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防止烘干机黄棉出现的气流密封板结构,包括机架,内密封板和外密封板,所述内密封板和外密封板之间形成气流向下流动的密封通道,所述外密封板的上部设有气流小孔,在机架上活动地设置有输棉链板,所述内密封板的下端固定设置有针刺毛毡,所述输棉链板上固定设置有蝴蝶板,所述外密封板下端向外侧倾斜,从而形成由上往下逐渐远离蝴蝶板的第二倾斜部,所述第二倾斜部的末端固定设置有柔性密封条,所述柔性密封条的自由端贴合设置在输棉链板上形成柔性密封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防止烘干机黄棉出现的气流密封板结构,用于解决现有烘干机密封装置因密封不严、气流泄露发生漏棉、卡棉而形成黄棉并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卡棉而形成黄棉并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卡棉而形成黄棉并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烘干机黄棉出现的气流密封板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粘胶短纤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止烘干机黄棉出现的气流密封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使用烘干机对粘胶短纤干燥的过程中,对烘干机的保温密封性有严格要求。位于烘干机内部的输棉链板两侧的密封结构,对链板链条运行的平稳性和产品质量影响很大。若该部分的密封结构设计不合理,则易出现纤维外漏、链板链条小轮缠丝,导致链条运行不平稳等问题。为解决链板两侧采用单密封结构(气流密封或蝴蝶板密封)出现的设备运行不稳定、漏纤维等问题,专利ZL201521114759.9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烘干机纤维密封的双密封装置,通过外气流密封板上部的气流小孔区进入的气流形成正压腔,阻止短纤维进入密封腔,而内密封装置主要通过蝴蝶板的高度而防止纤维物料越过蝴蝶板而泄露。期刊文献《浅谈粘胶短纤维烘干机密封结构的设计》(纺织器材,2021,48(04):20
‑
22)详细介绍气流密封和蝴蝶板密封的结构、原理及缺陷,探讨设计的气流密封加蝴蝶板密封的双密封结构形式,指出双密封结构基本解决了烘干机漏风跑毛问题。
[0003]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发现双密封结构仍无法完全防止纤维外露的问题。鉴于烘干机输棉链板整体结构较长,其在运行中受风机侧循环风影响,整体会偏向于靠近风机侧运行,而针刺毛毡与蝴蝶板调紧装置行程有限,从而导致另一侧蝴蝶板偏离针刺毛毡,无法与其贴合紧密,使得密封失效;而为了避免外侧密封板底部摩擦输棉链板,其与输棉链板之间留有1cm左右的间隙,由于烘干机在运行中受各种因素影响,其内部难免会出现气流压力波动,又由于输棉链板的偏移使得蝴蝶板与针刺毛毡密封失效,故现有双密封结构形成的密封腔存在密封不严、气流泄露的缺陷,在烘干机运行一段时间后,纤维将会通过外侧密封板底部与输棉链板间的间隙泄露到该密封腔内,极易在其中产生堆积,堆积的纤维由于输棉链板的带动作用将会挤压外侧密封板和蝴蝶板,使得外侧密封板和蝴蝶板变形,易造成安全事故。另外,烘干机需要用到多块外侧密封板,前后两块板采用拼接的方式,为了避免热膨胀使得两块板相互挤压变形,该拼接位置留有一定的缝隙,故在受到气流作用时纤维将会被卡在该缝隙中,经过长时间的烘干易变成黄棉,若掉入产品中,则将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烘干机黄棉出现的气流密封板结构,用于解决现有烘干机密封装置因密封不严、气流泄露发生漏棉、卡棉而形成黄棉并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
[0005]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防止烘干机黄棉出现的气流密封板结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固定设置有内密封板和外密封板,所述内密封板和外密封板之间形成气流向下流动的密封通道,所述外密封板的上部设有用于向密封通道内进风的气流小
孔,在机架上活动地设置有位于内密封板和外密封板下方的输棉链板,所述内密封板的下端固定设置有针刺毛毡,所述输棉链板上固定设置有蝴蝶板,所述蝴蝶板向上延伸并跟随输棉链板运动,并且蝴蝶板与针刺毛毡贴合设置形成动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密封板下端向外侧倾斜,从而形成由上往下逐渐远离蝴蝶板的第二倾斜部,所述第二倾斜部的末端固定设置有柔性密封条,所述柔性密封条的自由端贴合设置在输棉链板上形成柔性密封结构,所述柔性密封条的底部边缘与第二倾斜部的底部边缘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二倾斜部的底部边缘与输棉链板之间的缝隙。。
[0006]上述本技术一种防止烘干机黄棉出现的气流密封板结构,采用三道密封结构,第一道密封结构为气流从外密封板的气流小孔进入由外密封板、内密封板、输棉链板、针刺毛毡及蝴蝶板组成的密封腔并向外吹气的气流密封结构,第二道密封结构为针刺毛毡与蝴蝶板构成的动密封结构,第三道密封结构为柔性密封条与输棉链板之间构成的柔性密封结构,有利于避免纤维通过外密封板底部与输棉链板间的间隙泄露到密封腔内,产生堆积并挤压外密封板和蝴蝶板,造成安全事故和黄棉现象,并且外密封板的下端形成向外倾斜的第二倾斜部,有利于防止输棉链板运行发生异常时,外密封板和蝴蝶板发生碰撞作用而变形,从而破坏密封性能。
[0007]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柔性密封条的另一端通过压板和螺栓固定在外密封板的第二倾斜部上,所述柔性密封条的底部边缘与第二倾斜部的底部边缘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二倾斜部的底部边缘与输棉链板之间的缝隙。这样可以增大柔性密封条与输棉链板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密封性。
[0008]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外密封板由两块以上沿着输棉方向依次连接的外密封单元板采用搭接的方式拼接而成,所述外密封单元板前端形成有向上弯折凸出后又向前延伸的搭接头,所述搭接头与其外密封单元板一体连接,相邻两块外密封单元板在连接时,后一外密封单元板的搭接头的底壁搭接在前一外密封单元板的后部的顶壁上;相邻两块外密封单元板之间,前一外密封单元板的后端端面与后一外密封单元板的过渡衔接部位前侧壁之间预留有膨胀间隙。
[0009]所述外密封板顺着输棉方向的排布方式采用前一块密封单元板搭接后一块密封单元板的方式,有利于避免现有密封板采用单元板对接的拼接方式因难以消除拼缝而导致拼缝处卡棉的问题。
[0010]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搭接头平行其外密封单元板,并且搭接头底壁与外密封单元板底壁之间的距离L2与外密封单元板的厚度L1相等,以确保两块密封板单元能保持在平齐的位置。
[0011]作为优选方式,所述外密封板包括沿水平横向延伸设置的水平部,连接于所述水平部纵向外侧并向纵向外侧斜下方倾斜的第一倾斜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倾斜部纵向外侧侧边并竖直向下延伸的竖直部,连接于所述竖直部底部并向纵向外侧斜下方倾斜设置的第二倾斜部,所述气流小孔设置在第一倾斜部上。
[0012]作为优选方式,所述柔性密封条为硅橡胶密封条,具有耐高温,耐磨损等优点。
[0013]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输棉链板远离风机端比靠近风机端的水平高度低。具体为所述的输棉链板两侧高度差D1为5mm,两侧水平间距为4m。由于输棉链板一边高一边低,故有利于利用输棉链板自身重力的分力来抵消循环风的影响,避免远离风机侧的蝴蝶板偏
离针刺毛毡而导致第二密封结构失效。
[0014]较之前技术而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5]1.本技术外密封板的下端形成向外倾斜的第二倾斜部,有利于防止外密封板和蝴蝶板发生碰撞作用而变形。
[0016]2.本技术中柔性密封条的底部边缘与第二倾斜部的底部边缘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二倾斜部的底部边缘与输棉链板之间的缝隙,有利于阻挡纤维进入密封腔内,若运行中出现小缝隙,则内密封板和外密封板之间向下流动的气流可通过该缝隙向外吹出,从而形成向外侧吹气的气流密封,若运行一段时间后,密封条出现严重磨损,则只需更换密封条即可,故该柔性密封结构有利于避免纤维通过外密封板底部与输棉链板间的间隙泄露到密封腔内,产生堆积并挤压外密封板和蝴蝶板,造成安全事故和黄棉现象柔性密封条发生磨损时,。
[0017]3.本技术中外密封板顺着输棉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烘干机黄棉出现的气流密封板结构,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固定设置有内密封板(2)和外密封板(3),所述内密封板(2)和外密封板(3)之间形成气流向下流动的密封通道,所述外密封板(3)的上部设有用于向密封通道内进风的气流小孔,在机架(1)上活动地设置有位于内密封板(2)和外密封板(3)下方的输棉链板(4),所述内密封板(2)的下端固定设置有针刺毛毡(5),所述输棉链板(4)上固定设置有蝴蝶板(6),所述蝴蝶板(6)向上延伸并跟随输棉链板(4)运动,并且蝴蝶板(6)与针刺毛毡(5)贴合设置形成动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密封板(3)下端向外侧倾斜,从而形成由上往下逐渐远离蝴蝶板(6)的第二倾斜部(34),所述第二倾斜部(34)的末端固定设置有柔性密封条(7),所述柔性密封条(7)的自由端贴合设置在输棉链板(4)上形成柔性密封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烘干机黄棉出现的气流密封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密封条(7)的另一端通过压板和螺栓固定在外密封板(3)的第二倾斜部(34)上,所述柔性密封条的底部边缘与第二倾斜部的底部边缘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二倾斜部的底部边缘与输棉链板之间的缝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烘干机黄棉出现的气流密封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密封板(3)由两块以上沿着输棉方向依次连接的外密封单元板(8)采用搭接的方式拼接而成,所述外密封单元板(8)前端形成有向上弯折凸出后又向前延伸的搭接头(81),所述搭接头(81)与其外密封单元板(8)一体连接,相邻两块外密封单元板(8)在连接时,后一外密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仲应,陈俊阳,谢卓达,周建平,郑扬帆,
申请(专利权)人:赛得利福建纤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