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开涉及一种装配式组合剪力墙体系,包括外墙板结构、楼板和钢梁;外墙板结构包括第一钢筋网、外承重钢板和第二钢筋网;外承重钢板上有玻璃钢连接件和钢筋连接件,玻璃钢连接件在外承重钢板外侧,且与第一钢筋网连接,玻璃钢连接件和第一钢筋网上浇筑形成第一外叶混凝土;钢筋连接件位于外承重钢板内侧,且与第二钢筋网连接,钢筋连接件和第二钢筋网上浇筑形成第一内叶混凝土,从而提高了外墙板结构和剪力墙体系的抗侧刚度以及平面外稳定性。且第一内叶混凝土对应楼板的角钢连接件和钢梁的位置处分别有安装间隙和安装槽位,角钢连接件、钢梁均与内承重钢板焊接,该连接方式使楼板、钢梁和外墙板结构之间在材料刚度、延性等方面得到契合。方面得到契合。方面得到契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组合剪力墙体系
[0001]本公开涉及建筑物构造
,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组合剪力墙体系。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需要,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高层建筑的剪力墙体系通常由梁、柱、剪力墙等构件组成。其中,剪力墙代替部分梁柱构件承受竖向荷载和水平剪力,剪力墙也是高层建筑抗震的核心构件之一。
[0003]现有的剪力墙通常为外包混凝土钢板剪力墙,也就是说,在浇筑混凝土以成型出墙体时,在混凝土墙体内埋设钢板。然而,现有的剪力墙在竖向荷载等外力下会因钢板变形导致混凝土容易从钢板上剥落,造成该外包混凝土钢板剪力墙出现墙体失效等问题,剪力墙的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装配式组合剪力墙体系。
[0005]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装配式组合剪力墙体系,包括外墙板结构、楼板以及钢梁;所述外墙板结构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第一钢筋网、外承重钢板和第二钢筋网;所述外承重钢板上设置有玻璃钢连接件和钢筋连接件,所述玻璃钢连接件连接在所述外承重钢板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一钢筋网连接,所述玻璃钢连接件和所述第一钢筋网上均浇筑有混凝土,以形成第一外叶混凝土;所述玻璃钢连接件上还设置有保温板,且所述保温板位于所述第一外叶混凝土和所述外承重钢板之间;所述钢筋连接件位于所述外承重钢板的内侧,且与所述第二钢筋网连接,所述钢筋连接件和所述第二钢筋网上均浇筑有混凝土,以形成第一内叶混凝土;所述楼板和所述钢梁均与所述外墙板结构连接;所述楼板的外围设置有角钢连接件,所述第一内叶混凝土的至少对应所述角钢连接件的位置处具有安装间隙,所述安装间隙贯穿所述第一内叶混凝土设置,以使所述角钢连接件通过所述安装间隙与所述外承重钢板焊接;所述第一内叶混凝土的对应所述钢梁的位置还设置有安装槽位,所述安装槽位贯穿所述第一内叶混凝土,以使所述钢梁通过所述安装槽位与所述外承重钢板焊接;所述钢梁位于所述楼板的下方,且与所述楼板的底面抵接,以对所述楼板进行支撑。
[0006]可选的,所述外承重钢板上开设有避让孔,所述钢筋连接件的一端经所述避让孔穿出并显露在所述外承重钢板的靠近所述第一钢筋网的一侧,所述钢筋连接件通过固定在所述钢筋连接件一端的第一紧固件与所述外承重钢板连接;所述钢筋连接件焊接在所述外承重钢板上。
[0007]可选的,所述外墙板结构至少为两个,且至少两个所述外墙板结构通过对应的外承重钢板之间的焊接依次连接;
相邻的两个所述外承重钢板中,其中一个所述外承重钢板上设置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上具有第一预定位部,其中另一个所述外承重钢板上具有第二预定位部,所述第一预定位部和所述第二预定位部相配合,以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外承重钢板焊接前对所述外墙板结构进行预固定。
[0008]可选的,所述安装间隙处还设置有钢垫板,所述钢垫板与所述外承重钢板焊接,且朝向远离所述外承重钢板的方向延伸,以使所述角钢连接件抵接在所述钢垫板的顶面并与所述钢垫板焊接。
[0009]可选的,所述楼板包括压型钢板以及位于所述压型钢板上的第五钢筋网,所述第五钢筋网上浇筑有混凝土;所述角钢连接件位于所述压型钢板的外围,且与所述压型钢板焊接。
[0010]可选的,所述安装槽位的槽底上设置有安装钢板,所述安装钢板分别与所述外承重钢板和所述钢梁焊接,以将所述钢梁与所述外承重钢板固定。
[0011]可选的,所述安装钢板上还设置有第一预定位件,所述钢梁上具有第二预定位件,所述第二预定位件用于与所述第一预定位件配合,以在所述钢梁与所述安装钢板焊接前,对所述钢梁进行预定位。
[0012]可选的,所述第一预定位件为设置在所述安装钢板上的预定位钢板,所述第二预定位件为配合钢板,所述预定位钢板抵挡在所述配合钢板的背离所述外承重钢板的一侧,以对所述钢梁进行预定位;所述第一预定位件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一预定位件间隔排布在所述安装钢板上;所述第二预定位件至少为两个,且与所述第一预定位件一一对应。
[0013]可选的,所述装配式组合剪力墙体系还包括内墙板结构;所述内墙板结构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第三钢筋网、内承重钢板和第四钢筋网;所述第三钢筋网位于所述内承重钢板的外侧,且与所述内承重钢板连接,所述第三钢筋网上浇筑有混凝土,以形成第一内墙混凝土;所述第四钢筋网位于所述内承重钢板的内侧,且与所述内承重钢板连接,所述第四钢筋网上浇筑有混凝土,以形成第二内墙混凝土;所述内承重钢板与所述外承重钢板连接,以将所述内墙板结构连接在所述外墙板结构上。
[0014]可选的,所述内承重钢板上还焊接有两组角钢加强件,两组所述角钢加强件分设在所述内承重钢板的两侧,且其中一组所述角钢加强件位于所述第一内墙混凝土内,其中另一组所述角钢加强件位于所述第二内墙混凝土内。
[0015]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公开提供的装配式组合剪力墙体系,通过设置外墙板结构、楼板和钢梁,并使外墙板结构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第一钢筋网、外承重钢板和第二钢筋网,在外承重钢板上设置玻璃钢连接件和钢筋连接件,使玻璃钢连接件连接在外承重钢板的外侧,且与第一钢筋网连接,并在玻璃钢连接件和第一钢筋网上浇筑混凝土,以形成第一外叶混凝土;同时,通过使钢筋连接件位于外承重钢板的内侧,且与第二钢筋网连接,并在钢筋连接件和第二钢筋网上浇筑混凝土,以形成第一内叶混凝土。这样设置,由于玻璃钢连接件和钢筋连接件均与外承重钢板连接,且玻璃钢连接件和第一钢筋网连接,钢筋连接件和第二钢筋网连
接,使得在第一钢筋网和第二钢筋网上浇筑混凝土后,玻璃钢连接件和钢筋连接件能够将第一外叶混凝土和第一内叶混凝土与外承重钢板连接形成整体,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外墙板结构在受力时第一外叶混凝土和第一内叶混凝土与外承重钢板发生分离的情况出现,降低了外墙板结构发生侧向失稳等情况的概率,提高了外墙板结构的整体强度和抗侧刚度,有利于提高剪力墙体系作为抗震等第一道防线的抗剪承载力、延性以及耗能能力。同时,通过在外墙板结构中设置外承重钢板,使得外墙板结构利用了外承重钢板自身的强度、刚度和延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外墙板结构承受竖向荷载和剪切荷载的能力,剪力墙体系的整体强度好。同时,通过在外墙板结构内设置保温板,使得外墙板结构具有一定的保温、隔热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第一内叶混凝土和第一外叶混凝土之间的热量传递,使该剪力墙体系具有一定的保温能力。同时,玻璃钢连接件的设置,利用了玻璃钢轻质高强,导热系数低,绝热性能好且抗腐蚀能力强等的优点,使玻璃钢连接件和保温板共同组成了外墙板结构保温隔热的“屏障”,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建筑内热量的散失。同时,通过使楼板和钢梁均与外墙板结构连接,在楼板的外围设置角钢连接件,第一内叶混凝土的至少对应角钢连接件的位置处设置安装间隙,使安装间隙贯穿第一内叶混凝土,以使角钢连接件通过安装间隙与外承重钢板焊接;并在第一内叶混凝土的对应钢梁的位置设置安装槽位,安装槽位贯穿第一内叶混凝土,以使钢梁通过安装槽位与外承重钢板焊接;钢梁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组合剪力墙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墙板结构(100)、楼板(300)以及钢梁(400);所述外墙板结构(100)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第一钢筋网(1)、外承重钢板(2)和第二钢筋网(3);所述外承重钢板(2)上设置有玻璃钢连接件(4)和钢筋连接件(5),所述玻璃钢连接件(4)连接在所述外承重钢板(2)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一钢筋网(1)连接,所述玻璃钢连接件(4)和所述第一钢筋网(1)上均浇筑有混凝土,以形成第一外叶混凝土(41);所述玻璃钢连接件(4)上还设置有保温板(6),且所述保温板(6)位于所述第一外叶混凝土(41)和所述外承重钢板(2)之间;所述钢筋连接件(5)位于所述外承重钢板(2)的内侧,且与所述第二钢筋网(3)连接,所述钢筋连接件(5)和所述第二钢筋网(3)上均浇筑有混凝土,以形成第一内叶混凝土(51);所述楼板(300)和所述钢梁(400)均与所述外墙板结构(100)连接;所述楼板(300)的外围设置有角钢连接件(301),所述第一内叶混凝土(51)的至少对应所述角钢连接件(301)的位置处具有安装间隙(511),所述安装间隙(511)贯穿所述第一内叶混凝土(51)设置,以使所述角钢连接件(301)通过所述安装间隙(511)与所述外承重钢板(2)焊接;所述第一内叶混凝土(51)的对应所述钢梁(400)的位置还设置有安装槽位(512),所述安装槽位(512)贯穿所述第一内叶混凝土(51),以使所述钢梁(400)通过所述安装槽位(512)与所述外承重钢板(2)焊接;所述钢梁(400)位于所述楼板(300)的下方,且与所述楼板(300)的底面抵接,以对所述楼板(300)进行支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组合剪力墙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承重钢板(2)上开设有避让孔,所述钢筋连接件(5)的一端经所述避让孔穿出并显露在所述外承重钢板(2)的靠近所述第一钢筋网(1)的一侧,所述钢筋连接件(5)通过固定在所述钢筋连接件(5)一端的第一紧固件(7)与所述外承重钢板(2)连接;所述钢筋连接件(5)焊接在所述外承重钢板(2)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组合剪力墙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板结构(100)至少为两个,且至少两个所述外墙板结构(100)通过对应的外承重钢板(2)之间的焊接依次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外承重钢板(2)中,其中一个所述外承重钢板(2)上设置有定位件(8),所述定位件(8)上具有第一预定位部(81),其中另一个所述外承重钢板(2)上具有第二预定位部,所述第一预定位部(81)和所述第二预定位部相配合,以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外承重钢板(2)焊接前对所述外墙板结构(100)进行预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组合剪力墙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间隙(511)处还设置有钢垫板(12),所述钢垫板(12)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学春,李秉泽,徐斌,崔跃,陈学森,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建设集团北京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