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湖泊中漂浮式光伏发电装置的防雷接地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湖泊中漂浮的光伏发电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湖泊中漂浮式光伏发电装置的防雷接地系统及防雷接地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阳光直射地区,有些光伏发电组件是安装在湖泊中的浮体上的,在浮体附近设置有浮船,在浮船上承载有光伏发电的配套设备,配套设备与光伏发电装置共同组成湖面上漂浮的光伏发电系统;浮体上的光伏发电组件需要防雷击而设置接地线,将雷电导入大地中;现有浮体上的光伏组件的接地线,是通过接地线连接至湖岸地面的接地网上的,也有将浮体上光伏组件的接地线,通过延长的接地线直接放入到水面下,利用水面以下接地线与水的接触,使水面接地线的接地,达到使雷电流扩散的目的;现有的浮船接地线,是通过接地线连接至湖岸地面的接地网上的,也有将浮船上的接地线,通过延长的接地线直接放入到水面下,利用水面以下接地线与水的接触,使水面接地线的接地,达到使雷电流扩散的目的;这两种接地方法的接地效果均不理想,如何开发一种简单可靠并适应湖面浮体上的光伏组件接地特点的防雷接地机构和接地方法,成为现场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湖泊中漂浮式光伏发电装置的防雷接地方法,包括湖水(101),在湖水(101)的湖面上,漂浮有阵列式排列的浮体和浮船浮体(201);在浮船浮体(201)上设置有浮船甲板(202),在浮船甲板(202)上,分别设置有逆变器(203)、变压器(204)、环网柜(205)、照明及视频监控系统(206)和浮船避雷针(207);在阵列式排列的浮体中间隔地设置有第一浮体(102)和第二浮体(133),在第一浮体(102)上,设置有第一光伏组件(103),在第二浮体(133)上,设置有第二光伏组件(113),在第一个光伏组件(103)上,设置有第一光伏组件接地线(105),在第二个光伏组件(113)上,设置有第二光伏组件接地线(114),在第一浮体(102)上,设置有第一浮体锚固桁架(106),在第二浮体(133)上,设置有第二浮体锚固桁架(115),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第一步、在浮船甲板(202)上设置浮船主接地网(209),将逆变器(203)的接地线、变压器(204)的接地线、环网柜(205)的接地线和照明及视频监控系统(206)的接地线,分别与浮船主接地网(209)连接在一起,将浮船主接地网(209)与第二浮船锚绳(210)连接在一起;将浮船避雷针(207)的接地线与第一浮船锚绳(208)连接在一起;第二步、在第一浮体(102)与第二浮体(133)之间,设置浮体上主接地网(104),将第一光伏组件接地线(105)与浮体上主接地网(104)连接在一起;将第一连接线(108)的上端,通过第一接地线夹(107)与浮体上主接地网(104)连接在一起,将第一连接线(108)的下端连接在第一浮体锚固桁架(106)上;第三步、将浮船主接地网(209)与浮体上主接地网(104)连接在一起,将浮体上主接地网(104),通过岸上主接地网连接线(302),与岸上主接地网(301)连接在一起;第四步、预制锚块(110),在锚块(110)中,预埋有金属针接地极(111),使金属针接地极(111)的锚块吊环(120)露出在锚块(110)的上顶面上,在锚块(110)的下底面上露出有金属针接地极(111)的插地针段,并将锚块(110)的下底面(119)打成毛面,以增大其摩擦力;第五步、在第一浮体锚固桁架(106)上,连接第一浮体锚固系统锚绳(109),在第一浮体锚固系统锚绳(109)的下端,连接锚绳吊环(125),在锚绳吊环(125)上,连接两浮体共用锚绳(126),在两浮体共用锚绳(126)的下端,连接金属针接地极(111)的锚块吊环(120);第六步、将锚块(110)投入湖水(1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清泉,郭仙彦,翟建强,左英飞,李再冉,郭志刚,吴彩霞,王艳国,范家将,侯新宇,任耀东,许正梅,范烨,杨俊虎,张迪,杨宁,刘夏,智丹,刘源,南力菲,牛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