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装式轻型支撑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支撑桁架
,尤其是涉及一种组装式轻型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国家政策的积极推动下,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迅速发展。而在钢结构建筑中,建筑楼板是不可或缺的,其包括现浇楼板、带底模的楼板(组合楼板、非组合楼板)、钢架桁架楼承板、预应力板,当建筑楼板的跨度超过一定距离,则需要搭设临时支撑或增加楼板自身刚度,以抵抗施工荷载及变形。
[0003]相关技术中,当采用搭设临时支撑方案时,由于临时支撑均为落地支撑,需要所施工楼层的下一层楼板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才可搭建。拖慢了建筑楼板的施工速度,从而使整个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建设周期增加。当采用提高楼板自身强度的方案时,需要增加楼板钢筋的直径以及减小间距,增加了建筑楼板所需的钢筋量,同时增加钢筋量对于楼板刚度提升相对有限,加大楼板无支撑施工跨度的效果并不显著,也会增加整体的施工周期。
[0004]针对上述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无论是采用搭设临时支撑或增加楼板自身刚度的方式,都会增加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建设周期。 >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装式轻型支撑结构,包括多个主体钢梁(1),主体钢梁(1)的上下两翼板均为水平面,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主体钢梁(1)之间设置有多组对楼板进行支撑的支撑桁架(2),所述支撑桁架(2)靠近所述主体钢梁(1)的一侧固定有支撑竖杆(3),所述主体钢梁(1)的上下两翼板分别作用于所述支撑竖杆(3)的两端;所述支撑竖杆(3)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调节件(4),位于所述支撑竖杆(3)两端的两个所述调节件(4)分别抵接于所述主体钢梁(1)的上下两翼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装式轻型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桁架(2)包括两个支撑架体(21)和将两个支撑架体(21)进行固定的连接组件(22),所述支撑架体(21)包括上弦杆(211)、下弦杆(212)和多个腹杆(213),多个所述腹杆(213)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上弦杆(211)和下弦杆(2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装式轻型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22)包括上弦连接杆(221)和下弦连接杆(222),所述上弦连接杆(221)穿设于两个相邻所述上弦杆(211),所述下弦连接杆(222)穿设于两个相邻所述下弦杆(212),所述上弦杆(211)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孔(5),所述上弦连接杆(221)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5)适配的第一调节孔(6),位于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宏运,贾仁勇,周燕,雷青山,
申请(专利权)人:龙元明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