11),所述吸油海绵(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凯赵少文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县利利红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