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门窗框和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
,具体为一种车门窗框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汽车的使用舒适性、外观、噪音要求、功能需求的要求越来越高。车门是客户最先感知的汽车零部件,也是感知频率最高的零部件,车门窗框的刚度,模态,外观质量是很重要的客户感知项
[0003]现有技术中,车门上框主要由辊压工艺实现,实现的路线可以采用激光焊接,目前主流的方式是焊接连接部和安装部交接处,但这种结构成型相对困难,且焊道外露,严重影响外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车门窗框,能够降低焊接难度,且便于隐藏焊接区域。
[00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门窗框,所述车门窗框为一个板材制成,包括:外观部、安装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外观部和所述安装部之间,所述外观部包括第一上凸出结构和第一下凸出结构,所述安装部包括第二上凸出结构和第二下凸出结构,所述第一上凸出结构与所述第二上凸出结构在所述连接部的第一侧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门窗框(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窗框(100)为一个板材制成,包括:外观部(10)、安装部(20)和连接部(30),所述连接部(30)连接于所述外观部(10)和所述安装部(20)之间,所述外观部(10)包括第一上凸出结构(11)和第一下凸出结构(12),所述安装部(20)包括第二上凸出结构(21)和第二下凸出结构(22),所述第一上凸出结构(11)与所述第二上凸出结构(21)在所述连接部(30)的第一侧限定出第一安装空间(1),所述第一下凸出结构(12)与所述第二下凸出结构(22)在所述连接部(30)的第二侧限定出第二安装空间(2);其中,所述连接部(30)包括贴合相连的第一层子板(31)和第二层子板(32),所述第二上凸出结构(21)背离所述第二下凸出结构(22)的一端形成为所述板材的第一自由端(211),所述第二下凸出结构(22)设有延伸翻边(23),所述延伸翻边(23)的端部形成为所述板材的第二自由端(212),所述第二自由端(212)伸至所述第一层子板(31)和所述第二层子板(32)之间且与所述第一层子板(31)和所述第二层子板(32)焊接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窗框(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子板(31)在背离所述外观部(10)的一端设有相对于所述第一层子板(31)朝上弯折相连的第一弯折段(33),所述第一弯折段(33)与所述第二层子板(32)间隔开分布,所述第二自由端(212)伸至于所述第一弯折段(33)与所述第二层子板(32)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窗框(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自由端(212)设有相对于所述延伸翻边(23)朝上弯折相连的连接段,所述连接段伸至所述第一弯折段(33)与所述第二层子板(32)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窗框(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层子板(32)在背离所述外观部(10)的一端设有相对于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利民,俞澎辉,花明,姜凡,赵云聪,甘维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