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立杆对接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6259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29
一种钢管立杆对接构件,涉及一种建筑技术领域,包括外螺纹套、螺母、山字形托掌,外螺纹套是两端是用于插入支撑杆的盲孔,外侧壁是外螺纹的圆筒状物,山字形托掌的中部是导孔,山字形托掌的两边是承托凹槽,螺母旋接在外螺纹套上,山字形托掌穿进外螺纹套上并由上往下靠在螺母上。本发明专利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可同时满足钢管支撑立杆同心直接传力,各层水平支撑杆件拆卸除荷载不影响架体继续支撑上部结构模板,仅用一个模板支撑系统就能满足上部各层的模板支撑的施工要求的优点。足上部各层的模板支撑的施工要求的优点。足上部各层的模板支撑的施工要求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管立杆对接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
,特别是钢管立杆对接构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内经济飞速发展,建筑外立面设计复杂多变,给结构模板支模带来很大的施工难度。尤其是对于集多层平面流水、局部楼板镂空、悬臂、错层在一起的建筑外立面(如图5所示)的复杂结构模板支撑系统,若采用下层支撑平台或斜挑支撑至下一层等支撑方法,需要各层分开搭设多个模板支撑系统,这些模板支撑系统的支撑部分杆件不能连续连接,杆件布置不规律,特别在平面流水结构模板支撑上,增加施工难度,更加难以模板支撑系统来形成整体稳定,施工过程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0003]若仅采用一个模板支撑系统来满足上部各层的模板支撑的施工要求,需要同时满足钢管支撑立杆同心受力,各层模板水平支撑杆件具有可拆卸除荷载,在拆除模板水平支撑杆件时,不影响架体继续支撑上部每层结构模板的施工要求,已有技术是难以满足仅用一个模板支撑系统的要求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缺点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同时满足钢管支撑立杆同心直接传力,各层水平支撑杆件拆卸除荷载不影响架体继续支撑上部结构模板,仅用一个模板支撑系统就能满足上部各层的模板支撑的施工要求的钢管立杆对接构件。
[0005]本专利技术钢管立杆对接构件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外螺纹套、螺母、山字形托掌,外螺纹套是两端是用于插入支撑杆的盲孔,外侧壁是外螺纹的圆筒状物,山字形托掌的中部是导孔,山字形托掌的两边是承托凹槽,螺母旋接在外螺纹套上,山字形托掌包括U形托掌体、穿接固定在U形托掌体中间的管状物构成,管状物与U形托掌体的两边的内侧壁间构成两承托凹槽,山字形托掌穿进外螺纹套上并由上往下靠在螺母上。
[0006]使用时,若所需要支撑的模板在三层以上悬空的外飘的楼面时,先在一层支起第一根支撑杆,然后通过下端的盲孔将外螺纹套套进第一根支撑杆上端,然后将第二根支撑杆插入外螺纹套上端盲孔内,此时,外螺纹套上的山字形托掌可以与常规的通过支撑杆支撑在一楼层上的常规托掌配合,支撑悬空的二层楼面且该悬空的楼面在三层悬空楼面的投影之下,若悬空的外飘的两层以上的楼面是镂空的楼面,可以在第二根支撑杆上重复加装带有螺母及山字形托掌的外螺纹套,其山字形托掌配合楼层外侧的山字形托掌,形成该镂空的外飘的楼面的支撑。
[0007]采用外螺纹套配合支撑杆,这样,采用相同规格的支撑杆时,通过外螺纹套驳接后的支撑高度是不会发生变化的,需要因应楼层构造调节支撑位置时,只需要调节螺母在外螺纹套上的位置,就能进行调节,而不会对整体的支撑的支撑高度产生影响;将支撑杆插进外螺纹套的盲孔内,由于支撑杆外侧壁,盲孔的内侧壁都是光面的,因此,可以使两者的配
合紧密,保证插接后不容易相对晃动,而且,不会对螺纹造成损害;当该楼层的强度足以通过支撑杆支撑上面楼层的间的建设时,调节螺母,使山字形托掌降下来,就能拆卸相应的主楞、次楞等模板结构,以便利用这些建筑构件构建上层楼层建设所需要的模板结构,既能充分利用建筑设备,同时,保证了施工进度。
[0008]采用本专利申请技术后,从一层开始,在各层就可以有规律地布设杆件,各层的杆件的布设位置基本相同,方便了模板支撑的结构设计,即使遇到建筑外立面设计复杂多变,尤其是对于集多层平面流水、局部楼板镂空、悬臂、错层在一起的建筑外立面,需要复杂结构模板支撑系统,也可以通过规律的杆件布设实现,而不用采用有诸多问题的下层支撑平台或斜挑支撑至下一层等支撑方法。
[0009]由于无需要借助下层支撑平台或斜挑支撑至下一层等支撑方法,因此,无需要楼层混凝土完全达到设计强度,以保证100%实现结构强度的情况下(如实现60%结构强度的情况下),各层水平支撑杆件拆卸除荷载不影响架体继续支撑上部结构模板,保证楼层浇注的施工进度。
[0010]本专利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可同时满足钢管支撑立杆同心直接传力,各层水平支撑杆件拆卸除荷载不影响架体继续支撑上部结构模板,仅用一个模板支撑系统就能满足上部各层的模板支撑的施工要求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钢管立杆对接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使用本专利技术钢管立杆对接构件构建模板支撑系统的示意图;图3为图2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2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建筑外立面的示意图。
[0012]附图标记说明:1、外螺纹套;101、盲孔;102、外螺纹;103、圆筒状物;104、端口;105、中部固定隔层板;2、螺母;201、手柄;3、山字形托掌;301、导孔;302、承托凹槽;303、U形托掌体;304、管状物;4、支撑杆;5、常规托掌;6、支撑横木条;7、结构模板;8、水平钢管;9、剪刀撑;10、钢管立杆;C、楼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13]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钢管立杆对接构件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外螺纹套1、螺母2、山字形托掌3,外螺纹套1是两端是用于插入支撑杆4的盲孔101,外侧壁是外螺纹102的圆筒状物103,山字形托掌3的中部是导孔301,山字形托掌3的两边是承托凹槽302,山字形托掌3包括U形托掌体303、穿接固定在U形托掌体303中间的管状物304构成,管状物304与U形托掌体303的两边的内侧壁间构成两承托凹槽302,螺母2旋接在外螺纹套1上,山字形托掌3穿进外螺纹套1上并由上往下靠在螺母2上。
[0014]优选地,外螺纹套1的两端口104呈喇叭状,以便支撑杆4插入。
[0015]外螺纹套1是这样制造的,在圆筒状物103外侧壁加工出外螺纹102,在圆筒状物103的孔的中部固定隔层板105以便将圆筒状物103的孔分隔成两个盲孔101,再在圆筒状物
103两端加工出喇叭口104。
[0016]优选地,螺母2上固定有手柄201,以便通过手柄201转动螺母2。
[0017]如图2、3所示,需要建造图5所示的集多层平面流水、局部楼板镂空、悬臂、错层在一起的建筑外立面时,若所需要支撑的模板在三层以上悬空的外飘的楼面时,如图2、3所示的建造第六层飘出下面各层的外飘的楼面C,先在一层支起第一根直达第六层的支撑杆4,然后通过下端的盲孔101将外螺纹套1套进第一根支撑杆4上端,然后将第二根支撑杆4插入外螺纹套1上端盲孔101内,此时,外螺纹套1上的山字形托掌3可以与常规的通过直达第六层的第三根支撑杆4支撑在一楼层上的常规托掌5配合,通过横置于山字形托掌3的承托凹槽302以及常规托掌5上的支撑横木条6(也就是主楞,材质是木方),来支撑第六层飘出下面各层的外飘的楼面的结构模板7(其中下面横置的是次楞,材质是木方,竖放的是模板),第一根支撑杆4、第三根支撑杆4通过水平钢管8、剪刀撑9与第六层的基于第五层的层面支撑的模板支撑的钢管立杆10固定连接在一起,构成第六层的模板支撑系统;支撑悬空的楼面且该悬空的楼面在上层悬空楼面的投影之下,若该楼面是镂空的楼面,如图2、4所示的第四层楼面D,在该楼面下面的镂空处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管立杆对接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螺纹套、螺母、山字形托掌,外螺纹套是两端是用于插入支撑杆的盲孔,外侧壁是外螺纹的圆筒状物,山字形托掌的中部是导孔,山字形托掌的两边是承托凹槽,螺母旋接在外螺纹套上,山字形托掌包括U形托掌体、穿接固定在U形托掌体中间的管状物构成,管状物与U形托掌体的两边的内侧壁间构成两承托凹槽,山字形托掌穿进外螺纹套上并由上往下靠在螺母上。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曙云潘梅胤陈耀祥李伟欣刘兴方丘伟强黄凤榆彭翠玲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新一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