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装置以及蓄电装置的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6212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蓄电装置,配备有:包括底部的下壳体、与底部的内表面热接触的蓄电堆、配置在底部的下方的冷却器(30)、以及设置在底部与冷却器之间的热传导构件(40),冷却器(30)包括冷却部(32)和一对保持部(31),热传导构件(40)包括沿着一对保持部(31)延伸的一对第一线状部(41)、以及沿着冷却部(32)延伸的多个第二线状部(42),冷却部(32)具有与多个第二线状部(42)接触的冷却面,在冷却部(32)的与冷却部(32)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截面中,形成于多个第二线状部(42)之间的空气层(43)的宽度的总和小于等于冷却面的宽度的14%。于等于冷却面的宽度的14%。于等于冷却面的宽度的1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蓄电装置以及蓄电装置的制造方法


[0001]本公开涉及搭载于车辆的蓄电装置以及该蓄电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作为以往的蓄电装置,在日本特开2020

053148号公报中公开了如下的蓄电装置:在将蓄电堆和冷却器配置于收容壳体内的结构中,配备有冷却器和蓄电堆,所述冷却器设置有多个主冷却面以及位于该多个主冷却面之间的凹部,在多个主冷却面与蓄电堆之间配置有凝胶状的热传导构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与日本特开2020

053148号公报中的蓄电装置不同,在有的情况下,冷却器被配置于收容壳体的外部。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设想使冷却器经由热传导构件与收容壳体的底部密接。在热传导构件中含有空气而不能将该空气的大部分排出到外部的情况下,冷却器相对于下壳体的密接性会降低。另外,在空气的大部分残留于热传导构件的情况下,热传导构件的面积也会变小,冷却效率会降低。
[0004]本公开是鉴于上述那样的问题而做出的,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电装置,在将冷却器配置于下壳体的外部的结构中,既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电装置,其中,配备有:包括具有彼此相对的内表面以及外表面的底部的下壳体;与所述底部的所述内表面热接触的一个以上的蓄电堆;配置在所述底部的下方、用于对所述一个以上的蓄电堆进行冷却的冷却器;以及设置在所述底部的所述外表面与所述冷却器之间的热传导构件,所述冷却器包括:与所述一个以上的蓄电堆相对应地设置的一个以上的冷却部;以及保持所述一个以上的冷却部的一对保持部,所述一个以上的冷却部分别设置成架设于所述一对保持部,所述热传导构件包括:配置在所述一对保持部与所述底部之间且沿着所述一对保持部延伸的一对第一线状部;以及配置在所述一个以上的冷却部各自与所述底部之间且沿着所述冷却部延伸的多个第二线状部,所述多个第二线状部在与所述冷却部延伸的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上并列地设置,所述一个以上的冷却部分别具有与所述多个第二线状部接触的冷却面,在所述一个以上的冷却部的与所述冷却部延伸的方向正交的各个截面中,形成于所述多个第二线状部之间的空气层的宽度的总和小于等于所述冷却面的宽度的1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装置,其中,所述多个第二线状部包括在所述交叉方向上并列的三个第二线状部,所述三个第二线状部之中的位于所述交叉方向的中央的第二线状部所具有的与所述交叉方向平行的宽度比所述三个第二线状部之中的位于所述交叉方向的两侧的第二线状部所具有的与所述交叉方向平行的宽度大。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电装置,其中,所述多个第二线状部在所述冷却部的延伸方向上包括两端部、以及位于所述两端部之间的中央部,所述两端部所具有的与所述交叉方向平行的宽度比所述中央部所具有的与所述交叉方向平行的宽度大。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装置,其中,所述热传导构件具有透湿性。5.一种蓄电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具有:准备下壳体的工序,所述下壳体包括具有彼此相对的内表面以及外表面的底部;准备冷却器的工序;以及在所述底部的所述外表面与所述冷却器之间形成热传导构件的工序,在准备所述冷却器的工序中,准备包括一个以上的冷却部和一对保持部的所述冷却器,所述一个以上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伸一郎青木良太角博康竹内宏弥山崎祐树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