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站点服务综合指数的公交线路中途控制站点确定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公交刷卡数据及公交车辆定位数据遴选确定地面公交线路中途控制站点的方法,该方法有助于提升公交线路的运营准点率,属于公共交通数据挖掘应用和运营优化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地面公交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效、可靠的地面公交服务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保障居民正常生活、支撑和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如今的地面公交正处于由增加公共交通服务设施覆盖阶段转向以提高乘客服务质量为目标的精细化发展阶段的过渡。公共交通准点率是反映公共交通服务可靠性的核心指标之一,提升公共交通准点率,是改善公共交通服务质量、提升公交乘客满意度的重要举措。然而,地面公交的运行时常会受到早晚高峰道路拥堵、道路突发事件、交叉口延误等因素的影响,从而表现出公交到站准点率较低、乘客满意度不高等问题,究其原因是公共交通在实际运营调度过程中,通常采用“两头卡点”的首末站时刻表设计方法,即仅针对始发站的发车时间及终点站的到站时间作出规定。这种传统的调度方法并未制定公交车辆到达中途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站点服务综合指数的公交线路中途控制站点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步骤1,地面公交数据预处理;针对地面公交刷卡刷码数据、地面公交到站时间数据、公交静态线站数据的多源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关联匹配、数据清洗筛选、关键字段提取,得到包含出行者完整出行信息的地面公交交易数据;步骤2,公交站点登降量提取及其均值化处理;利用公交刷卡刷码数据,以车辆号、上下车站号、交易时间为基本标准,并结合公交到站数据,在相差不超过1分钟的交易时间内,统计具有相同车辆号、上下车站号的站点登降量,在满足条件的多条数据记录中,提取其交易时间中位数作为该站点统计登降量的对应时刻;选取时间粒度,将分析周期内同一周次相同时段的线路站点登降量作均值处理,得到平均站点登降量;步骤3,计算公交站点服务综合评价指数;步骤3.1,计算站点重要度指数;若该站点周边800米范围内商场、学校、医院、办公区等设施数量及占比越多,则该站点区位的相对重要性就更突出;设置区位重要度修正系数P
i
放置于站点登降量占比之前形成站点重要度指标;时段t内站点i的重要度指标M
i
计算方法为:其中,为第t个时段的平均站点登降量;n为公交线路的站点总数;P
i
为站点区位重要度修正系数,反映为考虑权重的POI数量占比,用于度量站点在全线的重要程度;其计算方法如下:式中,为站点i周边第f类POI的数量;H
f
为全线周边第f类POI的数量;F为POI类别总数;λ
f
为第f类POI的权重系数,根据POI的类别、用地规模并参考公共交通服务重要度确定;步骤3.2,计算公交车辆到站时间稳定性指数;用工作日a内车辆在t时段内到达第i个站点的时间和车辆从起始站点的出发时间做差求得车辆到达第i个站点的行程时间T
ai1
;到站时间稳定程度用行程时间的变异系数来表示,到站时间波动性越小,变异系数越小,稳定度越高;工作日a中t时段内站点i的到站时间稳定性指标ST
tai
计算方法:式中,N为线路的站点总个数,为行程时间均值;对ST
tai
作均值化处理,得到工作日t时段内站点i的平均到站时间稳定性指标作均值化处理,得到工作日t时段内站点i的平均到站时间稳定性指标式中,ST
tai
是i站点在工作日a中t时段内的到站时间稳定性指标;a是第a个工作日;
步骤3.3,指标归一化及综合指标值计算;将公交线路沿途各站点的重要度指数和到站时间稳定性指数做归一化处理,计算得到站点的服务综合评价指标;站点重要度归一化指标M
’
i
:式中,M
min
是最小的站点重要度指标值,M
max
是最大的站点重要度指标值;站点到站时间稳定性归一化指标ST
’
i
:式中,是最小的到站时间稳定性指标值,是最大的到站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剑成,院纪元,林鹏飞,郭聪,徐立泉,梁发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