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6425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输电线路划分为多个区段,获取每个区段的长度;断区段是否存在故障;采用分布参数线路模型对故障区段进行精确定位存在故障;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在不同故障条件下均有优越的故障定位性能,精确度高。精确度高。精确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
,特别是一种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输电线路作为电能输送的主要媒介,是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正常运行是保证整个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电力系统中的输电线路 发生短路故障后,需要依靠故障定位技术查找故障点,从而对故障点进行及时 修复,保证电网供电的可靠性。
[0003]现有技术中,经常使用信号注入法或行波法进行故障定位,其中使用信号 注入法时需要人工手持检测设备沿线检测,操作复杂且费时费力,无法用于结 构复杂的输电线路;使用行波法对输电线路进行故障定位时,故障行波的暂态 过程时间很短,但行波的功率仍然能达到几个兆焦耳(MJ)的值。对于实际的输 电线路,由于受导线串联电阻、集肤效应、介质损耗、泄露电流、电晕损失及 过渡电阻等因素影响,使得行波在传输过程中波形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衰减,行 波能量会降低,波前陡度也会随之变缓,波的整体形状会出现拉长的现象,线 路损耗会使行波在传输过程中出现幅值衰减及波形失真等现象,准确性低。<br/>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将输电线路划分为多个区段,获取每个区段的长度;判断故障点所在区段;采用分布参数线路模型对故障区段进行精确定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区段是否存在故障的具体步骤为,系统检测到接地故障的发生后,根据相电压变化规律,选出故障相,根据相电压突变时刻确定故障时刻t
f
;选取检测装置[t
f
-0.02s,t
f
+0.02s]区间内共2N

个点的故障相电流波形数据,根据差动偏移度的定义,计算diff,根据电流突变率的定义,计算A
I
;若diff>diff
set
,置差动偏移度标志位为1,否则置0,若A
I
>A
Iset
,置电流突变率标志位为1,否则置0;对两标志位进行或运算,若运算结果为1,说明至少有一个故障区段判断条件被满足,判断为故障区段,反之为非故障区段;其中,diff
set
为人为设置的差动偏移度阈值。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动偏移度的计算公式为,Δi
1A
(n)=i
1A
(n)

i
1A
(n

N')Δi
2A
(n)=i
2A
(n)

i
2A
(n

N');其中,i
1A
(n)、i
2A
(n)为相邻检测点的相电流采样序列,Δi
1A(n)
和Δi
2A(n)
分别为相邻检测点的相电流变化量,A为区段电流突变率,N

为一周期采样点,n∈[0,N
′‑
1]。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区段电流突变率A
I
的计算公式为,A
I
=ΔI
A,after
/ΔI
A,before
;其中,其中,Δi
A
(n)=i
A
(n)

i
A
(n

N

);其中,n∈[

N

,N

],Δi
A(n)
为相邻检测点相电流差,ΔI
A before
为故障发生前的电流差有效值,ΔI
A after
为故障发生后的电流差有效值。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多端PMU数据进行故障的精确定位,设定分布参数线路两端分别为节点N和R,节点N和R之间的线路上
具有N

1个节点,分别为P1~P
N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昊蓝刘亚东严英杰王正浩王蒙蒙潘昱辰羅棟煌靳冰莹斯丹婷梁继中高昂赵秋实庞义奇李昕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