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检测装置及传感器面板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6178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位置检测装置及传感器面板。在位置检测装置中,多条连接配线(CLy)中的包含连接于Y电极(30y4)的连接配线(CLy4)的一部分在区域(A1)内等间隔地延伸设置,多条连接配线(CLy)中的包含连接于Y电极(30y5)的连接配线(CLy5)的其余部分在与区域(A1)不同的区域(A2)内等间隔地延伸设置,所述位置检测装置包括沿着连接配线(CLy5)在区域(A2)内延伸设置并与Y电极(30y4)电连接的延长线(EX1)和沿着连接配线(CLy4)在区域(A1)内延伸设置并与Y电极(30y5)电连接的延长线(EX2)。电极(30y5)电连接的延长线(EX2)。电极(30y5)电连接的延长线(EX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位置检测装置及传感器面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位置检测装置及传感器面板。

技术介绍

[0002]静电电容方式的位置检测装置是包括与触摸面(兼显示器的显示面)重叠配置的传感器面板、传感器控制器、具有用于在传感器面板连接传感器控制器的配线的柔性印制基板的装置。在传感器面板内配置有分别沿Y方向延伸设置且沿X方向等间隔地并列设置的多个X电极、分别沿X方向延伸设置且沿Y方向等间隔地并列设置的多个Y电极。以下,有时将X电极及Y电极总称为“传感器电极”。
[0003]在传感器面板内还配置有分别压焊于柔性印制基板内的配线(以下称为“FPC配线”)的多个FPC连接端子、用于将多个传感器电极分别连接于对应的FPC连接端子的多条选路线。以下,将FPC配线及选路线总称为“连接配线”。
[0004]专利文献1公开了具有以上那样的结构的位置检测装置的例子。
[0005]【在先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0

11935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专利技术的概要】
[0009]【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10]然而,传感器控制器通过取得笔发送的信号(以下称为“下行链路信号”)的各传感器电极中的接收强度而导出接收强度的分布曲线,通过导出其顶点而导出笔的位置。在这样的位置导出的过程中,下行链路信号的接收强度优选能够按照各传感器电极而独立地取得,但是实际上在相邻的传感器电极间、相邻的连接配线间产生耦合电容,因此不可能使各传感器电极在电气上完全独立。因此,作为次善之策,以往,使各传感器电极的连接配线等间隔地并列行进,由此以各传感器电极为中心的耦合电容的分布大致恒定。由此,能够将上述耦合电容对位置导出造成的影响抑制成最小限度。
[0011]然而,近年来,会产生不得不将连接配线的一部分或全部向多个区域分散配置的情况。列举一例的话,伴随着近年来的显示器的窄边框化,有时不得不将与多个Y电极连接的多条选路线向触摸面的右侧的区域和左侧的区域分散地延伸设置。而且,伴随着近年来的大画面化而传感器电极的个数增加,作为其结果,会产生不得不将与多个X电极对应的多个FPC配线向两个以上的柔性印制基板分散配置的情况。在这些情况下,以与区域的交界对应的两个传感器电极分别为中心的耦合电容的分布与以其他的传感器电极为中心的耦合电容的分布相差较大,结果是,导出的位置的精度下降,因此需要改善。
[0012]另外,在下行链路信号有时会重叠外来噪声。因此,以往的传感器控制器不是导出各传感器电极的接收强度其本身,而是导出相邻的传感器电极间的接收强度的差,基于导
出的差来导出上述的分布曲线。以下,将这样的分布曲线的导出方式称为差方式。根据差方式,在差的导出时将外来噪声消除,因此能够使外来噪声的影响最小化。
[0013]在此,为了通过差方式使外来噪声的影响最小化,需要使与下行链路信号重叠的外来噪声的大小在相邻的传感器电极间相等。然而,在如上所述将连接配线的一部分或全部向多个区域分散配置的情况下,该前提有时不成立。即,与下行链路信号重叠的外来噪声也包含通过连接配线接收的成分,但是在如上所述将连接配线的一部分或全部向多个区域分散配置的情况下,与相邻的两个传感器电极连接的连接配线有时分离地延伸设置。这样的话,接收的外来噪声的大小未必在这些连接配线间相等,结果是,导出的位置的精度下降,因此需要改善。
[0014]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位置检测装置及传感器面板,其能够抑制将连接配线的一部分或全部向多个区域分散地延伸设置引起的位置导出精度的下降。
[0015]【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6]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位置检测装置包括:多个传感器电极,包括彼此相邻的第一传感器电极及第二传感器电极;多条连接配线,分别连接于所述多个传感器电极;传感器控制器,连接于所述多条连接配线,在所述位置检测装置中,所述多条连接配线中的包含第一连接配线在内的一部分在第一区域内等间隔地延伸设置,所述第一连接配线为连接于所述第一传感器电极的所述连接配线,所述多条连接配线中的包含第二连接配线在内的其余部分在与所述第一区域不同的第二区域内等间隔地延伸设置,所述第二连接配线为连接于所述第二传感器电极的所述连接配线,所述位置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一延长线,沿着所述第二连接配线在所述第二区域内延伸设置,并与所述第一传感器电极电连接;及第二延长线,沿着所述第一连接配线在所述第一区域内延伸设置,并与所述第二传感器电极电连接。
[0017]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传感器面板包括:多个传感器电极,包括彼此相邻的第一传感器电极及第二传感器电极;及多条选路线,分别连接于所述多个传感器电极,在所述传感器面板中,所述多条选路线中的包含第一选路线在内的一部分在第一区域内等间隔地延伸设置,所述第一选路线为连接于所述第一传感器电极的所述选路线,所述多条选路线中的包含第二选路线在内的其余部分在与所述第一区域不同的第二区域内等间隔地延伸设置,所述第二选路线为连接于所述第二传感器电极的所述选路线,所述传感器面板还包括:第一延长线,沿着所述第二选路线在所述第二区域内延伸设置,并与所述第一传感器电极电连接;及第二延长线,沿着所述第一选路线在所述第一区域内延伸设置,并与所述第二传感器电极电连接。
[0018]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的位置检测装置包括:多个传感器电极,包括彼此相邻的第一传感器电极及第二传感器电极;多条连接配线,分别连接于所述多个传感器电极;及传感器控制器,连接于所述多条连接配线,在所述位置检测装置中,所述多条连接配线中的包含第一连接配线在内的一部分在第一区域内等间隔地延伸设置,所述第一连接配线为连接于所述第一传感器电极的所述连接配线,所述多条连接配线中的包含第二连接配线在内的其余部分在与所述第一区域不同的第二区域内等间隔地延伸设置,所述第二连接配线为连接于所述第二传感器电极的所述连接配线,所述位置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一虚设线,沿着所述第一连接配线在所述第一区域内延伸设置,并与所述多个传感器电极的任一个都不连接而连接于所述传感器控制器;及第二虚设线,沿着所述第二连接配线在所述第二区域内延伸设
置,并与所述多个传感器电极的任一个都不连接而连接于所述传感器控制器,所述传感器控制器基于第一差信号与第二差信号之差来导出笔的位置,所述第一差信号为从由所述第一连接配线供给的信号减去由所述第一虚设线供给的信号而得到的差信号,所述第二差信号为从由所述第二连接配线供给的信号减去由所述第二虚设线供给的信号而得到的差信号。
[0019]【专利技术效果】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能够使以各传感器电极为中心的耦合电容的分布限定于大致固定的范围,因此能够抑制将连接配线的一部分或全部向多个区域分散地延伸设置引起的位置导出精度的下降。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由于在导出差时能够消除外来噪声,因此能够抑制将连接配线的一部分或全部向多个区域分散地延伸设置引起的位置导出精度的下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位置检测装置,包括:多个传感器电极,包括彼此相邻的第一传感器电极及第二传感器电极;多条连接配线,分别连接于所述多个传感器电极;及传感器控制器,连接于所述多条连接配线,其中,所述多条连接配线中的包含第一连接配线在内的一部分在第一区域内等间隔地延伸设置,所述第一连接配线为连接于所述第一传感器电极的所述连接配线,所述多条连接配线中的包含第二连接配线在内的其余部分在与所述第一区域不同的第二区域内等间隔地延伸设置,所述第二连接配线为连接于所述第二传感器电极的所述连接配线,所述位置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一延长线,沿着所述第二连接配线在所述第二区域内延伸设置,并与所述第一传感器电极电连接;及第二延长线,沿着所述第一连接配线在所述第一区域内延伸设置,并与所述第二传感器电极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置检测装置,其中,所述多个传感器电极包括第三传感器电极及第四传感器电极,所述第三传感器电极夹着所述第一传感器电极而与所述第二传感器电极相邻,所述第四传感器电极夹着所述第二传感器电极而与所述第一传感器电极相邻,所述位置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三延长线,沿着所述第一延长线在所述第二区域内延伸设置,并与所述第三传感器电极电连接;及第四延长线,沿着所述第二延长线在所述第一区域内延伸设置,并与所述第四传感器电极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位置检测装置,其中,所述多个传感器电极分别沿着第一方向在大致长方形的传感器面板内延伸设置,所述第一区域包含沿着所述传感器面板的所述第一方向的一端设置的部分,所述第二区域包含沿着所述传感器面板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端设置的部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位置检测装置,其中,构成所述多条连接配线的所述一部分的一条以上的所述连接配线分别连接于对应的所述传感器电极的所述第一方向的一端,构成所述多条连接配线的所述其余部分的一条以上的所述连接配线分别连接于对应的所述传感器电极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延长线连接于所述第一传感器电极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延长线连接于所述第二传感器电极的所述第一方向的一端。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位置检测装置,其中,所述多条连接配线的所述一部分在第一柔性印制基板内延伸设置,所述多条连接配线的所述其余部分在与所述第一柔性印制基板不同的第二柔性印制基板内延伸设置,
所述第一区域包含设置在所述第一柔性印制基板内的部分,所述第二区域包含设置在所述第二柔性印制基板内的部分。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位置检测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延长线通过第一导通孔导体而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配线,所述第二延长线通过第二导通孔导体而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配线。7.一种传感器面板,包括:多个传感器电极,包括彼此相邻的第一传感器电极及第二传感器电极;及多条选路线,分别连接于所述多个传感器电极,其中,所述多条选路线中的包含第一选路线在内的一部分在第一区域内等间隔地延伸设置,所述第一选路线为连接于所述第一传感器电极的所述选路线,所述多条选路线中的包含第二选路线在内的其余部分在与所述第一区域不同的第二区域内等间隔地延伸设置,所述第二选路线为连接于所述第二传感器电极的所述选路线,所述传感器面板还包括:第一延长线,沿着所述第二选路线在所述第二区域内延伸设置,并与所述第一传感器电极电连接;及第二延长线,沿着所述第一选路线在所述第一区域内延伸设置,并与所述第二传感器电极电连接。8.一种位置检测装置,包括:多个传感器电极,包括彼此相邻的第一传感器电极及第二传感器电极;多条连接配线,分别连接于所述多个传感器电极;及传感器控制器,连接于所述多条连接配线,其中,所述多条连接配线中的包含第一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门胁淳二藤部隆太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和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