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临床注射的药物点滴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5946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临床注射的药物点滴混合装置,包括有设置于混合箱上方的药粉箱,混合箱的顶部密封设置有盖板,盖板的下方对称的布置有两个规格相同的第一盛药板和第二盛药板,第一盛药板和第二盛药板的顶部均形成有槽体;第一盛药板和第二盛药板通过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旋转将槽体中的药粉倒入至混合箱中,并且第一盛药板和第二盛药板均沿竖直方向的中心轴线进行旋转。本发明专利技术将药粉箱中的药粉进料至两个盛药板上,通过控制第一盛药板和第二盛药板往复的摆动不仅可以使槽体上的药粉充分的和液体接触,使其能够充分的溶解,避免药粉附着在槽体上,第一盛药板和第二盛药板的往复摆动还能实现对药液的搅拌,进一步的提升两者的混合效果。升两者的混合效果。升两者的混合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临床注射的药物点滴混合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临床注射的药物点滴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医疗药物点滴可以将不宜口服的药物通过打点滴的方式直接的注入到静脉,而点滴药效发生快,在使用时需要将其他的治疗药物混合到点滴中进行静脉注射。对于一些刺激性大的药物,注射时部分液体浓度高,尤其对于粉末类药物,若不能充分溶解,会刺激血管或产生不适感,因此就需要药粉和药液能够充分的混合。传统的混合装置是药粉罐完成计量后通过管道将药粉倒入至药液中,但是药粉在管道中流动时会有少量附着在管壁上,这样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如果药粉罐内部的药粉不通过管道,而是直接落入至药液中,虽然能避免药粉的浪费,但是药粉倒入时首先是停留在药液的表面,随后开始下沉进入至液体中进行扩散溶解,如果药粉无法均匀的平铺在液面上,尤其是一次性加入较多粉剂时,存在粉剂成团难以溶解的问题,鉴于此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临床注射的药物点滴混合装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临床注射的药物点滴混合装置,包括有设置于混合箱(1)上方的药粉箱(3),药粉箱(3)的出料端与混合箱(1)的内部连通,混合箱(1)的内部注有药液,其特征在于:混合箱(1)的顶部密封设置有盖板(18),盖板(18)的中心处开设有通孔用于连通药粉箱(3)和混合箱(1);盖板(18)的下方对称的布置有两个规格相同的第一盛药板(19)和第二盛药板(20),第一盛药板(19)和第二盛药板(20)的顶部均形成有槽体(21),并且当第一盛药板(19)和第二盛药板(20)处于水平状态时,两个槽体(21)连通,药粉箱(3)中盛放的药粉通过盖板(18)上的通孔落入至两个槽体(21)中;第一盛药板(19)和第二盛药板(20)通过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旋转将槽体(21)中的药粉倒入至混合箱(1)中,在第一盛药板(19)和第二盛药板(20)旋转至竖直状态后,两者的槽体(21)能够全部浸没至药液内,并且第一盛药板(19)和第二盛药板(20)均沿竖直方向的中心轴线进行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临床注射的药物点滴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盖板(18)的顶部位于药粉箱(3)的两侧对称的分布有两个传动箱(2),每个传动箱(2)的内部均内部固定有呈U型结构的固定座(25),固定座(25)的竖直部向下穿过盖板(18)转动安装有第二转动轴(30),第二转动轴(30)的外部转动套接有连接板(28),第一盛药板(19)/第二盛药板(20)与该连接板(28)抵接并通过磁力彼此吸附相连;第二转动轴(30)的中部沿垂直于其轴线的方向滑动套接有外套管(29),外套管(29)的一端穿过连接板(28)后与第一盛药板(19)/第二盛药板(20)相连,另一端则沿径向向内收缩后延伸至传动箱(2)内部的弧形定位套(23)内,并且该延伸端在弧形定位套(23)内依次固定连接有限位球体(32)和蜗轮(33);弧形定位套(23)的截面与限位球体(32)和蜗轮(33)相适配,其底部与盖板(18)固定相连,顶部则延伸至固定座(25)的顶端;固定座(25)的顶部还架设有两根连接轴(27),两根连接轴(27)之间连接有用于与蜗轮(33)相啮合的蜗杆(26),当第一盛药板(19)/第二盛药板(20)由水平状态旋转至竖直状态时,外套管(29)的顶部旋转至固定座(25)中部开设的缺口(35)中,其中限位球体(32)与缺口(35)形成卡接结构,而蜗轮(33)则与蜗杆(26)保持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临床注射的药物点滴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传动箱(2)内部任一连接轴(27)的延伸端延伸至传动箱(2)外部后固定套接有齿轮(8),盖板(18)的顶部还布置有两个固定板(5),靠近齿轮(8)一侧的固定板(5)外侧端布置有两个齿条(9),两个齿条(9)分别与两个齿轮(8)的顶部和底部相切并保持啮合;两个齿条(9)靠近彼此的一端则通过竖杆相连,竖杆的内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10),固定板(5)的端面上位于竖杆的下方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13),该第一转动轴(13)与固定在盖板(18)上的第一电机(6)驱动相连,第一转动轴(13)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晓鸣高占东王茜葛奎孙洪涛陈绪卓曹霞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海河标测技术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