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路由方法和通信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路由方法和通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相较于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第五代移动通信(5th generation,5G)以及未来移动通信系统针对网络的各项性能指标,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例如,5G相较于4G,容量提升1000倍,更广的覆盖需求、超高可靠超低时延等。一方面,考虑到高频载波频率资源丰富,在热点区域,为满足5G超高容量需求,利用高频小站组网愈发流行。由于高频载波传播特性较差,受遮挡衰减严重,覆盖范围不广,故而需要大量密集部署小站。然而,为这些大量密集部署的小站提供光纤回传的代价很高,施工难度大,因此需要经济便捷的回传方案。另一方面,从广覆盖需求的角度出发,在一些偏远地区提供网络覆盖,光纤的部署难度大,成本高,也需要设计灵活便利的接入和回传方案。接入回传一体化(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IAB)技术为解决上述两个问题提供了思路:其接入链路(access link)和回传链路(backhaul link,BL)皆采用无线传输方案,减少了光纤部署。
[0003]在IAB网络中,中继节点RN(relay node)或者叫IAB节点(IAB node),可以为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提供无线接入服务以及业务数据的转发。UE的业务数据由IAB节点通过无线回传链路传输到IAB宿主(IAB donor),IAB donor也可称为宿主节点(donor node)或宿主基站(donor gNo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方法应用于接入回传一体化IAB网络,所述IAB网络包括第一回传适配协议BAP拓扑和第二BAP拓扑,所述第一BAP拓扑由第一宿主节点管理,所述第二BAP拓扑由第二宿主节点管理,所述第一宿主节点与所述第二宿主节点不同;所述方法包括:第一IAB节点接收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IAB节点由所述第一宿主节点管理,所述第一IAB节点的至少一个父节点由所述第二宿主节点管理,所述第一IAB节点属于所述第一BAP拓扑;所述第一IAB节点根据接收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入口链路所对应的BAP拓扑以及所述第一IAB节点所属的BAP拓扑,处理所述第一数据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IAB节点根据接收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入口链路对应的BAP拓扑以及所述第一IAB节点所属的BAP拓扑,处理所述第一数据包包括:在所述第一IAB节点接收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入口链路所对应的BAP拓扑不为所述第一BAP拓扑且未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IAB节点根据第二BAP路由标识和路由表转发所述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条件包括:第一BAP地址与第二BAP地址相匹配;所述第二BAP路由标识由改写所述第一数据包的第一BAP路由标识得到,所述第一BAP路由标识包含所述第一数据包的目的BAP地址和路径标识;所述第一BAP地址由改写所述第一数据包的目的BAP地址得到,所述第二BAP地址是所述第一宿主节点为所述第一IAB节点分配的BAP地址;或者,所述第一BAP地址为所述第一数据包的目的BAP地址,所述第二BAP地址是所述第二宿主节点为所述第一IAB节点分配的BAP地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件还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包含的第一指示信息指示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递交给所述第一IAB节点的BAP层的上层。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IAB节点根据路由表转发所述第一数据包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IAB节点将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所述第一BAP路由标识改写为所述第二BAP路由标识;所述第一IAB节点根据路由表转发所述第一数据包包括:所述第一IAB节点根据所述路由表中与所述第二BAP路由标识相匹配的下一跳BAP地址,转发所述第一数据包。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IAB节点根据接收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入口链路对应的BAP拓扑以及所述第一IAB节点所属的BAP拓扑,处理所述第一数据包包括:在所述第一IAB节点接收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入口链路所对应的BAP拓扑不为所述第一BAP拓扑且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IAB节点向所述第一IAB节点的BAP层的上层递交所述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条件包括:第一BAP地址与第二BAP地址相匹配;所述第一BAP地址由改写所述第一数据包的目的BAP地址得到,所述第二BAP地址是所述第一宿主节点为所述第一IAB节点分配的BAP地址;或者,所述第一BAP地址为所述第一数据包的目的BAP地址,所述第二BAP地址是所述第
二宿主节点为所述第一IAB节点分配的BAP地址。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条件还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包含的第一指示信息指示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递交给所述第一IAB节点的BAP层的上层。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IAB节点根据接收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入口链路对应的BAP拓扑以及所述第一IAB节点所属的BAP拓扑,处理所述第一数据包包括:在所述第一IAB节点接收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入口链路所对应的BAP拓扑为所述第一BAP拓扑且第三BAP地址与第四BAP地址不匹配的情况下,所述第一IAB节点根据路由表转发所述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三BAP地址为所述第一数据包的目的BAP地址,所述第四BAP地址是所述第一宿主节点为所述第一IAB节点分配的BAP地址。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IAB节点根据接收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入口链路对应的BAP拓扑以及所述第一IAB节点所属的BAP拓扑,处理所述第一数据包包括:在所述第一IAB节点接收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入口链路所对应的BAP拓扑为所述第一BAP拓扑且第三BAP地址与第四BAP地址相匹配的情况下,所述第一IAB节点向所述第一IAB节点的BAP层的上层递交所述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三BAP地址为所述第一数据包的目的BAP地址,所述第四BAP地址是所述第一宿主节点为所述第一IAB节点分配的BAP地址。9.一种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方法应用于接入回传一体化IAB网络,所述IAB网络包括第一回传适配协议BAP拓扑和第二BAP拓扑,所述第一BAP拓扑由第一宿主节点管理,所述第二BAP拓扑由第二宿主节点管理,所述第一宿主节点与所述第二宿主节点不同;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第一IAB节点接收来自所述第一IAB节点的子节点的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一IAB节点由所述第一宿主节点管理,所述第一IAB节点的至少一个父节点由所述第二宿主节点管理,所述第一IAB节点属于所述第一BAP拓扑;所述第一IAB节点在获得与所述第二数据包的第三BAP路由标识存在映射关系的第四BAP路由标识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四BAP路由标识以及路由表,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飞,李奎奎,朱元萍,史玉龙,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