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入深度可调的发射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6361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植入深度可调的发射器装置,包括:壳体,可贴合皮肤;传感器,一端从壳体穿出后可伸入皮肤内;动力装置,设于壳体内,与传感器相连,用于驱动传感器伸缩;控制处理器,用于接收皮肤厚度信号,并将信号传递至动力装置,以调整传感器的伸缩长度,直至传感器植入目标深度。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控制处理器接收到皮肤厚度的信号,并传递至动力装置,实现了根据个人皮肤厚度的差异自动调节传感器植入深度的目的,使得传感器准确植入目标深度,保证后续皮下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续皮下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续皮下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入深度可调的发射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血糖连续监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植入深度可调的发射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CGMS是指通过葡萄糖传感器植入用户皮下组织,植入皮肤内的生物传感器和组织液接触,产生电流信号,并将产生的电流信号传递给固定在皮肤上的固定接收器,固定接收器将电流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再通过数值换算成血糖浓度数值。连续血糖监测系统CGMS可以提供连续、全面的血糖信息,可将其形象地比喻为“血糖电图”,与心电图类似,能获得患者在佩戴期间的血糖波动图,是了解食物种类、运动类型、药物品种、精神因素、生活方式等因素与患者血糖波动之间的关系,帮助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依从性,作为可视化糖尿病治疗的工具。
[0003]CGMS一般由一款可微创植入人体皮下的基于GOx的“针型”电化学葡萄糖传感器及一套无线或有线的信号检测及传输/记录装置(发射器),以及将检测到的电流信号转换成葡萄糖浓度的处理器(通常置于App或接收器中)组成,通常,还需要一个将传感器植入皮下的助针器。通过助针器将传感器刺入皮下,传感器在患者的组织液中与体内葡萄糖发生氧化反应时形成电信号,电信号随之被转换为血糖读数,再通过发射器传输到接收器上。在这些数据和直观图的指导下,临床医生能够全面了解患者24小时的血糖波动情况,必要时可配合胰岛素泵给患者注射胰岛素。
[0004]一般而言,CGMS传感器工作电极由表面金属层、内层、酶层及外膜组成,组织间液(Interstitial Fluid,ISF)中的溶解氧与葡萄糖透过外膜进入酶层,葡萄糖分子与酶反应,产生电活性的反应产物过氧化氢和葡萄糖酸,过氧化氢分别向内和向外扩散,向内扩散的部分到达电极表面,发生电极反应,形成电极电流。该电流与葡萄糖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近似的线性关系,从而可以通过电流值的大小换算出葡萄糖浓度。
[0005]目前,除Dexcom公司使用柔性贵金属合金丝做为传感器基底材料外,其他各家基本上采用柔性基底材料PI或PET,然后对其进行金属化、图案化后实现电极的制备,传感器探头在植入前被套设入半闭针内,在助针器的作用下,半闭针包裹传感器探头进入皮下后,半闭针也随之脱出,传感器探头被顺利植入皮下。
[0006]皮下组织厚度可因性别、身体部位和体重指数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一般利用红光可以穿透人体组织的特性来检测皮肤厚度,还有一些是利用超声波检测波和超声波回波信号检测皮肤厚度。
[0007]CGMS能正确反映人体血糖的变化,这是建立在细胞间液中的葡萄糖浓度与血糖浓度非常相似的假设基础之上,其基本依据是来源于人体毛细血管的组织液葡萄糖与血糖之间呈现较高的相关性,通过参考血糖值的校准,即可以将组织液中葡萄糖生化反应生成的电流转换成血糖检测值。这就要求传感器越接近于毛细血管丰富的部位,其准确性越高。由于CGMS传感器通常是被要求植入皮下脂肪层,因此,不同的个体,由于其身体条件不同,脂肪层的厚度,其中毛细血管的丰富程度都有差异。人体脂肪通常有白色与棕色两种,其中:
白色脂肪堆积在皮下,负责储存多余的能量,也形成了难看的赘肉;棕色脂肪细胞内含有大量的线粒体,毛细血管丰富,因此,棕色脂肪部位或者白色脂肪与棕色脂肪的连接处,是CGMS传感器推荐的植入部位。传感器植入深度的调节,有助于获得传感器的最大有效面积,保证传感器的灵敏性和准确性。
[0008]目前国内外一些连续血糖监测系统CGMS(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产品中植入患者皮下的柔性传感器探头长度是不可变的,一般植入人体皮肤5mm。但人体皮肤厚度因人而异,皮肤厚度会因人种、年龄、性别、部位等的不同而不相同,通常为0.5

4mm(不包括皮下脂肪层),所以柔性传感器探头植入人体的深度不一定能与所有用户的皮肤厚度相匹配,造成部分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值不够精准。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传感器植入深度可以准确调节,血糖监测值准确,结构简单的植入深度可调的发射器装置。
[0010]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植入深度可调的发射器装置,包括:
[0011]壳体,可贴合皮肤;
[0012]传感器,一端从壳体穿出后可伸入皮肤内;
[0013]动力装置,设于壳体内,与传感器相连,用于驱动传感器伸缩;
[0014]控制处理器,用于接收皮肤厚度信号,并将信号传递至动力装置,以调整传感器的伸缩长度,直至传感器植入目标深度。
[0015]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处理器接收到皮肤厚度的信号,并传递至动力装置,实现了根据个人皮肤厚度的差异自动调节传感器植入深度的目的,使得传感器准确植入目标深度,保证后续皮下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0016]进一步的,所述动力装置至少包括直齿段,可与直齿段啮合传动的传动杆,及用于驱动传动杆转动的动力源,当传动杆周向旋转,所述直齿段线性往复运动,以带动传感器伸缩。直齿段和传动杆啮合传动具有较好的瞬时传动精度、传动平稳精度以及反向锁定特性,传动效果好。
[0017]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处理器包括电路板,可与传感器相连的卡槽,芯片,及用于连接电源的安装支架,所述直齿段设于电路板,该电路板上还设有用于限制其平移距离的行程槽。
[0018]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伸缩长度的计算公式为传感器微调准确,保证植入皮肤深度的精确,后续监测数值更准确。
[0019]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撤回长度的计算公式为L=n*P,其中n为转数,P为齿距。
[0020]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杆的转速为15

30rpm/min或60

100rpm/min。传感器撤回的速度相对较快,可以减少用户的疼痛感和异物感,避免因直接扯去发射器带来的疼痛感、出血量及潜在的感染危险;传感器微调的伸缩速度相对较小,减轻用户的疼痛感和异物感。
[0021]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上设有监测触点和充能触点,所述监测触点包括工作电极和对电极,所述充能触点利用组织液中内源性物质作为燃料,把燃料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
能。所述充能触点在电源不足时被激活,或者,充能触点在传感器植入皮肤后被激活,利用组织液中内源性物质作为燃料,把燃料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实现无需更换电池,也可以延长发射器佩戴时间的目的。
[0022]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底壳和上盖,所述上盖连接有显示窗口。显示窗口可以用于显示传感器的植入深度、血糖值、血糖监测曲线、电量、WiFi/蓝牙连接等信息,实时监测传感器的植入深度及血糖值,以保证血糖监测的准确性。
[0023]进一步的,所述显示窗口通过柔性线组与控制处理器相连。柔性线组的选择使得其可以跟着控制处理器移动,而不会影响显示窗口和内部结构。
[0024]进一步的,所述底壳上形成用于限制传感器活动范围的通道,该通道的折弯处形成自外向卡槽所在方向、自下而上倾斜的引导面。传感器在受到引导面的阻挡和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入深度可调的发射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可贴合皮肤;传感器(2),一端从壳体(1)穿出后可伸入皮肤内;动力装置(3),设于壳体(1)内,与传感器(2)相连,用于驱动传感器(2)伸缩;控制处理器(4),用于接收皮肤厚度信号,并将信号传递至动力装置(3),以调整传感器(2)的伸缩长度,直至传感器(2)植入目标深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深度可调的发射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3)至少包括直齿段(31),可与直齿段(31)啮合传动的传动杆(32),及用于驱动传动杆(32)转动的动力源(33),当传动杆(32)周向旋转,所述直齿段(31)线性往复运动,以带动传感器(2)伸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入深度可调的发射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处理器(4)包括电路板(41),可与传感器(2)相连的卡槽(42),芯片(43),及用于连接电源(441)的安装支架(44),所述直齿段(31)设于电路板(41),该电路板(41)上还设有用于限制其平移距离的行程槽(4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植入深度可调的发射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2)伸缩长度的计算公式为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植入深度可调的发射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2)撤回长度的计算公式为L=n*P,其中n为转数,P为齿距。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千理马珍徐伟杨哲耀周健敏张文伶杨清刚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微策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