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框体、第二框体、柔性电路板及弹性组件。第一框体与第二框体之间具有间隙;柔性电路板设置于间隙处,柔性电路板的第一端与第一框体固定连接,柔性电路板的第二端通过弹性组件与第二框体接;其中,弹性组件的伸缩方向垂直于柔性电路板,且弹性组件呈压缩状态压抵于柔性电路板的第二端背离第二框体的一侧。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能有效提升第一框体与第二框体之间连接的可靠性。之间连接的可靠性。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
,尤其是指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电子设备大多包括由金属材质制成的外框及内框。为了阻碍内框和外框之间的传热通道,避免电子设备内部器件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传递到外框上影响用户体验,相关技术中采用内框与外框间隔设置。
[0003]为了保证内框和外框的信号连接,内框和外框通常通过电路板或者导电件固定连接。然而,电子设备受到碰撞或者在跌落测试过程中,电路板或者导电件与两边框体的连接容易断开,导致内框与外框之间的连接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能提升内框和外框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框体、第二框体、柔性电路板及弹性组件。
[0006]第一框体与第二框体之间具有间隙;
[0007]柔性电路板设置于间隙处,柔性电路板的第一端与第一框体固定连接,柔性电路板的第二端通过弹性组件与第二框体接;
[0008]其中,弹性组件的伸缩方向垂直于柔性电路板,且弹性组件呈压缩状态压抵于柔性电路板的第二端背离第二框体的一侧。
[0009]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通过使柔性电路板的第一端与第一框体固定相接,并通过弹性组件使柔性电路板的第二端与第二框体相抵接,能有效实现设置第一框体与第二框体之间的电连接;在电子设备受到碰撞或者在跌落测试过程中,第一框体与第二框体之间由于振动产生微小位移时,柔性电路板可以随第一框体相对于第二框体移动,以减小柔性电路板受到的外力,并且在此过程中,通过弹性组件能向柔性电路板的第二端施加作用力以使柔性电路板的第二端始终与第二框体保持相互接触,从而保证柔性电路板于第一框体及第二框体之间的电连接作用。
附图说明
[00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1]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柔性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柔性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标号说明:
[0015]1、第一框体;11、第二焊盘;
[0016]2、第二框体;
[0017]3、柔性电路板;31、第一端;32、第二端;33、第一连接部;34、第二连接部;341、通孔;342、第三焊盘;343、导电片;35、弹性连接部;351、柔性基材;3511、基材层;3512、封闭层;352、导电丝;
[0018]4、弹性组件;41、限位件;411、定位部;412、限位部;42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0]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示所,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0021]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中”、“后”、“左”、“右”、“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22]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0023]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简称CPU)性能的持续提升,消费者使用电子设备玩各种大型3D游戏逐渐成为一种潮流,因此电子设备的游戏性能表现也成为衡量一部电子设备综合性能的重要指标。
[0024]但由于高性能的CPU在重负载时发热量巨大,导致消费者在畅玩游戏的同时往往也需要忍受电子设备较高的温度,有时甚至会发生低温烫伤事故。因此,当前CPU的高发热问题已经成为制约CPU性能进一步提升的关键因素,故如何将CPU热量尽快散发出去已成为业界和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0025]当前电子设备的散热多依靠自然散热技术,CPU核心区域的热量先通过高性能导热凝胶传递至金属中框上的VC均热板(vaporchamber)或者热管,再依靠VC均热板、热管和金属中框良好的导热能力传递至电子设备内部温度较低的区域,从而消除CPU核心区域的局部高温热点、实现良好的散热效果。
[0026]目前主流的电子设备的框体多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包括固定相接的内框与外
框,其中外框可以直接被用户接触到。在CPU的热量由CPU核心区域向温度较低的区域扩散时,由于外框与消费者接触的区域与内框与CPU接触的区域是相接的,且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因此CPU产生的热量会传递至外框与消费者接触的区域,导致在游戏场景这样高负载、高发热的场景下电子设备的外框往往温度过高,容易造成低温烫伤事故,用户体验较差。
[0027]框体作为电子设备的载体,不仅起到强化散热的作用,同时也是电子天线的一部分,决定着电子设备的通信的质量。而天线的形态则要求内框与外框必须是一个整体,故相关技术中很难将内框与外框完全隔开,因此,为了避免长时间游戏过程中低温烫伤事故的发生,电子设备制造商不得不通过限制频率等影响性能的方式来控制CPU耗电,这就使得高性能CPU不能充分发挥其性能优势。
[0028]有相关从业者尝试在外框与消费者接触频率较高的区域处包裹塑胶材质以改善用户的实际体验效果。但由于塑胶质感廉价,这种方案往往不被消费者所认可,因此当前各个制造商设计制造的电子设备仍然多采用金属外框,外框温度太高也成为对应类型的电子设备被投诉的一个关键问题。
[0029]鉴于上述相关技术的问题,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尝试将外框与消费者接触频率较高的区域与内框断开,并在断开位置填充隔热的塑胶材料以隔断热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框体;第二框体,所述第一框体与所述第二框体之间具有间隙;柔性电路板,设置于所述间隙处,所述柔性电路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框体固定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的第二端通过弹性组件与所述第二框体连接;其中,所述弹性组件的伸缩方向垂直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且所述弹性组件呈压缩状态压抵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第二端背离所述第二框体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包括:限位件,包括:定位部及限位部,所述定位部的一端贯穿所述柔性电路板且与所述第二框体相接,所述定位部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部相接;弹性件,呈压缩状态设于所述限位部及所述柔性电路板之间,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限位部和所述柔性电路板相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为螺栓,所述螺栓的螺杆构成所述定位部,所述螺栓的螺帽构成所述限位部;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螺栓的螺杆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框体固定相接;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定位部贯穿所述通孔,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且所述弹性件分别与所述限位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相抵接;弹性连接部,所述弹性连接部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所述弹性连接部能沿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峰,徐华,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