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柱式电信塔预应力加固结构以及加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5671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柱式电信塔预应力加固结构以及加固方法,包括上围套、液压千斤顶和下围套,上围套由若干个上围套预应力加固柱、可对半打开的上部围套钢圈构成;下围套由若干个下围套预应力加固柱、底部支座、可对半打开的下部围套钢圈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使用千斤顶对围套施加顶应力,能全部或部分抵消塔身所受荷载,实现塔身承载力的提高;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在不拆除原塔身、不破坏原建筑结构的情况下,通过围套钢圈将预应力传至原塔身,并使两者协同作业、共同承担上端荷载,提高后续承载力;本发明专利技术沿塔身周围布置的多根预应力加固型钢拥有相互独立的加、卸压系统,协同工作下可使偏载作用点回到中心线上,减少塔身倾斜。减少塔身倾斜。减少塔身倾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柱式电信塔预应力加固结构以及加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信塔加固领域,具体为一种立柱式电信塔预应力加固结构以及加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目前4G网络仍在我国移动通信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未来一段时间里我国将处于4G和5G网络相互交织、共同存在的局面。这就要求我国原4G电信系统设备不能立刻退出,而5G设备又要与时俱进、广泛普及。这一现象导致原装有4G电信系统设备的电信塔在承受原有荷载情况下,需要进一步承受5G电信系统设备的荷载。
[0003]原有电信塔在设计之初或随着长久使用后,或多或少存在着耐久性问题,且电信塔有时兼顾着照明、广播等职能,需要对自身设备进行功能升级,会进一步增加所受荷载。
[0004]因此部分电信塔可能存在承载力不足、偏心受载、塔身倾斜等问题。如果拆除原有塔身并重建新的电信塔,不仅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同时会影响周边居民通信,给社会造成诸多负担和不便,为此提供了一种立柱式电信塔预应力加固结构以及加固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立柱式电信塔预应力加固结构以及加固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立柱式电信塔预应力加固结构,包括上围套、液压千斤顶和下围套,所述上围套由若干个上围套预应力加固柱、第一上围套半圆钢圈和第二上围套半圆钢圈构成;所述下围套由若干个下围套预应力加固柱、底部支座、第一下围套半圆钢圈和第二下围套半圆钢圈构成;所述上围套预应力加固柱的底部设有千斤顶顶部牛腿,所述下围套预应力加固柱的顶部设有千斤顶底部牛腿,所述千斤顶顶部牛腿和千斤顶底部牛腿间放置液压千斤顶,所述下围套预应力加固柱的底部连接有底座,通过千斤顶对上下围套施加预压应力,从而实现对塔身的卸载与纠偏。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围套预应力加固柱分别与第一上围套半圆钢圈和第二上围套半圆钢圈通过焊接或螺栓固定相连。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围套预应力加固柱分别与第一下围套半圆钢圈和第二下围套半圆钢圈通过焊接或螺栓固定相连。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围套预应力加固柱的底部焊接有千斤顶顶部牛腿,所述下围套预应力加固柱的顶部焊接有千斤顶底部牛腿。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液压千斤顶设置在千斤顶顶部牛腿和千斤顶底部牛腿之间。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上围套半圆钢圈和第二上围套半圆钢圈通过螺栓和螺母进行固定相连,所述第一下围套半圆钢圈和第二下围套半圆钢圈通过螺栓和螺母进行固定相连。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围套预应力加固柱的底部与底座焊接相连,所述底座上设有若干个预埋螺纹杆相匹配的通孔,所述底座通过螺母固定在预埋件上。
[0013]一种立柱式电信塔预应力加固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014]步骤1:先对上围套进行焊接组装,根据电信塔的高度和直径大小,选择相应长度的上围套预应力加固柱和相应直径的第一上围套半圆钢圈和第二上围套半圆钢圈,将上围套预应力加固柱分别焊接或螺栓连接在第一上围套半圆钢圈和第二上围套半圆钢圈上,从而制成上围套;
[0015]步骤2:然后对下围套进行组装,与步骤1相同选择合适的第一下围套半圆钢圈、第二下围套半圆钢圈和下围套预应力加固柱,然后将下围套预应力加固柱分别与第一下围套半圆钢圈和第二下围套半圆钢圈焊接或螺栓连接相连,从而制成下围套;
[0016]步骤3:对上、下部围套表面进行刷漆防锈处理,反复涂刷三次及以上,保证刷涂均匀,防锈效果达标;
[0017]步骤4:利用吊车将上围套吊起,然后将上围套拼接在一起,从而将电信塔进行包住,然后优先对上围套顶部和底部的第一上围套半圆钢圈和第二上围套半圆钢圈进行固定;
[0018]步骤5:下围套的安装,在电信塔的四周通过混凝土和钢架制成预埋件,将下围套底部的底座与预埋件进行固定连接,然后再将第一下围套半圆钢圈和第二下围套半圆钢圈之间通过螺栓进行固定;
[0019]步骤6:将液压千斤顶安装在千斤顶底部牛腿和千斤顶顶部牛腿之间,通过液压千斤顶改变应力状态,实现对电信塔塔身的加固补强及纠偏处理;
[0020]步骤7:对上围套预应力加固柱和下围套预应力加固柱的连接缺口进行焊接然后拆除液压千斤顶;
[0021]步骤8:进一步增加(补充)上、下围套与塔身连接螺栓,对其他部位钢圈进行固定,增强上、下围套与塔身的整体性。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对未承载的塔身预先施加顶应力,能全部或部分抵消未来承受的压应力,实现塔身承载力的提高;
[0023]本专利技术可在不拆除原塔身、不破坏原建筑结构的情况下,通过外搭型钢将预应力传至原塔身,并使两者协同作业、共同承担上端荷载,提高后续承载力;
[0024]本专利技术沿塔身周围布置的多根预应力加固型钢拥有相互独立的加、卸压系统,彼此间协同作业,可使偏载作用点回到中心线上,减少塔身倾斜;
[0025]本专利技术不仅避免对原有电信塔的拆除和重建造成的浪费,还保障了当地居民正常工作生活的需求,立柱式电信塔外搭式预应力加固技术较传统工艺更经济和环保。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上围套和下围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专利技术上围套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本专利技术上围套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30]图5为本专利技术下围套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0031]图6为本专利技术下围套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0032]图7为本专利技术上围套预应力加固柱和下围套预应力加固柱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3]图8为本专利技术液压千斤顶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中:上围套1、液压千斤顶2、下围套3、电信塔4、上围套预应力加固柱11、千斤顶顶部牛腿12、第一上围套半圆钢圈13、第二上围套半圆钢圈14、第一下围套半圆钢圈31、第二下围套半圆钢圈32、下围套预应力加固柱33、千斤顶底部牛腿34、底座35、钢圈连接固定孔36。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被本领域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36]请参阅图1

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立柱式电信塔预应力加固结构,包括上围套1、液压千斤顶2和下围套3,上围套1由若干个上围套预应力加固柱11、第一上围套半圆钢圈13和第二上围套半圆钢圈14构成;下围套3由若干个下围套预应力加固柱33、底部支座、第一下围套半圆钢圈31和第二下围套半圆钢圈32构成;上围套预应力加固柱11的底部设有千斤顶顶部牛腿12,下围套预应力加固柱33的顶部设有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柱式电信塔预应力加固结构,包括上围套(1)、液压千斤顶(2)和下围套(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围套(1)由若干个上围套预应力加固柱(11)、第一上围套半圆钢圈(13)和第二上围套半圆钢圈(14)构成;所述下围套(3)由若干个下围套预应力加固柱(33)、底部支座、第一下围套半圆钢圈(31)和第二下围套半圆钢圈(32)构成;所述上围套预应力加固柱(11)的底部设有千斤顶顶部牛腿(12),所述下围套预应力加固柱(33)的顶部设有千斤顶底部牛腿(34),所述千斤顶顶部牛腿(12)和千斤顶底部牛腿(34)间放置液压千斤顶(2),所述下围套预应力加固柱(33)的底部连接有底座(35),通过千斤顶对上下围套施加预压应力,从而实现对塔身的卸载与纠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柱式电信塔预应力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围套预应力加固柱(11)分别与第一上围套半圆钢圈(13)和第二上围套半圆钢圈(14)通过焊接或螺栓固定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柱式电信塔预应力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围套预应力加固柱(33)分别与第一下围套半圆钢圈(31)和第二下围套半圆钢圈(32)通过焊接或螺栓固定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柱式电信塔预应力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围套预应力加固柱(11)的底部焊接有千斤顶顶部牛腿(12),所述下围套预应力加固柱(33)的顶部焊接有千斤顶底部牛腿(3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柱式电信塔预应力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千斤顶(2)设置在千斤顶顶部牛腿(12)和千斤顶底部牛腿(34)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柱式电信塔预应力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围套半圆钢圈(13)和第二上围套半圆钢圈(14)通过螺栓和螺母进行固定相连,所述第一下围套半圆钢圈(31)和第二下围套半圆钢圈(32)通过螺栓和螺母进行固定相连。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柱式电信塔预应力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围套预应力加固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安国郭前浩姚锦文李青松陈敬阳滕世勇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土木建筑创新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