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组液冷装置及其动力电池包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动力电池制造
,特别涉及模组液冷装置及其动力电池包。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一般通过上下两层置于模组底部的液冷板支撑电池模组,实现电池模组的双层液冷设置,同时,通过沿电池包纵向布置的主管道以及连通于主管道的若干分支管道实现对上层和下层多个液冷板内流道的冷却液同时供应,主管道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均连接至电池包壳体,主管道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在电池包壳体的贯通位置一般与下层液冷板对应,使用时,需要通过主管道将冷却液提升至液冷板以上,再由上至下的输入液冷板内,如此导致输送冷却液的管路压降较大,特别是用于为上层液冷板输送冷却液的管路,冷却液需要被提升到较高位置进行输入,再提升至较高位置进行输出,如此,需要整车选择扬程较大的水泵,能耗和成本较高,同时,各分支管道流量分配不容易统一,导致分层设置的模组之间温差较大,影响电池的性能、安全性和循环寿命,另外,主管道和分支管道同时占用电池包内较大的空间,导致电池包整体体积加大,不利于电池包能量密度的提高。
[0003]因此,目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模组液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液冷板(1)和下层液冷板(2),所述上层液冷板(1)和所述下层液冷板(2)通过两个接头管路(3)并联连接,每一所述接头管路(3)被构造为包括第一开口(301)、第二开口(302)和第三开口(303),所述第一开口(301)连通冷却液进口(4)或冷却液出口(5),所述第二开口(302)连通所述下层液冷板(2)顶面,所述第三开口(303)连通所述上层液冷板(1)底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组液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管路(3)包括进口侧接头管路和出口侧接头管路,两个所述接头管路(3)对称分布于所述下层液冷板(2)两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组液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液冷板(6),所述主液冷板(6)设置冷却液进口(4)和冷却液出口(5),所述第一开口(301)连通所述主液冷板(6),所述主液冷板(6)通过所述接头管路(3)与所述上层液冷板(1)和所述下层液冷板(2)分别串联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组液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液冷板(6)和所述下层液冷板(2)共面设置。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组液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液冷板(1)、所述下层液冷板(2)和所述主液冷板(6)均被构造为通过流道板和平面板组合形成的板体,所述第二开口(302)设置于平面板侧,所述第三开口(3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瑀孛,闫仕伟,王圆圆,刘华俊,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