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木霉(Trichoderma sp.),其菌株号为JSCBY00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木霉及其在茶树炭疽病防治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木霉及其在茶树炭疽病防治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茶叶因其含有茶多酚、氨基酸、维生素、咖啡碱等功能成分,具有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功效,目前已被世界茶学界、医学界公认为21世纪的健康饮料。随着茶叶保健功效不断挖掘和饮茶氛围愈加浓厚,茶农种植积极性不断增加,茶叶的种植面积呈现出一直增长的趋势。然而近年来化学肥料、化学农药大量使用,茶园土壤酸化、病虫害发生等问题日益严重,土壤微生物种群不均衡发展、茶园生物多样性降低,茶园内生态系统失衡等问题的产生,进而影响到茶树的生长发育,降低茶叶的品质,甚至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严重威胁茶园的可持续发展。
[0003]因此,在减少化肥使用的同时,利用生物防控手段防控茶树炭疽病,并提高茶树系统抗性,对提升茶叶品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绿色木霉、哈茨木霉等生防真菌已有市场化的菌剂产品,但多用于病害的室内防治,但未见有田间防治研究及防治效果分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木霉(Trichoderma sp.)。
[0005]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包含木霉(Trichoderma sp.)的液体菌剂。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目的是提供木霉(Trichoderma sp.)在茶树炭疽病防治中的应用。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四目的是提供一种茶树炭疽病防治方法。
[0008]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木霉(Trichoderma sp.),其菌株号为JSCBY001
‑
1,于2022年08月15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40273。
[000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液体菌剂,包含所述木霉(Trichoderma sp.)。
[0010]优选的,所述液体菌剂还包括水,所述木霉(Trichoderma sp.)的孢子浓度为104~105/ml。
[001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的木霉(Trichoderma sp.)或所述的液体菌剂在茶树炭疽病防治中的应用。
[00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茶树炭疽病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3](1)将所述木霉(Trichoderma sp.)接种于平板培养基中培养;
[0014](2)待步骤(1)所述木霉(Trichoderma sp.)产孢后,用无菌水冲洗的方法收集孢子;
[0015](3)将步骤(2)得到的孢子加水稀释得到液体菌剂,喷施于茶树蓬面。
[0016]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平板培养基为PDA固体培养基。
[0017]优选的,步骤(2)所述收集孢子的方法为,用移液枪吸取无菌水,滴加在培养木霉
(Trichoderma sp.)的平板培养基中,摇晃平板培养基,待所述无菌水流过整个平板培养基表面,用移液枪吸取所述无菌水并再次将其滴加在平板培养基中,重复上述收集步骤,形成含有孢子的水溶液。
[0018]优选的,步骤(3)液体菌剂中木霉(Trichoderma sp.)的孢子浓度为104~105/ml。
[0019]优选的,步骤(3)中的喷施量为15~17L/亩茶树。
[0020]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显著优点:(1)木霉(Trichoderma sp.)对茶树炭疽病的防治效果显著,有利于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可以保证茶叶饮用安全;(2)木霉(Trichoderma sp.)培养条件简单、容易保存,易于工业化生产,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A:培养基只接种炭疽病病原菌;B:木霉(Trichoderma sp.)和炭疽病病原菌对峙培养;
[0022]图2为茶树感病率;
[0023]图3为茶树感病指数。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25]实施例1:木霉(Trichoderma sp.)的分离、鉴定
[0026]取苏州市苏州农产品服务中心生长状况较好的茶园土壤,从中分离获得木霉(Trichoderma sp.),菌落特征如下:在PDA平板培养基上培养,菌丝稀疏,菌落生长迅速,呈不定型棉絮状,其表面的颜色呈绿色,附于培养基表面。
[0027]扩增ITS区全序列并送至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测序,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0028]SEQ ID No:1
[0029]TTCCTCCGCCTTATTGATATGCTTAAGTTCAGCGGGTATTCCTACCTGATCCGAGGTCAACATTTCAGAAGTTGGGTGTTTAACGGCTGTGGACGCGCCGCGCTCCCGATGCGAGTGTGCAAACTACTGCGCAGGAGAGGCTGCGGCGAGACCGCCACTGTATTTCGGAGACGGCCACCGCCAAGAGGCAGGGCCGATCCCCAACGCCGACCCCCCGGAGGGGTTCGAGGGTTGAAATGACGCTCGGACAGGCATGCCCGCCAGAATACTGGCGGGCGCAATGTGCGTTCAAAGATTCGATGATTCACTGAATTCTGCAATTCACATTACTTATCGCATTTCGCTGCGTTCTTCATCGATGCCAGAACCAAGAGATCCGTTGTTGAAAGTTTTGATTCATTTTCGAAACGCCTACGAGAGGCGCCGAGAAGGCTCAGATTATAAAAAACCCGCGAGGGGGTATACAAAAAGAGTTTTGGTTGGTCCTCCGGCGGGCGCCTTGGTCCGGGGCTGCGACGCACCCGGGGCAGAGATCCCGCCGAGGCAACAGTTTGGTAACGTTCACATTGGGTTTGGGAGTTGTAAACTCGGTAATGATCCCTCCGCAGGTCACCCTACGGA
[0030]将测序结果与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GeneBank数据库比对,结果显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菌株为木霉(Trichoderma sp.)。
[0031]将该木霉(Trichoderma sp.)于2022年08月15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该菌株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40273,分类命名为木霉
(Trichoderma sp.)。
[0032]实施例2:木霉(Trichoderma sp.)对炭疽病病原菌的抑制效果
[0033](1)在超净工作台上将炭疽病病原菌(江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霉(Trichoderma sp.),其特征在于,其菌株号为JSCBY001
‑
1,于2022年08月15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40273。2.一种液体菌剂,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木霉(Trichoderma sp.)。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菌剂还包括水,所述木霉(Trichoderma sp.)的孢子浓度为104~105/ml。4.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霉(Trichoderma sp.)或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液体菌剂在茶树炭疽病防治中的应用。5.一种茶树炭疽病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权利要求1所述木霉(Trichoderma sp.)接种于平板培养基中培养;(2)待步骤(1)所述木霉(Trich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超,刘敏,黄小忠,王润贤,张红岩,汤茶琴,洪文龙,陶程,曹淼,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