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盐碱地花生全生育期抑盐丰产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945593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盐碱地花生全生育期抑盐丰产栽培方法,包括:种植模式构建,种子准备,适时播种,地膜选择,花生关键生育时期形成根域垄沟微地形,水肥调控;首先构建宽垄覆膜4行大小行,然后在花生关键生育时期即花生开花下针期,在宽垄4行大小行种植模式的宽行中间处破膜浅耕培土,垄两侧沟同时进行深耕培土,形成根域垄沟微地形以集雨抑盐。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从种植方式和植株配置方式两个层面构建合理群体,保证单位面积密度的均匀度,减少土地裸露面的地表蒸发,降低棵间蒸发量,从而减少地表积盐,同时在花生产量形成关键生育时期形成根域沟垄微地形,改善根区和果区土壤微环境,提高结果率和饱果率,提高抗盐碱胁迫能力。盐碱胁迫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盐碱地花生全生育期抑盐丰产栽培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种植
,涉及盐碱地栽培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盐碱地花生全生育期抑盐丰产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盐碱地因其土壤中所含盐分累积,碱化度较高而影响到作物的正常生长,其土壤盐离子胁迫,土壤瘠薄共存。当前生产中通常利用淡水洗盐来降低土壤盐分,确保出苗;而对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可能是盐碱地作物生产实现进一步节水增产的关键和最终的潜力所在。
[0003]花生属于中等耐盐作物,花生产量构成三因素,单位面积株数、每株果数和果重,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如果在花生关键生育期内出现季节性干旱或渍涝,将导致产量大幅下滑,稳定性差;同时花生种植模式不合理将导致群体结构差,有效果数减少,果重降低。花生产量形成关键生育期根区和果区土壤微环境差,植株易早衰,成为花生产量提升的瓶颈。在盐碱地花生种植过程中,进一步扩大盐碱地花生种植面积,提高盐碱地花生产量,是缓解植物油供需矛盾、粮油争地矛盾的有效途径。
[0004]因此,盐碱地花生生产能力的提升,对于我国油脂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盐碱地花生全生育期抑盐丰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种植模式构建:构建宽垄覆膜4行大小行,其大垄距为120~130cm,垄面宽90~100cm,垄沟30cm,垄高6~8cm,垄上2个小行行距为15~20cm,大行距为30~40cm;(2)种子准备:选取通过审定或登记的花生品种,将种子与AMF菌肥混合,按照1kg AMF菌肥接种1公顷种子量制成种子包衣剂;(3)适时播种:大花生在5cm日平均地温稳定在15~20℃时播种,小花生在5cm日平均地温稳定在12~15℃时播种;播种密度为单粒播穴距10~12cm,双粒播穴距16~18cm;(4)地膜选择:选用宽度120~150cm、厚度≥0.01mm、透明度≥80%、铺展性好的地膜进行覆膜;(5)花生关键生育时期形成根域垄沟微地形:在花生开花下针期中耕,宽垄4行大小行种植模式宽行中间处破膜浅耕培土,垄两侧沟同时进行深耕培土,形成根域垄沟微地形以集雨抑盐;(6)水肥调控:在根域垄沟微地形内放置微喷带,始花后7~10d于根部微喷水溶肥,在结荚期和饱果成熟期通过微喷营造根系半侧干湿交替土壤环境,生育中后期每666.7m2叶面喷施2%~3%的尿素水溶液或0.2%~0.3%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40kg,连喷2次,间隔时间7~10d。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碱地花生全生育期抑盐丰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宽垄覆膜4行大小行的构建方式为,在传统1垄2行覆膜栽培基础上,将2垄合在一起筑成大垄,同时分别缩小两小行和大行之间的行距,适当调整株距。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碱地花生全生育期抑盐丰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花生品种选用抗逆性好、适应性广、耐密植的品种,所述花生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慈敦伟唐朝辉张佳蕾杨吉顺张冠初秦斐斐李尚霞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