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开孔3D凹凸新型吸塑网的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5723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高开孔3D凹凸新型吸塑网的制备工艺,属于吸塑网制备技术领域,包括S1、原料准备:按重量份称取各原料;S2、制备基础共混物:将秸秆研磨并与花生蛋白粉、木质纤维素、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改性聚乙烯、山梨酸钾、相容剂共混,得到基础共混物;S3、制备基础颗粒:将冷却后的基础共混物与剩余原料共混后破碎,得到基础颗粒;S4、制备吸塑片材:基础颗粒放入挤出机中进行挤出成型,得到吸塑片材;S5、吸塑成型:将吸塑片材放入吸塑机中吸塑成型得到凹凸状片材,再对凹凸状片材刻孔、切割后得到凹凸吸塑网,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制备的吸塑网具有强度高韧性好不易撕裂的特点,在实际应用中效果好。在实际应用中效果好。在实际应用中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开孔3D凹凸新型吸塑网的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吸塑网制备
,具体是涉及高开孔3D凹凸新型吸塑网的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一种塑料加工工艺,主要原理是将平展的塑料硬片材加热变软后,采用真空吸附于模具表面,冷却后成型,广泛用于塑料包装、灯饰、广告、装饰等行。
[0003]吸塑包装的主要优点是,节省原辅材料、重量轻、运输方便、密封性能好,符合环保绿色包装的要求;能包装任何异形产品,装箱无需另加缓冲材料;被包装产品透明可见,外形美观,便于销售,并适合机械化、自动化包装,便于现代化管理、节省人力、提高效率。
[0004]真空成型(Vacuum Forming)常称为吸塑,是一种塑料加工工艺,主要原理是将平展的塑料硬片材加热变软后,采用真空吸附于模具表面,冷却后成型;
[0005]真空成型是将热塑性塑料板材、片材固定在模具上,用辐射加热器进行加热使之达到软化温度,然后用真空泵把模具与板材之间的空气抽去,使板材型坯按模具轮廓成型,随着真空度的提高,冷却定型后用压缩空气将制品从模具中吹出而脱模。
[0006]现有的吸塑产品为盒装,主要用于餐盒、包装盒,但有些特殊产品需要刻孔制备成网,如整箱红酒中,红酒之间的格挡以及固定需要的吸塑网,所用吸塑网并非平面网状结构,凹凸型网状结构能更好的进行固定,也具更好的使用效果,现有的吸塑网制备工艺较为繁琐,原料成本高的问题;
[0007]随着吸塑产品的大量使用,大量不可降解的吸塑盒进入环境中难以降解,因此需要一种可降解力学性能佳且不易撕裂的凹凸型吸塑网。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高开孔3D凹凸新型吸塑网的制备工艺。
[0009]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高开孔3D凹凸新型吸塑网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10]S1、原料准备:
[0011]按以下重量份取50

60份秸秆、30

40份花生蛋白粉、15

20份木质纤维素、7

9份聚乙烯醇、4

8份山梨酸钾、3

5份乙酰柠檬酸三丁酯、1

3份相容剂、5

10份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改性聚乙烯、7

8份改性POE

8200乙烯辛烯共聚物、0.5

2份复合增韧剂、1

1.5份4

甲基戊酸钠、0.5

1份硫酸丁基锡酯、1

3份抗氧化剂TH

1790、1

2.5份偶联剂;
[0012]S2、制备基础共混物:
[0013]将步骤S1中的秸秆在太阳下暴晒至秸秆含水率至1

3%,然后将秸秆放置在研磨机中进行研磨,研磨速度200

300r/min,研磨时长为1

2h,研磨完成后,得到秸秆粉,将秸秆粉与花生蛋白粉、木质纤维素、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改性聚乙烯、山梨酸钾、相容剂,按上述重量份进行放入混料机中进行混料,混料完成后得到基础共混物;
[0014]S3、制备基础颗粒:
[0015]将步骤S2中得到的基础共混物冷却至室温后,将基础共混物与乙酰柠檬酸三丁酯、改性POE

8200乙烯辛烯共聚物、聚乙烯醇、复合增韧剂、4

甲基戊酸钠、硫酸丁基锡酯、抗氧化剂TH

1790、偶联剂放入混料机中进行混料,混料完成后进行烘干,烘干后冷却至室温进行破碎,得到基础颗粒;
[0016]S4、制备吸塑片材:
[0017]将步骤S3中得到的基础颗粒放入挤出机中进行挤出成型,挤出后进行水冷,得到吸塑片材;
[0018]S5、吸塑成型:
[0019]将步骤S4中得到的吸塑片材放入吸塑机中经过加热,开真空,使吸塑片材软化后利用压力差使吸塑片材吸附至模具上进行吸塑成型,吸塑成型后得到凹凸状片材,将凹凸状片材进行风冷,风冷完成后通过刻孔机进行在凹凸片材上进行刻孔,刻孔完成后进行切割,切割完成后得到凹凸吸塑网。
[002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混料机的混料速度100

120r/min、混料温度70

80℃、混料时长40

70min,这样的技术参数下得到的基础共混物混合更均匀。
[002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的混料速度为80

100r/min,混料温度为90

100℃,混料时长为1

2h,这样的混料速度和混料温度下能有效使个物质相互和混合,得到质地均匀的基础颗粒。
[002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的烘干温度为105

110℃,烘干时长为1

2h,烘干效果更好。
[0023]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挤出机的挤出温度为130

150℃,挤出速度为1

2m/min,挤出压力为15

20Mpa,挤出机的挤出效果好,效率高。
[0024]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5吸塑机上的模具涂抹有脱模剂,所述脱模剂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1

3份烷基磺酸盐、4

7份烷基苯磺酸盐、2

5份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脂肪酸酯、7

8份乙酰柠檬酸三乙酯、9

10份硬脂酸钠,便于凹凸状片材与模具脱离,避免两者相互粘连。
[0025]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5中的风冷温度为5

10℃,风冷的风速为2

3m/s,刻孔机的刻孔口个数为10

20个,刻孔速度为10

20次/min,吸塑机的加热温度为150

240℃,吸塑机的工作压力为0.5

0.6Mpa,这样的技术参数下,吸塑机的吸塑效果好,工作效率最高。
[0026]进一步地,所述复合增韧剂由聚碳酸亚丙酯、乙烯共聚物、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共聚物按质量比1:1:1共混制成,增韧效果好,制备的吸塑网不易撕裂。
[0027]进一步地,所述相容剂由改性聚丙烯酸酯与端氨基聚氨酯按质量比5:1共混制成,相容剂增加界面层的厚度,增加相间的粘结力,改善热稳定性,增加应力传递效率。
[0028]进一步地,所述偶联剂由硅烷偶联剂KH570与硅烷偶联剂LM

N308按质量比2:1共混制成,提高各物质表面的粘结性,进而提高吸塑网的抗拉强度。
[002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30](1)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吸塑网具有强度高韧性好不易撕裂的特点,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高开孔3D凹凸新型吸塑网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准备:按以下重量份取50

60份秸秆、30

40份花生蛋白粉、15

20份木质纤维素、7

9份聚乙烯醇、4

8份山梨酸钾、3

5份乙酰柠檬酸三丁酯、1

3份相容剂、5

10份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改性聚乙烯、7

8份改性POE

8200乙烯辛烯共聚物、0.5

2份复合增韧剂、1

1.5份4

甲基戊酸钠、0.5

1份硫酸丁基锡酯、1

3份抗氧化剂TH

1790、1

2.5份偶联剂;S2、制备基础共混物:将步骤S1中的秸秆在太阳下暴晒至秸秆含水率至1

3%,然后将秸秆放置在研磨机中进行研磨,研磨速度200

300r/min,研磨时长为1

2h,研磨完成后,得到秸秆粉,将秸秆粉与花生蛋白粉、木质纤维素、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改性聚乙烯、山梨酸钾、相容剂,按上述重量份进行放入混料机中进行混料,混料完成后得到基础共混物;S3、制备基础颗粒:将步骤S2中得到的基础共混物冷却至室温后,将基础共混物与乙酰柠檬酸三丁酯、改性POE

8200乙烯辛烯共聚物、聚乙烯醇、复合增韧剂、4

甲基戊酸钠、硫酸丁基锡酯、抗氧化剂TH

1790、偶联剂放入混料机中进行混料,混料完成后进行烘干,烘干后冷却至室温进行破碎,得到基础颗粒;S4、制备吸塑片材:将步骤S3中得到的基础颗粒放入挤出机中进行挤出成型,挤出后进行水冷,得到吸塑片材;S5、吸塑成型:将步骤S4中得到的吸塑片材放入吸塑机中经过加热,开真空,使吸塑片材软化后利用压力差使吸塑片材吸附至模具上进行吸塑成型,吸塑成型后得到凹凸状片材,将凹凸状片材进行风冷,风冷完成后通过刻孔机进行在凹凸片材上进行刻孔,刻孔完成后进行切割,切割完成后得到凹凸吸塑网。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开孔3D凹凸新型吸塑网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混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雪芳沈洪良
申请(专利权)人:宜兴申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