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液冷线缆,包括,至少一根导体和套设在所述导体外周的第一液冷管,所述第一液冷管的外周还依次套设柔性支撑件和护套,所述第一液冷管内部流通冷却液。根据本公开的一种新型液冷线缆,通过在第一液冷管内设置导体,以及在第一液冷管内流通冷却液,此时将导体整体浸泡在冷却液中,能够更有效的对导体进行降温,提高线缆的载流能力。力。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液冷线缆
[0001]本技术涉及线缆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液冷线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电池技术的日趋完善,人们对电动车的接受度越来越高,相比汽油车,电动车具有启动快,无污染,节能等优点,但电动车的储电池的电量耗尽时,针对汽车蓄电池的充电时间长,成为制约电动车发展的障碍,要减少充电时间,必然要加大充电的电流,传统的方法需要增大线缆的线径,线径越粗,线缆重量就越重,超过一定重量后,充电枪使用者拿起充电枪就不方便,影响使用者的使用,降低使用者的使用舒适度,所以通过增加线缆的截面积来解决大电流充电发热并不可行。
[000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不增加线缆线径同时能够提高线缆载流能力的一种新型液冷线缆成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液冷线缆的新技术方案。
[0005]根据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液冷线缆,包括,至少一根导体和套设在所述导体外周的第一液冷管,所述第一液冷管的外周还依次套设柔性支撑件和护套,所述第一液冷管内部流通冷却液。
[0006]可选地,所述第一液冷管套设在所述导体外周,所述第一液冷管与所述导体的外壁之间设置环形液冷通道,所述环形液冷通道内部流通冷却液。
[0007]可选地,所述液冷线缆还包括内管,所述内管套设所述导体外壁,所述内管和所述第一液冷管之间形成所述环形液冷通道。
[0008]可选地,所述内管和/或所述第一液冷管的材质为TPV弹性材料。
[0009]可选地,所述环形液冷通道内部设置支撑结构,所述第一液冷管与所述导体的外壁之间设置环形液冷通道的状态下,所述第一液冷管的内壁与所述导体外壁之间设置所述支撑结构;所述第一液冷管内壁与所述内管的外壁之间设置环形液冷通道的状态下,所述第一液冷管内壁与所述内管的外壁之间设置所述支撑结构。
[0010]可选地,所述支撑结构材质为弹性材料。
[0011]可选地,所述柔性支撑件材质为弹性填充材料。
[0012]可选地,所述柔性支撑件为套设在所述第一液冷管外围的柔性弹簧。
[0013]可选地,所述柔性弹簧的最大节距,为所述液冷线缆外径的3倍。
[0014]可选地,所述柔性支撑件内部还设置第二液冷管,所述第二液冷管与所述第一液冷管并排设置,所述第二液冷管内部流通冷却液,所述第二液冷管内部冷却液流动方向与所述第一液冷管内部冷却液流动方向相反。
[0015]可选地,所述第二液冷管内部截面积,与所述第一液冷管内部截面积之和相差不超过8%。
[0016]可选地,所述冷却液的冷却速率是0.05k/s
‑
5k/s。
[0017]可选地,所述冷却液的流动速率为0.5ml/s
‑
50ml/s。
[0018]可选地,所述液冷线缆还包括屏蔽层,所述护套外侧包覆有所述屏蔽层,和/或,所述护套的内壁设置有所述屏蔽层;和/或,所述第一液冷管的外壁设置有所述屏蔽层。
[0019]根据本公开的一种新型液冷线缆,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20]1、通过在第一液冷管内设置导体,以及在第一液冷管内流通冷却液,此时将导体整体浸泡在冷却液中,能够更有效的对导体进行降温,提高线缆的载流能力。
[0021]2、通过设置柔性支撑件,能够避免多根导体以及导体外侧套设的第一液冷管之间相互挤压,在液冷线缆弯折时留出余量。
[0022]3、通过设置支撑结构,能够保证线缆弯折以及使用过程中,环形液冷通道保持导通状态,避免因长期使用以及线缆弯折造成环形液冷通道堵塞,致使冷却液不能在环形液冷通道中畅通无阻的流动,有利于冷却液在环形液冷通道中流动能够及时带走导体在充电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0023]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0024]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
[0025]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液冷线缆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导体外侧未设置内管;
[0026]图2为本技术一种新型液冷线缆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导体外侧未设置内管且具有多根导体;
[0027]图3为本技术一种新型液冷线缆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导体外侧设置内管;
[0028]图4为本技术一种新型液冷线缆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环形液冷通道中设置有支撑结构,支撑结构为有通孔的支撑环;
[0029]图5为图4中A
‑
A处的剖视图;
[0030]图6为本技术一种新型液冷线缆的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环形液冷通道中设置有支撑结构,支撑结构为连接柱;
[0031]图7为本技术中柔性支撑件为柔性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8为本技术一种新型液冷线缆的第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设置有屏蔽层。
[0033]图中标示如下:
[0034]1‑
导体;2
‑
第一液冷管;3
‑
柔性支撑件;4
‑
护套;5
‑
环形液冷通道;6
‑
内管;7
‑
支撑结构;8
‑
第二液冷管;9
‑
通孔;10
‑
屏蔽层;11
‑
控制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35]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
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36]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0037]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0038]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0039]本公开的一种新型液冷线缆,如图1至图7所示,包括,至少一根导体1和套设在所述导体1外周的第一液冷管2,所述第一液冷管2的外周还依次套设柔性支撑件3和护套4,所述第一液冷管2内部流通冷却液。
[0040]如图1所示,具体实施时,通过在第一液冷管2内设置导体1,以及在第一液冷管2内流通冷却液,此时将导体1整体浸泡在冷却液中,能够更有效的对导体1进行降温,提高线缆的载流能力。
[0041]新型液冷线缆具有超过一个导体1时,每一导体1外侧套设一第一液冷管2,如图2和图3所示,一柔性支撑件3内部可以设置有多个第一液冷管2,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液冷线缆,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根导体和套设在所述导体外周的第一液冷管,所述第一液冷管的外周还依次套设柔性支撑件和护套,所述第一液冷管内部流通冷却液;所述液冷线缆还包括内管,所述内管套设所述导体外壁,所述内管和所述第一液冷管之间形成环形液冷通道;所述环形液冷通道内部设置支撑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液冷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和/或所述第一液冷管的材质为TPV弹性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液冷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材质为弹性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液冷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支撑件材质为弹性填充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液冷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支撑件为套设在所述第一液冷管外围的柔性弹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液冷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弹簧的最大节距,为所述液冷线缆外径的3倍。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王雪,卢冠宇,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捷翼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