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杆机构式可变车轮导流板及具有该车轮导流板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6446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37
本公开涉及一种应用于车辆的连杆机构式可变车轮导流板,以铰链凸柱为旋转中心联接到盖板的导流板可以以行驶阻力风为驱动源操作,接收到由于与导流板一起旋转的力矩臂而引起的连杆轴的直线运动的活塞可以压缩弹性构件的同时使导流板展开,并且弹性构件的弹性恢复力可以作用于活塞以使连杆轴和力矩臂复位而折叠导流板,从而与弹簧的旋转运动相比,增强了弹性构件的重复耐久性,特别地,可以通过连接到导流板的连杆运动机构装置来实现旋转运动和直线运动,从而以低成本的机械式结构实现高耐久性性能。高耐久性性能。高耐久性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杆机构式可变车轮导流板及具有该车轮导流板的车辆


[0001]本公开涉及一种机械式可变车轮导流板,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了可变车轮导流板的车辆,该可变车轮导流板通过导流板的展开操作产生用于折叠的弹性恢复力,从而将机械式结构实现为连杆机构式结构,以增强反复耐久性。

技术介绍

[0002]通常,车辆的车轮导流板(wheel deflector)位于车轮侧,是为了作为主要考虑因素的改善空气动力学性能的效果、防止损坏的方案、使传递到后部座椅的噪音最小化、与周边部件的和谐感以及确保外观质量而需要协调的配件。
[0003]车轮导流板分为通过致动器的动力展开的电动式车轮导流板和机械式车轮导流板。
[0004]例如,机械式车轮导流板利用扭力弹簧实现导流机构,将扭力弹簧的弹簧弹力与在预定车速或更高车速下产生的行驶阻力风相关联,因此,当弹簧弹力大于行驶阻力风时,保持导流板的折叠(folding),并且当行驶阻力风大于弹簧弹力时转换为展开(unfolding)。
[0005]因此,机械式车轮导流板的优点在于,在确保在车辆外部安装条件下与周边部件的协调感和外观质量的同时,可以确保改善空气动力学性能的效果,并且这些效果可以以低成本实现。
[0006]然而,虽然机械式车轮导流板与电动车轮导流板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但具有结构上的限制,即由于利用扭力弹簧旋转产生的弹力,因此重复耐久性弱。
[0007]例如,扭力弹簧可以通过改变增加铰链连接弹性构件的刚性的结构来增强本质上的弱重复耐久性,但是这种结构上的改变也增加了扭力弹簧对行驶风风压的抵抗力,从而延迟了导流板的展开时间。
[0008]特别地,当导流板在展开时间上延迟操作时,由于空气动力学效应降低,车轮导流板不能实现其基本功能。
[0009]此外,增加铰链连接弹性构件的刚性的结构由于利用行驶阻力风和弹簧弹性强度的关系的机械结构的特性,不可避免地具有难以实现导流板的展开机构(Unfolding Mechanism)的方面。
[0010]
技术介绍
中描述的内容是为了帮助理解本公开的背景,并且可以包括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以前不知道的内容。

技术实现思路

[0011]因此,考虑到上述观点,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杆机构式可变车轮导流板和具有该连杆机构式可变车轮导流板的车辆,其可以通过行驶阻力风将导流板的旋转运动转换为压缩弹性构件的直线运动,从而与弹簧的旋转运动相比,增强了弹性构件的重复耐久性,特别地,通过连接到导流板的连杆运动机构来实现旋转运动和直线运动,从而以低成本
的机械式结构实现高耐久性性能。
[0012]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根据本公开的一种连杆机构式可变车轮导流板包括:盖板,联接到车辆前部;导流板,以铰链凸柱为旋转中心联接到盖板;以及连杆机构装置,被配置成将通过由行驶阻力风展开导流板产生的沿一侧方向的旋转运动转换为向前移动的直线运动,以储存弹性构件的弹性恢复力,并将通过大于行驶阻力风的弹性恢复力产生的向后移动的直线运动转换为沿另一侧方向的旋转运动,以折叠导流板,使导流板与盖板接触。
[0013]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沿一侧方向的旋转运动形成导流板与盖板垂直的状态,并且沿另一侧方向的旋转运动形成导流板与盖板水平的状态。
[0014]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连杆机构装置由旋转运动连杆和直线运动连杆组成,旋转运动连杆由形成在导流板的铰链主体上以产生旋转运动的力矩臂和与力矩臂一起移动的连杆轴组成,并且直线运动连杆由连接到连杆轴以产生直线运动的活塞与弹性构件一起嵌入的圆柱壳体组成。
[0015]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力矩臂形成有长孔,连杆轴穿过长孔,并且长孔的长度形成与连杆轴连接的活塞的直线运动距离。
[0016]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沿铰链主体的宽度形成多个力矩臂。
[0017]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圆柱壳体联接到盖板的壳体凸柱。圆柱壳体形成为约束弹性构件和活塞的移动的中空结构。作为弹性构件,采用压缩弹簧。
[0018]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直线运动连杆由左侧直线运动连杆和右侧直线运动连杆组成,其中,左侧直线运动连杆在盖板的左侧部分支撑导流板的左侧部分,并且右侧直线运动连杆在盖板的右侧部分支撑导流板的右侧部分。
[0019]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盖板使导流板的铰链主体定位在导流板通道上,并且导流板通道通过铰链凸柱被装配的铰链槽形成旋转中心。
[0020]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盖板和导流板包括减震装置,并且减震装置由联接到盖板的盖主体的橡胶缓冲器或联接到导流板的铰链凸柱的旋转阻尼器组成。
[0021]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盖板和导流板包括防下垂装置,并且防下垂装置由联接到盖板的盖主体的永磁体和联接到导流板的导流板主体的导流板钢组成。
[0022]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盖板包括污染物阻挡装置,并且污染物阻挡装置由联接到盖板的盖主体并覆盖盖板的导流板通道的保护罩和固定到导流板通道的通道台阶并与导流板的铰链主体接触的刷子组成。
[0023]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盖板包括行驶风引导装置,并且行驶风引导装置由联接到盖板的盖主体的底盖和由盖板的盖主体和底盖形成以引入行驶风的行驶风间隙组成。
[0024]另外,用于实现目的的根据本公开的一种车辆包括:连杆机构式可变车轮导流板,被配置成利用行驶阻力风为驱动源操作以铰链凸柱为旋转中心联接到盖板的导流板,在接收到由于与导流板一起旋转的力矩臂而引起的连杆轴的直线运动的活塞压缩弹性构件的同时使导流板展开,并且通过将弹性构件的弹性恢复力施加到活塞以使连杆轴和力矩臂复位来折叠导流板;以及车辆前部,安装有连杆机构式可变车轮导流板。
[0025]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车轮导流板包括被配置成防止导流板接收操作冲击的减震装置、被配置成防止导流板在非操作状态下下垂的防下垂装置、被配置成防止导流板被异物污染的污染物阻挡装置以及被配置成将行驶风引导到导流板的行驶风引导装置中的一个
或多个。
[0026]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车辆前部是保险杠。
[0027]根据本公开的连杆机构式可变车轮导流板实现以下操作和效果。
[0028]首先,可以将利用行驶阻力风的用于导流板的展开和折叠的连杆运动机构应用于可变车轮导流板,从而通过与传统机械式结构不同的连杆机构式结构来实现。其次,连杆运动机构可以通过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来压缩弹性构件,再次将连杆运动机构应用于导流板的操作,从而在保持机械式结构的廉价优势的同时,也改善了作为机械式结构的缺点的重复耐久性的弱点。
[0029]此外,根据本公开的应用了连杆机构式可变车轮导流板的车辆实现以下操作和效果。
[0030]首先,在导流板的左右两侧部分操作连杆运动机构,以容易地结合减震结构、防下垂结构、污染物阻挡结构和行驶风引导结构,从而便于提高可变车轮导流板的性能和适销性。其次,可以通过橡胶缓冲器或旋转轴的旋转阻尼器在与导流板联接的盖板部上实现减震结构,从而防止导流板恢复(即,折叠)时的冲击、撞击声等。第三,可以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杆机构式可变车轮导流板,包括:盖板;导流板,以铰链凸柱为旋转中心联接到所述盖板;以及连杆机构装置,被配置成将通过由行驶阻力风展开所述导流板产生的沿一侧方向的旋转运动转换为向前移动的直线运动,以储存弹性构件的弹性恢复力,并且将通过大于所述行驶阻力风的所述弹性恢复力产生的向后移动的直线运动转换为沿另一侧方向的旋转运动,以折叠所述导流板,使所述导流板与所述盖板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导流板,其中,沿所述一侧方向的旋转运动形成所述导流板与所述盖板垂直的状态,并且沿所述另一侧方向的旋转运动形成所述导流板与所述盖板水平的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导流板,其中,所述连杆机构装置由旋转运动连杆和直线运动连杆组成,所述旋转运动连杆由力矩臂和连杆轴组成,所述力矩臂形成在所述导流板的铰链主体上以产生所述旋转运动,所述连杆轴与所述力矩臂一起运动,并且所述直线运动连杆包括圆柱壳体,连接到所述连杆轴以产生所述直线运动的活塞与所述弹性构件一起嵌入所述圆柱壳体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轮导流板,其中,所述力矩臂形成有长孔,所述连杆轴穿过所述长孔,并且所述长孔的长度形成与所述连杆轴连接的所述活塞的直线运动距离。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轮导流板,其中,沿所述铰链主体的宽度形成多个所述力矩臂。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轮导流板,其中,所述圆柱壳体联接到所述盖板的壳体凸柱。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轮导流板,其中,所述圆柱壳体形成为中空结构,并且所述中空结构约束所述弹性构件和所述活塞的运动。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轮导流板,其中,所述弹性构件是压缩弹簧。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轮导流板,其中,所述直线运动连杆由左侧直线运动连杆和右侧直线运动连杆组成,所述左侧直线运动连杆在所述盖板的左侧部分支撑所述导流板的左侧部分,并且所述右侧直线运动连杆在所述盖板的右侧部分支撑所述导流板的右侧部分。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导流板,其中,所述盖板使所述导流板的铰链主体定位在导流板通道上,并且所述导流板通道通过所述铰链凸柱被装配的铰链槽形成所述旋转中心。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导流板,其中,所述盖板和所述导流板包括:减震装置;并且所述减震装置由联接到所述盖板的盖主体的橡胶缓冲器或联接到所述导流板的所述铰链凸柱的旋转阻尼器组成。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导流板,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兑炯金学林徐志元李正中金珍宇吉贞薰丁钟镐林成树
申请(专利权)人:起亚株式会社大有EP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