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生中期精准调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6537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花生中期精准调控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花生盛花后期,叶面喷施萘乙酸+烯效唑+吡唑醚菌酯。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对花生传统管理理念的颠覆和创新,主要是根据不同花生品种的生长发育规律,在中期制定相应的调控技术,协调地上地下部生长,集成中期源库调控的“全苗,壮根,促花,控旺,防衰”精准调控技术。精准调控技术。精准调控技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花生中期精准调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花生种植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花生中期精准调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中国花生分布很广,各地都有种植。主产地区为山东、辽宁东部、广东雷州半岛、黄淮河地区以及东南沿海的海滨丘陵和沙土区。其中以北方的河北、河南,苏、皖两省北部等地区较多,山东半岛、鲁中南丘陵、冀东滦河下游、豫东黄泛区以及苏皖两省淮北地区是中国北方花生的重点产区。
[0003]对于花生,特别是夏花生,传统的管理理念为“前促中控后保”。即,出苗后前期以促生长为主,一般会追施尿素或复合肥,或叶面喷施促进生长的叶面肥+杀菌剂,但是,由于苗期的叶部病害并不严重,所以苗期在叶面喷施杀菌剂的意义不太大,而且,种植户普遍存在过度保证地上部生长而忽略地下部生长的问题,如此一来,会造成根系发育不够发达,后期根系吸收量不足,从而导致植株黄化、供养不足、叶部病害严重等,最终需要叶部追肥、大量的叶部打药才能解决以上问题;中期以控旺+叶面喷施杀菌剂+叶面肥为主,由于“前促”导致植株较为高,所以中期则需要控旺,但根系发育已成定局,控旺也不能促进根系再次生长,而且控旺药剂和叶面肥同时喷施,有时会因为药剂间的拮抗作用,导致控旺效果差从而需要二次控旺;后期以叶面杀菌剂+叶面肥为主,由于大量的营养输送到叶部,可使叶面(包括很多底部冗余的叶片)长时间保持鲜绿,虽然表面上来看防病效果很好,但实际上,大量的叶片会消耗很多养分,从而导致输送到荚果的营养减少,荚果充实期需延长,果实需要晚收,而且,由于前期过分促进地上部生长,根系发育不足,从而导致后期根系吸收量不足以供应大量的叶片和荚果,只能通过多次的叶部喷施营养来维持正常生长结果。
[0004]因此,如何对花生的生长过程进行精准调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花生中期精准调控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花生中期精准调控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花生盛花后期,叶面喷施萘乙酸+烯效唑+吡唑醚菌酯。
[0008]进一步,上述萘乙酸的喷施量为4.5

5g/亩;烯效唑的喷施量为10

15g/亩;吡唑醚菌酯的喷施量为18

20g/亩。
[0009]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中期精准调控的主要目的:控旺,控花,调控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去除后期无效花对养分的占用影响,控制株高不旺长,调节物质转运,促进荚果膨大。效果:茎秆粗壮,根系发达,结果一致(不出现大小果的情况),促进荚果早熟。
[0010]其中,
[0011]萘乙酸的分子式为C
12
H
10
O2,具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萘乙酸由根、茎、叶吸收,能够促进花生根系发育,并促进花生荚果成熟。
[0012]烯效唑属广谱性、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兼有杀菌和除草作用,是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具有效果好、残留期短等优点。烯效唑具有控制营养生长,抑制细胞伸长、缩短节间、矮化植株,促进侧芽生长和花芽形成,增进抗逆性的作用。烯效唑通过植物根部吸收后在植物体内传导,有稳定细胞膜结构、增加脯氨酸和糖的含量的作用,提高植物抗逆性,植物能耐寒和抗旱。
[0013]吡唑醚菌酯,化学名称为N

[2

[[1

(4

氯苯基)吡唑
‑3‑
基]氧甲基]苯基]‑
N

甲氧基氨基甲酸甲酯,化学式为C
19
H
18
ClN3O4。吡唑醚菌酯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通过抑制线粒体呼吸作用,最终导致细胞死亡,具有保护、治疗、叶片渗透传导作用。主吡唑醚菌酯要用于防冶作物上由真菌引起的多种病害,对小麦白粉病、赤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功效。吡唑醚菌酯除对病原菌有直接作用外,还能诱变许多作物尤其是谷物的生理现象,如提高对氮的吸收,从而促进作物快速生长,提高作物产量,从而达到作物高产的目的。
[0014]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本专利技术是对花生传统管理理念的颠覆和创新,主要是根据不同花生品种的生长发育规律,在中期制定相应的调控技术,协调地上地下部生长,集成中期源库调控的“全苗,壮根,促花,控旺,防衰”精准调控技术。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实施例1花生中期精准调控方法(左)和常规管理条件(右)下花生的对照图;
[0017]图2为实施例1花生中期精准调控方法下花生的整体图;
[0018]图3为实施例1花生中期精准调控方法下花生的果实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实施例1
[0021]花生中期精准调控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花生盛花后期,叶面喷施萘乙酸4.8g/亩+烯效唑12g/亩+吡唑醚菌酯20g/亩。
[0022]实施例2
[0023]花生中期精准调控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花生盛花后期,叶面喷施萘乙酸4.5g/亩+烯效唑10g/亩+吡唑醚菌酯18g/亩。
[0024]实施例3
[0025]花生中期精准调控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花生盛花后期,叶面喷施萘乙酸5g/亩+烯效唑15g/亩+吡唑醚菌酯20g/亩。
[0026]性能测试
[0027]1、实施例1花生精准调控技术示范测产报告
[0028]2022年8月29日,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组织有关专家,对经济作物研究所在社旗县太和镇建立的花生精准调控技术示范田进行测产,报告如下:
[0029]一、示范田基本概况
[0030]1、示范田位置: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太和镇刘集村。
[0031]2、面积200亩。
[0032]3、品种:豫花22号。
[0033]4、土壤肥力状况:壤土,中上等肥力。
[0034]5、生产技术:实施例1花生精准调控技术。
[0035]6、播种日期:2022年5月11日。
[0036]二、测产方法
[0037]随机5点取样,测量行距,每样点取2米4行收刨,称鲜果重、统计株数,根据样点平均鲜果重、株数计算出每亩鲜果重和种植密度。按折干率55%、缩值系数0.85计算实际产量。
[0038]三、测产结果
[0039]经专家组实地测产:示范田种植密度为14377.56株/亩,每亩平均鲜果重1390.93kg,折实际亩产650.26kg。
[0040]四、技术应用评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花生中期精准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花生盛花后期,叶面喷施萘乙酸+烯效唑+吡唑醚菌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生中期精准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萘乙酸的喷施量为4.5

5g/亩。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秀旺张俊郝西高伟刘娟刘梦雅张曼张朋磊崔亚男张焕想潘新好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