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排水系统硐室及其施工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16019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硐室技术领域,且公开了煤矿井下排水系统硐室,包括硐室本体,所述硐室本体的内部下表面右侧一体成形有沉淀腔,所述硐室本体的内部下表面左侧一体成形有排水腔,所述沉淀腔和所述排水腔之间固定连通有连通管,所述沉淀腔的内部右侧固定连接有导轨,所述导轨的内部下表面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端贯穿所述导轨的顶部,且固定连接有旋转块,所述螺纹杆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沉淀腔,便于将排入到硐室本体内的污水,经沉淀后,排入到排水腔,然后利用排水钻孔排出,通过沉淀污水中的杂物,可以有效的防止,污水直接通过排水钻孔排出,容易造成堵塞的问题。易造成堵塞的问题。易造成堵塞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煤矿井下排水系统硐室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硐室
,具体为煤矿井下排水系统硐室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硐室是一种未直通地表出口的、横断面较大而长度较短的水平坑道,其作用是安装各种设备、机器,存放材料和工具,或作其他专门用途,如机修房、炸药库、休息室等。
[0003]传统的爆破法施工煤仓工艺技术难度大,费用高,工期长,并且现有的排水硐室在使用时,由于矿山的污水一般含有很多杂质,如泥沙、细小管线、细小棉纱等,排水钻孔的进水口开口在排水硐室底板,污水进入排水硐室后,在排水硐室内乱流,污水流进钻孔,这些杂质也直接流进排水钻孔,如果不及时清除这些杂质,时间久了,就会造成排水钻孔排水能力降低,甚至堵塞排水孔,由于排水钻孔孔深一般为50m

200m,孔径又小,清理杂质非常不方便,基本无法清理杂质,从而造成排水钻孔排水能力减小,甚至造成钻孔报废,进而影响排水硐室的储水能力,需要进行改进,为此我们提出了煤矿井下排水系统硐室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煤矿井下排水系统硐室及其施工方法,解决了上述背景中提出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煤矿井下排水系统硐室,包括硐室本体,所述硐室本体的内部下表面右侧一体成形有沉淀腔,所述硐室本体的内部下表面左侧一体成形有排水腔,所述沉淀腔和所述排水腔之间固定连通有连通管,所述沉淀腔的内部右侧固定连接有导轨,所述导轨的内部下表面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端贯穿所述导轨的顶部,且固定连接有旋转块,所述螺纹杆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位于所述导轨的内侧,且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所述螺纹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前表面开设有贯穿式的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侧滑动连接有U形杆一,所述活动槽的内部右侧与所述U形杆一的右侧相贴合,所述沉淀腔的内侧设置有过滤板一,所述过滤板一的内部嵌设有过滤网一,所述过滤板一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的右侧与所述导轨的左侧相贴合,所述竖板的右侧下方开设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块的右端插接于所述连接口的内侧,且与所述连接口的内部左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弹簧一,所述U形杆一的左侧两端均与所述竖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板一的左侧一体成形有封板,所述封板的左侧与所述沉淀腔的内部左侧相贴合,所述排水腔的内部下表面中心处一体成形有排水钻孔。
[0008]优选的,所述沉淀腔的内侧下表面位于所述过滤板一的下方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推水板,所述推水板的右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U形杆二,所述U形杆二的顶部与所述竖板
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推水板的上表面右侧一体成形有挡板,所述挡板的顶部与所述过滤板一的底部右侧相贴合。
[0009]优选的,所述排水腔的内侧下表面位于所述排水钻孔的左侧设置有活动封堵板,所述活动封堵板的下表面开设有横槽,所述排水腔的内侧下表面位于所述横槽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所述横槽滑动连接,所述横槽与所述固定块的相对侧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弹簧二,所述活动封堵板的上表面右侧开设有倾斜插口,所述排水腔的内侧下表面位于所述排水钻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封堵板,所述活动封堵板的右侧上方和所述固定封堵板的左侧下方均一体成形有插接板,所述活动封堵板的右侧下方和所述固定封堵板的左侧上方均一体成形有插接槽,所述排水腔的内侧卡合有过滤板二,所述过滤板二的内侧嵌设有过滤网二,所述过滤板二的左侧一体成形有倾斜插板,所述倾斜插板的底部插接于所述倾斜插口的内侧,所述硐室本体的内侧下表面位于所述排水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盒体,所述盒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盒体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右端贯穿所述盒体的右侧,且一体成形有抵板,所述抵板的底部与所述倾斜插板的上表面相贴合,所述移动块与所述盒体的相对侧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弹簧三,所述移动块的左侧上方一体成形有推块,所述推块的顶部穿过所述移动槽,且与所述移动槽滑动连接,所述排水腔的内部左侧上方一体成形有缺口。
[0010]优选的,所述过滤板二的上表面前后对称固定连接有把手。
[0011]优选的,所述插接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密封垫。
[0012]优选的,所述倾斜插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0013]煤矿井下排水系统硐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煤仓施工采用反井钻机先行在煤仓中心位置钻出1个Ф1.2m溜矸孔,将煤仓上下硐室贯通,而后由上向下进行煤仓短段刷砌的施工方案,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4]S1、施工煤仓上口:向下采用XE35U型挖掘机垂直施工0.5m,上口荒直径3.9m,然后扩两帮按巷壁水平角度50
°
刷扩2.979m至仓体,仓体荒直径8.9m,循环进尺0.8m,喷浆厚度50mm,在每次刷掘一个循环后进行一次锚网喷支护,支护完好后方可进行下一循环,施工至4.479m时,准备砌筑煤仓上口,搭设建筑用脚手架形成施工平台,绑扎钢筋、稳立模板,浇注混凝土、安装上口钢梁、铺设3mm厚钢板进行封口;
[0015]S2、施工仓体:仓体深度18.971m,荒直径8.9m,循环进尺0.8m,采用40NS挖掘机短段掘砌施工,段高2m,在每次刷掘一个循环后进行锚网喷支护,掘进满足2m时,停止掘进,平整底板,进行混凝土浇筑永久支护,完毕后方可进行下一个循环的刷掘和混凝土浇注;
[0016]S3、施工下缩口及给煤机硐室:采用XE35U型挖掘机垂直施工 6.51m,荒直径8.9m,循环进尺0.8m,在每次刷掘一个循环后进行锚网喷支护,待下缩口施工完成后施工给煤机硐室,给煤机硐室施工完成后进行绑钢筋及支设模板进行浇注,给煤机硐室连接部分要连续整体浇注混凝土,待硐室墙体砼达到一定强度后开始绑扎硐室顶部、煤仓漏口钢筋及下缩口支设模板、同时安设预留件及铺设分煤器钢轨,经验收合格后一次整体连续浇筑砼。
[0017]优选的,所述煤仓刷大自上而下采用XE35U型挖掘机施工,先施工煤仓北侧,北侧施工完成后进行一次支护,一次支护完成后,挖掘南侧,进行一次支护,施工至段高2m时进行绑钢筋、支模、砌筑,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8]S1、用反井钻机施工煤仓中心钻孔;
[0019]S2、安装绞车、固定提升滑轮等提升系统;
[0020]S3、自仓顶硐室底板施工煤仓4.479m,按照设计要求首先初次支护,然后永久支护;
[0021]S4、自下而上安装上锁口钢梁、铺设封口盘;
[0022]S5、自上而下短段掘砌煤仓,进行初次锚网支护及钢筋混凝土浇注;
[0023]S6、分段刷大煤仓下缩口,并进行临时支护;
[0024]S7、刷大给煤机硐室;
[0025]S8、浇注给煤机硐室、下锁口以及漏斗、分煤器部分并与煤仓合茬;
[0026]S9、浇筑下锁口斜面;
[0027]S10、收尾、验收等工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煤矿井下排水系统硐室,包括硐室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硐室本体(1)的内部下表面右侧一体成形有沉淀腔(2),所述硐室本体(1)的内部下表面左侧一体成形有排水腔(3),所述沉淀腔(2)和所述排水腔(3)之间固定连通有连通管(4),所述沉淀腔(2)的内部右侧固定连接有导轨(5),所述导轨(5)的内部下表面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螺纹杆(6),所述螺纹杆(6)的顶端贯穿所述导轨(5)的顶部,且固定连接有旋转块(7),所述螺纹杆(6)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螺纹套(8),所述螺纹套(8)位于所述导轨(5)的内侧,且与所述导轨(5)滑动连接,所述螺纹套(8)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9),所述连接块(9)的前表面开设有贯穿式的活动槽(10),所述活动槽(10)的内侧滑动连接有U形杆一(11),所述活动槽(10)的内部右侧与所述U形杆一(11)的右侧相贴合,所述沉淀腔(2)的内侧设置有过滤板一(12),所述过滤板一(12)的内部嵌设有过滤网一(13),所述过滤板一(1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竖板(14),所述竖板(14)的右侧与所述导轨(5)的左侧相贴合,所述竖板(14)的右侧下方开设有连接口(15),所述连接块(9)的右端插接于所述连接口(15)的内侧,且与所述连接口(15)的内部左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弹簧一(16),所述U形杆一(11)的左侧两端均与所述竖板(14)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板一(12)的左侧一体成形有封板(17),所述封板(17)的左侧与所述沉淀腔(2)的内部左侧相贴合,所述排水腔(3)的内部下表面中心处一体成形有排水钻孔(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井下排水系统硐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腔(2)的内侧下表面位于所述过滤板一(12)的下方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推水板(19),所述推水板(19)的右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U形杆二(20),所述U形杆二(20)的顶部与所述竖板(14)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推水板(19)的上表面右侧一体成形有挡板(21),所述挡板(21)的顶部与所述过滤板一(12)的底部右侧相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井下排水系统硐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腔(3)的内侧下表面位于所述排水钻孔(18)的左侧设置有活动封堵板(22),所述活动封堵板(22)的下表面开设有横槽(23),所述排水腔(3)的内侧下表面位于所述横槽(2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4),所述固定块(24)与所述横槽(23)滑动连接,所述横槽(23)与所述固定块(24)的相对侧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弹簧二(25),所述活动封堵板(22)的上表面右侧开设有倾斜插口(26),所述排水腔(3)的内侧下表面位于所述排水钻孔(18)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封堵板(27),所述活动封堵板(22)的右侧上方和所述固定封堵板(27)的左侧下方均一体成形有插接板(28),所述活动封堵板(22)的右侧下方和所述固定封堵板(27)的左侧上方均一体成形有插接槽(29),所述排水腔(3)的内侧卡合有过滤板二(30),所述过滤板二(30)的内侧嵌设有过滤网二(31),所述过滤板二(30)的左侧一体成形有倾斜插板(32),所述倾斜插板(32)的底部插接于所述倾斜插口(26)的内侧,所述硐室本体(1)的内侧下表面位于所述排水腔(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盒体(33),所述盒体(33)的上表面开设有移动槽(34),所述盒体(33)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移动块(35),所述移动块(35)的右端贯穿所述盒体(33)的右侧,且一体成形有抵板(36),所述抵板(36)的底部与所述倾斜插板(32)的上表面相贴合,所述移动块(35)与所述盒体(33)的相对侧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官禹玉米提
申请(专利权)人:伊犁新矿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