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气动肌腱的柔性仿生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5673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气动肌腱的柔性仿生机器人,属于机器人领域。由气动肌腱、肱骨、尺骨、桡骨、控制系统等组成。肩关节、腕关节分别由四根气动肌腱并联驱动肱骨、尺骨、桡骨转动,肘关节由肩部的多关节气动肌腱驱动肱骨、尺骨、桡骨转动;腰关节由两层气动肌腱与弹簧组合并联,之后与气动肌腱并联构成。髋关节由两根气动肌腱相互作用于左下肢关节、右下肢关节。膝关节由气动肌腱与杆端关节轴承组合驱动,踝关节由气动肌腱与钢丝绳、转动轮组合实现。单根气动肌腱由数字输出模块输出PWM波形通过电磁阀控制,状态由电压输入模块采集传感器的信号获取。本发明专利技术以气动肌腱驱动,具有柔顺性好、结构紧凑,自由度多的特点,可用于教学和演示。和演示。和演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气动肌腱的柔性仿生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机器人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气动肌腱的柔性仿生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气动肌腱作为一种柔性的驱动器,在软体机器人的设计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气动肌腱充、放气改变刚度,可驱动关节运动;人的肌肉充入氧气、营养,运动后排出二氧化碳,因此气动肌腱广泛应用于仿生机器人设计。
[0003]中国专利CN107283413B设计不规则分别气动肌腱驱动仿人上肢,但其在小臂设计过程中,仅仅设计了尺骨与肌腱组合的模式。小臂中尺骨主要参与肘关节的构成,其与腕关节通过软组织连接,因此不参与构成腕关节。桡骨上端参与构成肘关节,下端参与构成腕关节。桡骨为旋转骨,主要对尺骨起到支撑作用。桡骨、尺骨在小臂的构成、运动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0004]气动肌腱作为一种柔性的驱动器,其自身气压刚度受气压限制,气压的大小又影响到气动肌肉伸缩的长度,为保证一定长度的情况下提高气动肌腱的刚度,采取气动肌腱与弹簧并联的方式,气动肌腱与弹簧并联构成基本的执行元件进一步并联,刚度得到改善。
[0005]气动肌腱以拮抗肌形式存在时,往往需要配合转动轮驱动关节。驱动转动轮的力大部分情况下依靠钢丝绳与转动轮之间的摩擦力,另外钢丝绳作为刚性绳索,其较为精确位置的固定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了一种基于气动肌腱的柔性仿生机器人关节与控制系统,本专利技术具有柔顺性好、结构紧凑,多自由度等优点。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气动肌腱的柔性仿生机器人,包括头部关节1、双上肢关节2、腰关节3、双下肢关节4、控制系统,双上肢关节2包括结构完全相同的左上肢关节2

1、右上肢关节2

2,双下肢关节4包括髋关节连接件60及连接在髋关节连接件60下端左右两侧、结构完全相同的左下肢关节4

1、右下肢关节4

2,头部关节1安装在腰关节3上方,左上肢关节2

1、右上肢关节2

2分别连接在腰关节3上端的左右两侧,髋关节连接件60连接在腰关节3下端,双上肢关节2、腰关节3、双下肢关节4中均设有单根气动肌腱85 ,单根气动肌腱85包括双上肢关节2、腰关节3、双下肢关节4中所有的气动肌腱,头部关节1、单根气动肌腱85均与控制系统连接。
[0008]具体地,头部关节1包括气动马达5、中间连接件7、摄像头8,摄像头8的下端通过中间连接件与气动马达5连接,气动马达5下端与腰关节3连接,摄像头8、气动马达5均与控制系统连接。
[0009]具体地,双上肢关节2中:肩关节连接件9与腰关节3连接,肱骨第一段10一端与肩关节连接件9可转动连接,另一端经过肱骨连接板11与肱骨第二段12固定连接;桡骨第一段13一端与肱骨第二段12可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桡骨连接板15与桡骨第二段17固定连接,
尺骨第一段14一端与肱骨第二段12可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尺骨连接板16与尺骨第二段18固定连接;桡骨第二段17、尺骨第二段18均与腕关节连接板19可转动连接,气爪20与腕关节连接板19固定连接。肱骨第一段10一端与肩关节连接件9可转动连接为球铰;桡骨第一段13与肱骨第二段12可转动连接,尺骨第一段14与肱骨第二段12可转动连接,桡骨第二段17与腕关节连接板19可转动连接,尺骨第二段18与腕关节连接板19可转动连接;肩关节气动肌腱一21、肩关节气动肌腱二22、肩关节气动肌腱三23、肩关节气动肌腱四24两端分别与肩关节连接件9、肱骨连接板11可转动连接;肩肘关节气动肌腱一25两端分别与肩关节连接件9、桡骨连接板15可转动连接,肩肘关节气动肌腱二26两端分别与肩关节连接件9、尺骨连接板16可转动连接;腕关节气动肌腱一27、腕关节气动肌腱二28两端分别与桡骨连接板15、腕关节连接板19可转动连接,腕关节气动肌腱三29、腕关节气动肌腱四30两端分别与尺骨连接板16、腕关节连接板19可转动连接。
[0010]具体地,腰关节3中:腰关节气动肌腱一31、腰关节气动肌腱二33、腰关节气动肌腱三34、腰关节气动肌腱四36、腰关节气动肌腱十46、腰关节气动肌腱十一48、腰关节气动肌腱十二49、腰关节气动肌腱十三50两端分别与腰关节上端连接板6、腰关节中间连接板51可转动连接,腰关节气动肌腱二33、腰关节气动肌腱三34、腰关节气动肌腱四36、腰关节气动肌腱一31、腰关节气动肌腱十三50、腰关节气动肌腱十一48、腰关节气动肌腱十二49、腰关节气动肌腱十46之间以45
°
夹角均匀分布,腰关节气动肌腱二33、腰关节气动肌腱四36、腰关节气动肌腱十三50、腰关节气动肌腱十二49在外圈以90
°
夹角均匀分布。腰关节气动肌腱三34、腰关节气动肌腱一31、腰关节气动肌腱十一48、腰关节气动肌腱十46在内圈以90
°
夹角均匀分布,且腰关节气动肌腱一31、腰关节气动肌腱二33、腰关节气动肌腱三34、腰关节气动肌腱四36、腰关节气动肌腱十46、腰关节气动肌腱十一48、腰关节气动肌腱十二49、腰关节气动肌腱十三50在腰关节上端连接板6上的分布圆半径,小于在腰关节中间连接板51上的分布圆半径,腰关节气动肌腱三34、腰关节气动肌腱一31、腰关节气动肌腱十一48、腰关节气动肌腱十46外部分别同轴安装弹簧二35、弹簧一32、弹簧七47、弹簧六45;腰关节气动肌腱五38、腰关节气动肌腱六39、腰关节气动肌腱七41、腰关节气动肌腱八42、腰关节气动肌腱九43、腰关节气动肌腱十四52、腰关节气动肌腱十五54、腰关节气动肌腱十六55两端分别与腰关节中间连接板51、腰关节下端连接板56可转动连接;腰关节气动肌腱六39、腰关节气动肌腱七41、腰关节气动肌腱八42、腰关节气动肌腱九43、腰关节气动肌腱十六55、腰关节气动肌腱十四52、腰关节气动肌腱十五54、腰关节气动肌腱五38分别在腰关节气动肌腱二33、腰关节气动肌腱三34、腰关节气动肌腱四36、腰关节气动肌腱一31、腰关节气动肌腱十三50、腰关节气动肌腱十一48、腰关节气动肌腱十二49、腰关节气动肌腱十46的正下方分布,腰关节气动肌腱六39、腰关节气动肌腱八42、腰关节气动肌腱十六55、腰关节气动肌腱十五54在外圈以90
°
夹角均匀分布,腰关节气动肌腱七41、腰关节气动肌腱九43、腰关节气动肌腱十四52、腰关节气动肌腱五38在外圈以90
°
夹角均匀分布,且外部分别同轴安装弹簧四40、弹簧五44、弹簧八53、弹簧三37。
[0011]具体地,双下肢关节4中:髋关节气动肌腱一57、髋关节气动肌腱二58两端分别与髋关节连接板59、右下肢关节4

2固定连接;髋关节气动肌腱一57、髋关节气动肌腱二58同步充、放气驱动右下肢关节4

2沿X轴方向移动,髋关节气动肌腱一57、髋关节气动肌腱二58也可以一组拮抗肌的形式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气动肌腱的柔性仿生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头部关节(1)、双上肢关节(2)、腰关节(3)、双下肢关节(4)、控制系统,双上肢关节(2)包括结构完全相同的左上肢关节(2

1)、右上肢关节(2

2),双下肢关节(4)包括髋关节连接件(60)及连接在髋关节连接件(60)下端左右两侧、结构完全相同的左下肢关节(4

1)、右下肢关节(4

2),头部关节(1)安装在腰关节(3)上方,左上肢关节(2

1)、右上肢关节(2

2)分别连接在腰关节(3)上端的左右两侧,髋关节连接件(60)连接在腰关节(3)下端,双上肢关节(2)、腰关节(3)、双下肢关节(4)中均设有单根气动肌腱(85),单根气动肌腱(85)包括双上肢关节(2)、腰关节(3)、双下肢关节(4)中所有的气动肌腱,头部关节(1)、单根气动肌腱(85)均与控制系统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气动肌腱的柔性仿生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头部关节(1)包括气动马达(5)、中间连接件(7)、摄像头(8),摄像头(8)的下端通过中间连接件与气动马达(5)连接,气动马达(5)下端与腰关节(3)连接,摄像头(8)、气动马达(5)均与控制系统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气动肌腱的柔性仿生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双上肢关节(2)中:肩关节连接件(9)与腰关节(3)连接,肱骨第一段(10)一端与肩关节连接件(9)可转动连接,另一端经过肱骨连接板(11)与肱骨第二段(12)固定连接;桡骨第一段(13)一端与肱骨第二段(12)可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桡骨连接板(15)与桡骨第二段(17)固定连接,尺骨第一段(14)一端与肱骨第二段(12)可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尺骨连接板(16)与尺骨第二段(18)固定连接;桡骨第二段(17)、尺骨第二段(18)均与腕关节连接板(19)可转动连接,气爪(20)与腕关节连接板(19)固定连接,肱骨第一段(10)一端与肩关节连接件(9)可转动连接为球铰;桡骨第一段(13)与肱骨第二段(12)可转动连接,尺骨第一段(14)与肱骨第二段(12)可转动连接,桡骨第二段(17)与腕关节连接板(19)可转动连接,尺骨第二段(18)与腕关节连接板(19)可转动连接;肩关节气动肌腱一(21)、肩关节气动肌腱二(22)、肩关节气动肌腱三(23)、肩关节气动肌腱四(24)两端分别与肩关节连接件(9)、肱骨连接板(11)可转动连接;肩肘关节气动肌腱一(25)两端分别与肩关节连接件(9)、桡骨连接板(15)可转动连接,肩肘关节气动肌腱二(26)两端分别与肩关节连接件(9)、尺骨连接板(16)可转动连接;腕关节气动肌腱一(27)、腕关节气动肌腱二(28)两端分别与桡骨连接板(15)、腕关节连接板(19)可转动连接,腕关节气动肌腱三(29)、腕关节气动肌腱四(30)两端分别与尺骨连接板(16)、腕关节连接板(19)可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气动肌腱的柔性仿生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腰关节(3)中:腰关节气动肌腱一(31)、腰关节气动肌腱二(33)、腰关节气动肌腱三(34)、腰关节气动肌腱四(36)、腰关节气动肌腱十(46)、腰关节气动肌腱十一(48)、腰关节气动肌腱十二(49)、腰关节气动肌腱十三(50)两端分别与腰关节上端连接板(6)、腰关节中间连接板(51)可转动连接,腰关节气动肌腱二(33)、腰关节气动肌腱三(34)、腰关节气动肌腱四(36)、腰关节气动肌腱一(31)、腰关节气动肌腱十三(50)、腰关节气动肌腱十一(48)、腰关节气动肌腱十二(49)、腰关节气动肌腱十(46)之间以45
°
夹角均匀分布,腰关节气动肌腱二(33)、腰关节气动肌腱四(36)、腰关节气动肌腱十三(50)、腰关节气动肌腱十二(49)在外圈以90
°
夹角均匀分布,腰关节气动肌腱三(34)、腰关节气动肌腱一(31)、腰关节气动肌腱十一(48)、腰关节气动肌腱十(46)在内圈以90
°
夹角均匀分布,且腰关节气动肌腱一(31)、腰关节气动
肌腱二(33)、腰关节气动肌腱三(34)、腰关节气动肌腱四(36)、腰关节气动肌腱十(46)、腰关节气动肌腱十一(48)、腰关节气动肌腱十二(49)、腰关节气动肌腱十三(50)在腰关节上端连接板(6)上的分布圆半径,小于在腰关节中间连接板(51)上的分布圆半径,腰关节气动肌腱三(34)、腰关节气动肌腱一(31)、腰关节气动肌腱十一(48)、腰关节气动肌腱十(46)外部分别同轴安装弹簧二(35)、弹簧一(32)、弹簧七(47)、弹簧六(45);腰关节气动肌腱五(38)、腰关节气动肌腱六(39)、腰关节气动肌腱七(41)、腰关节气动肌腱八(42)、腰关节气动肌腱九(43)、腰关节气动肌腱十四(52)、腰关节气动肌腱十五(54)、腰关节气动肌腱十六(55)两端分别与腰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庆伟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