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聚类的矢量调制信号分析方法及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15666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聚类的矢量调制信号分析方法及其系统,本方法包括获取矢量调制信号的待测符号样点;从待测符号样点中选取出与矢量调制信号产生的原始星座点数量相同的多个样点,将多个样点作为初始聚类中心并通过聚类算法对多个待测符号样点进行聚类,得到聚类完成后的多个聚类中心;计算多个聚类中心中的每个聚类中心与原始星座点的相似度,根据相似度对多个聚类中心进行排序,得到排序后的多个聚类中心;将排序后的多个聚类中心与原始星座点比较失真,得到矢量调制信号的I/Q不平衡参数,本方法能够准确的测量I/Q不平衡参数,而且在各种调制方式星座图映射下均适用,当发射符号比例不均衡时也具有良好的效果。符号比例不均衡时也具有良好的效果。符号比例不均衡时也具有良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聚类的矢量调制信号分析方法及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数字信号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聚类的矢量调制信号分析方法及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正交振幅调制(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QAM)是一种基带信号矢量调制方式,将基带数字信息分离成同向(I路)和正交(Q路)两个独立的分量分别加载到载波上,具有传输效率高、抗噪声能力强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实际通信系统。在QAM调制过程中,调制器的属性不平衡等因素会导致矢量信号I/Q不平衡,体现在基带信号星座图上表现为原点偏移、角度失衡、幅度失衡。信号的调制质量将会直接影响通信质量,因此需要对发射机产生的射频信号进行矢量分析,准确估计发射信号的I/Q不平衡参数。射频一致性测试指标中,对矢量调制信号质量定义了I/Q直流偏移(I/Q Offset)、I/Q相位失衡(I/Q Quadrature Error)、I/Q幅度失衡(I/Q Gain Imbalance)等度量来表征。
[0003]一些传统的I/Q不平衡指标测量算法对信号进行直接平均,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聚类的矢量调制信号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聚类的矢量调制信号分析方法包括:获取矢量调制信号的待测符号样点;从所述待测符号样点中选取出与所述矢量调制信号产生的原始星座点数量相同的多个样点,将所述多个样点作为初始聚类中心并通过聚类算法对所述多个待测符号样点进行聚类,得到聚类完成后的多个聚类中心;计算所述多个聚类中心中的每个所述聚类中心与所述原始星座点的相似度,根据所述相似度对所述多个聚类中心进行排序,得到排序后的所述多个聚类中心;将所述排序后的所述多个聚类中心与所述原始星座点进行失真比较,得到所述矢量调制信号的I/Q不平衡参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聚类的矢量调制信号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类算法为K

means算法。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聚类的矢量调制信号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多个样点作为初始聚类中心并通过聚类算法对所述多个待测符号样点进行聚类,得到聚类完成后的多个聚类中心,包括:将所述多个待测符号样点进行平均功率归一化,得到归一化后的多个待测符号样点;遍历计算所述归一化后的多个待测符号样点中的每个样点和所述初始聚类中心的闵可夫斯基距离,并归到距离最小的簇中;依次类推,当进行第k次聚类时,遍历计算所述归一化后的多个待测符号样点中的每个样点和第k

1次聚类中心的闵可夫斯基距离,并归到距离最小的簇中;其中,k>1;直至当第k次聚类中心和第k

1次聚类中心的距离小于预设迭代收敛门限或第k次聚类达到预设最大迭代次数时,迭代结束,得到聚类完成后的多个聚类中心。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基于聚类的矢量调制信号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似度为欧式距离;所述计算所述多个聚类中心中的每个所述聚类中心与所述原始星座点的相似度,根据所述相似度对所述多个聚类中心进行排序,得到排序后的所述多个聚类中心,包括:计算所述聚类中心点与所述原始星座点的欧氏距离,将与所述聚类中心点欧式距离最近的一个所述原始星座点作为与所述聚类中心点最相似的一个所述原始星座点;将所述聚类中心点最相似的一个所述原始星座点的编号作为所述聚类中心点的预设编号;根据每个所述聚类中心点的所述预设编号进行排序,得到排序后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雪娇李质彬康国庆赵琳施渊籍石晶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南京移动通信与计算创新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