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纯铝细晶制备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5615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纯铝细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超高纯铝细晶制备设备,包括外缸体,所述外缸体的内部安装有加热缸体,所述加热缸体包括转动内缸、隔热内层、第一轴承和翻动腔体,所述外缸体内部的轴心位置安装有转动内缸,所述外缸体的内壁还安装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用于支撑转动内缸位于外缸体内部,所述转动内缸的内部安装有隔热内层,所述隔热内层的内壁设有翻动腔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电力导出结构与电力传输结构的配合效果,从而使装置具备了旋转时的电力输出以及外表面的清理效果,并且装置为横卧式加热结构,且加热以及搅拌区域为弧面结构,可通过倾斜外缸体本体将铝液整体由另一端倒出,避免人工操作时的繁琐性以及危险性;本方法适用于制备纯铝及其合金,特别适用于制备纯度为5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高纯铝细晶制备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纯铝细晶
,具体为一种超高纯铝细晶制备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液态金属结晶时,提高冷却速度,来促进自发形核,晶核数量愈多,则晶粒愈细,在金属结晶时,有目的地在液态金属中加入某些杂质,做为外来晶核,进行非自发形核,以达到细化晶粒的目的,此方法称为变质处理,这种方法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在铝合金中加入Sr、Ti及Al5TiB等。但是,对于制备高纯铝及其合金,为了保证材料的纯净度,则无法加入上述物质。
[0003]目前,常规的纯铝细晶设备为坩埚加热在进行超声波或者搅拌,对晶体进行混合,但此方式操作过于单一,并且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容易受到危害,并且搅拌效果不够显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超高纯铝细晶制备设备,具备增加细晶的细化程度的有益效果,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常规的纯铝细晶设备为坩埚加热在进行超声波或者搅拌,对晶体进行混合,但此方式操作过于单一,并且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容易受到危害,并且搅拌效果不够显著的问题。...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高纯铝细晶制备设备,包括外缸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缸体(1)的内部安装有加热缸体(2),所述加热缸体(2)包括转动内缸(21)、隔热内层(22)、第一轴承(23)和翻动腔体(24),所述外缸体(1)内部的轴心位置安装有转动内缸(21),所述外缸体(1)的内壁还安装有第一轴承(23),所述第一轴承(23)用于支撑转动内缸(21)位于外缸体(1)内部,所述转动内缸(21)的内部安装有隔热内层(22),所述隔热内层(22)的内壁设有翻动腔体(24),所述转动内缸(21)的一端设有外齿圈(9),所述外齿圈(9)的一侧安装有电机(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纯铝细晶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缸体(1)的内部还安装有转动电力输送结构(3),所述转动电力输送结构(3)包括第一加热环(31)、第二加热环(32)、导电外环(33)、滚动架(34)、滚轴(35)和外接电销(36),所述隔热内层(22)内部安装有第一加热环(31),所述第一加热环(31)的一侧安装有位于隔热内层(22)内部的第二加热环(32),所述转动内缸(21)的外侧安装有导电外环(33),所述外缸体(1)的内壁安装有滚动架(34),所述滚动架(34)的顶端转动连接有滚动架(34),所述滚动架(34)的底端设有外接电销(36),所述滚轴(35)用于滚动贴合在导电外环(33)的下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高纯铝细晶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缸体(1)的一侧安装有铝液搅拌结构(4),所述铝液搅拌结构(4)包括支撑横板(41)、搅拌转轴(42)、支撑端部(43)、外支撑架(44)和第二轴承(45),所述支撑横板(41)的内部安装有搅拌转轴(42),所述搅拌转轴(42)的一端设有支撑端部(43),所述支撑端部(43)的外侧安装有自转结构(6),所述搅拌转轴(42)的外表面安装有第二轴承(45),所述第二轴承(45)的外表面安装有外支撑架(44),所述外支撑架(44)用于支撑搅拌转轴(42)位于支撑横板(41)的内部,所述搅拌转轴(42)的另一端设有从动齿轮(46),所述从动齿轮(46)的一侧安装有驱动电机(48),所述驱动电机(48)的一端安装有驱动齿轮(47),所述驱动齿轮(47)用于为从动齿轮(46)提供转动动力,所述支撑横板(41)的外侧呈环形阵列有支撑液压缸(11),所述支撑液压缸(11)的一端用于与外缸体(1)一端的外表面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高纯铝细晶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横板(41)的内部安装有电力传输结构(5),所述电力传输结构(5)包括限位轴体(51)、正极电环(52)、负极电环(53)、外接线缆(54)和支撑桁架(55),所述限位轴体(51)的内部安装有正极电环(52),所述正极电环(52)的内部安装有负极电环(53),所述正极电环(52)与负极电环(53)的一端均设有外接线缆(54),所述限位轴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瑾叶翔周建波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锦越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