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退火窑A、B、C区、Ret区和F区的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16301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退火窑A区、B区、C区、Ret区和F区的冷却系统,包括A区冷却装置、B区冷却装置、C区冷却装置、Ret区冷却装置、F区冷却装置、风机出风系统和风机进风系统。其中,风机出风系统用于控制A区、B区和C区的风量,风机进风系统用于控制Ret区和F区的风量。本发明专利技术分别通过将A、B、C三区以及Ret区和F区的风机系统进行合并,可以有效减少风机数量,降低设备投资成本,同时风机高度集成,避免了风机分散、控制点繁多的状况,有利于生产的操作和稳定,同时能够满足各个区域风量的互相调配,保证玻璃退火需要的风量,从而提高玻璃的退火质量和玻璃成品率。品率。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退火窑A、B、C区、Ret区和F区的冷却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退火窑的
,尤其涉及一种退火窑A区、B区、C区、Ret区和F区的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一般平板玻璃生产线的工艺流程为:配料

熔化

成型

退火

切割

堆垛。其中,退火阶段是成型后的玻璃在具有一定长度的退火窑内完成的,玻璃板带被转动的退火辊带动,按照一定的速度缓缓通过退火窑。在玻璃通过退火窑的过程中对玻璃进行冷却降温,降温过程根据工艺要求可分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根据要求按照不同的降温速率进行降温,最终使得通过退火窑的玻璃带消除玻璃内部应力,满足后续冷端过程的切裁应力要求,同时保证玻璃内在结构强度需求的应力。
[0003]目前,退火窑通常可分为A区、B区、C区、D区、Ret区、E区、F区等多个区域,其中,A区、B区和C区是保温区,D区是过渡区,Ret区是密封区,E区和F区是敞开区,每个区域根据冷却要求配置风机、相应风管、蝶阀控制冷却速率和强度。在冷却过程中,还需要合适的加热和保温措施,以确保玻璃带按照不同区域要求的降温速率进行冷却,避免玻璃板在退火冷却过程中出现炸裂、翘曲等现象,导致玻璃破损和成品率降低。因此,整个退火窑各个区冷却风系根据需要配置的风机数量多,尤其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各个区冷却风系统独立,互不连通,无法实现互联互通合理调配,同时设备配置数量多,利用率低,造成较大的能耗浪费。
[0004]为了满足各个区域对风量的要求,可以选择较大功率的风机,但同时会增加投资和后期的运行能耗。另外,由于退火窑较长,导致风机布置分散,风管布置复杂,对维修和操作有较大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退火窑A区、B区、C区、Ret区和F区的冷却系统。所述A区、B区、C区共用一套风机系统,所述Ret区和F区共用一套风机系统,可以减少风机数量,且风机高度集成,避免了风机分散、控制点繁多的状况,有利于生产的操作和稳定。
[0006]为达到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退火窑A区、B区、C区、Ret区和F区的冷却系统,包括:A区冷却装置、B区冷却装置、C区冷却装置、Ret区冷却装置、F区冷却装置、风机出风系统和风机进风系统。
[0008]优选地,所述A区冷却装置包括:若干A区上部冷却风管、若干A区下部冷却风管、与各A区上部冷却风管的出风口相连通的第一汇集风管以及与所述各A区下部冷却风管的出风口相连的第二汇集风管。
[0009]优选地,所述B区冷却装置包括:若干B区上部冷却风管、若干B区下部冷却风管、与所述各B区上部冷却风管的出风口相连的第一汇集出风管以及与所述各B区下部冷却风管的出风口相连通的第三汇集风管。
[0010]优选地,所述C区冷却装置包括:若干C区上部冷却风管、若干C区下部冷却风管、与各C区上部冷却风管的出风口相连通的第四汇集风管以及与所述各A区下部冷却风管的出风口相连的第五汇集风管。
[0011]优选地,所述风机出风系统用于控制A区、B区和C区的风量,包括第一风机、第二风机、第二汇集出风管、第一汇集总风管和第一汇集总出风管;
[0012]优选地,所述第一汇集风管的出风口与第二汇集出风管的入风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汇集风管和第三汇集风管的出风口分别与第一汇集出风管的入风口相连通,所述第一汇集出风管的出风口、第二汇集出风管的出风口、第四汇集风管的出风口和第五汇集风管的出风口分别与第一汇集总风管的进风口相连通,所述第一汇集总风管的出风口分别与第一风机的入风口和第二风机的入风口相连通,所述第一风机的出风口和第二风机的出风口分别与第一汇集总出风管的进风口相连通,所述第一汇集总出风管的出风口与大气连通。
[0013]优选地,所述Ret区冷却装置包括:若干Ret区上部冷却风管、若干Ret区下部冷却风管、与各Ret区上部冷却风管的进风口相连通的第一上风管、与所述各Ret区下部冷却风管的进风口相连的第一下风管以及与所述第一上风管的进风口和第一下风管的进风口相连通的第一汇集进风管。
[0014]优选地,所述F区冷却装置包括:若干F区上部冷却风管、若干F区下部冷却风管、与各F区上部冷却风管的进风口相连通的第二上风管、与所述各F区下部冷却风管的进风口相连的第二下风管以及与所述第二上风管的进风口和所述第二下风管的进风口相连通的第一支风管。
[0015]优选地,所述风机进风系统用于控制Ret区和F区的风量,包括第三风机、第四风机、第二汇集进风管、第二支风管和第三支风管。
[0016]优选地,所述第二汇集进风管的进风口分别与第三风机和第四风机的出风口相连通,所述第一支风管和第二支风管的进风口分别与第二汇集进风管的出风口相连通,所述第三支风管的进风口与所述第一汇集总出风管的出风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支风管的出风口和第三支风管的出风口汇合后与第一汇集进风管的进风口相连通。
[0017]优选地,所述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分别安装在所述B区冷却装置的壳体上。
[0018]优选地,所述若干A区上部冷却风管和若干A区下部冷却风管为水平分布。
[0019]优选地,所述若干B区上部冷却风管和若干B区下部冷却风管为水平分布。
[0020]优选地,若干C区上部冷却风管和若干C区下部冷却风管为水平分布。
[0021]优选地,所述若干Ret区上部冷却风管和若干Ret区下部冷却风管为水平分布。
[0022]优选地,所述若干F区上部冷却风管和若干F区下部冷却风管为水平分布。
[0023]优选地,所述若干A区上部冷却风管和若干A区下部冷却风管上分别设置有控制阀门。
[0024]优选地,所述若干B区上部冷却风管和若干B区下部冷却风管上分别设置有控制阀门。
[0025]优选地,所述若干C区上部冷却风管和若干B区下部冷却风管上分别设置有控制阀门。
[0026]优选地,所述若干Ret区上部冷却风管和若干Ret区下部冷却风管上分别设置有控制阀门。
[0027]优选地,所述若干F区上部冷却风管和若干F区下部冷却风管上分别设置有控制阀门。
[0028]优选地,所述第一汇集出风管和第二汇集出风管上分别设置有控制阀门。
[0029]优选地,所述第一风机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设置有控制阀门。
[0030]优选地,所述第二风机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设置有控制阀门。
[0031]优选地,所述第二支风管、第三支风管和第二汇集风管上设置有控制阀门。
[0032]优选地,所述第三风机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设置有控制阀门。
[0033]优选地,所述第四风机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设置有控制阀门。
[0034]优选地,所述控制阀门为手动控制阀门或自动控制阀门。
[0035]优选地,所述A区冷却装置、B区冷却装置和C区冷却装置中还包括测温元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退火窑A区、B区、C区、Ret区和F区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A区冷却装置、B区冷却装置、C区冷却装置、Ret区冷却装置、F区冷却装置、风机出风系统和风机进风系统;所述A区冷却装置包括:若干A区上部冷却风管、若干A区下部冷却风管、与各A区上部冷却风管的出风口相连通的第一汇集风管以及与所述各A区下部冷却风管的出风口相连的第二汇集风管;所述B区冷却装置包括:若干B区上部冷却风管、若干B区下部冷却风管、与所述各B区上部冷却风管的出风口相连的第一汇集出风管以及与所述各B区下部冷却风管的出风口相连通的第三汇集风管;所述C区冷却装置包括:若干C区上部冷却风管、若干C区下部冷却风管、与各C区上部冷却风管的出风口相连通的第四汇集风管以及与所述各A区下部冷却风管的出风口相连的第五汇集风管;所述风机出风系统用于控制A区、B区和C区的风量,包括第一风机、第二风机、第二汇集出风管、第一汇集总风管和第一汇集总出风管;所述第一汇集风管的出风口与第二汇集出风管的入风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汇集风管和第三汇集风管的出风口分别与第一汇集出风管的入风口相连通,所述第一汇集出风管的出风口、第二汇集出风管的出风口、第四汇集风管的出风口和第五汇集风管的出风口分别与第一汇集总风管的进风口相连通,所述第一汇集总风管的出风口分别与第一风机的入风口和第二风机的入风口相连通,所述第一风机的出风口和第二风机的出风口分别与第一汇集总出风管的进风口相连通,所述第一汇集总出风管的出风口与大气连通;所述Ret区冷却装置包括:若干Ret区上部冷却风管、若干Ret区下部冷却风管、与各Ret区上部冷却风管的进风口相连通的第一上风管、与所述各Ret区下部冷却风管的进风口相连的第一下风管以及与所述第一上风管的进风口和第一下风管的进风口相连通的第一汇集进风管;所述F区冷却装置包括:若干F区上部冷却风管、若干F区下部冷却风管、与各F区上部冷却风管的进风口相连通的第二上风管、与所述各F区下部冷却风管的进风口相连的第二下风管以及与所述第二上风管的进风口和所述第二下风管的进风口相连通的第一支风管;所述风机进风系统用于控制Ret区和F区的风量,包括第三风机、第四风机、第二汇集进风管、第二支风管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红香陈志鸿蔡敬孙恒裕叶金林黄才富常江程永鹏唐海兵田元中曾智武杨国伟刘建党何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南玻太阳能玻璃有限公司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