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缝预测方法、系统、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和数据处理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15553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裂缝预测方法、系统、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和数据处理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裂缝预测方法是一种基于方位各向异性因子的三维叠前裂缝预测方法,通过提出方位各向异性因子的概念,并通过计算和分析方位各向异性因子值来对三维叠前裂缝进行预测,相比较于现有的三维叠前裂缝预测方法,预测精度较高、预测效果可靠,能够较好地反映裂缝的发育情况、更好地反映了目的层段裂缝的发育规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系统执行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具有与方法相同的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和数据处理设备能够通过机器实现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节省大量数据计算的时间,提高裂缝预测的效率。提高裂缝预测的效率。提高裂缝预测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裂缝预测方法、系统、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和数据处理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地层裂缝预测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方位各向异性因子的三维叠前裂缝预测方法、系统、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和数据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保存有石油和天然气的地层为含油气储层,通常多为具有一定孔隙度的地层,其中,含有大量裂缝或以裂缝为主的储层是裂缝型储层;裂缝在地壳中到处都有分布,它们是在漫长的地质构造运动等地质作用力的作用下形成的,裂缝型储层在地球上广泛发育。现在,裂缝型油气藏的油气产量占全世界油气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在国内,近几年来发现的裂缝油气藏越来越多,几乎每个大油区都有裂缝油气藏存在,裂缝油气藏勘探日益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战略接替勘探领域。
[0003]地球物理地震技术是油气勘探的关键技术,通过对含有噪声、不完备性的地球物理数据反演解析,最终对地质目标进行定性或定量描述,主要内容包括:地质构造成像、岩性及物性参数识别以及储层中流体类型预测。围绕这三个目标,国外地球物理理论与技术发展迅速,在油气勘探开发中取得了显著成效,而国内物探超前储备技术研究相对薄弱。油气勘探的重大突破依赖于地球物理技术的进步,地震前缘技术开发具有重要价值。
[0004]常见的裂隙检测的地震方法,包括:横波、转换波及多分量检测裂缝检测,多方位VSP(垂直地震剖面)检测裂缝和纵波分析检测裂缝;其中:第一类方法具有横波信噪比低、频率低,多波采集和处理成本太高,转换波的处理比较麻烦等问题;多方位VSP(垂直地震剖面)检测裂缝的方法采集、处理麻烦、成本高,作用范围有限;利用纵波数据预测裂缝总是要比用横波数据预测裂缝经济的多;数据比较容易得到;可以利用已有的数据进行可行性研究,是现有裂缝预测中通常采用的方法。
[0005]利用叠后纵波资料预测裂缝的方法日臻完善,但是普遍存在着信息量少、人为影响因素多、定性分析难和预测精度低等问题,导致预测可靠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方位各向异性因子的三维叠前裂缝预测方法、系统、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和数据处理设备。预测精度较高、预测效果可靠。
[0007]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裂缝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获取目的层段各个方位角道集数据;
[0009]根据所述的各个方位角道集数据计算每个方位的方位各向异性因子的值;
[0010]根据每个方位的方位各向异性因子的值对所述目的层段进行裂缝预测,获取预测结果。
[0011]进一步地,还包括对所述预测结果进行校验的步骤:
[0012]将所述预测结果与地质发育规律进行比较;
[0013]根据比较的结果判断所述预测结果是否有悖于所述地质发育规律;
[0014]当判断所述预测结果有悖于所述地质发育规律时,对所述的各个方位角道集数据进行参数调整。
[0015]进一步地,所述的获取目的层段各个分方位的角道集数据包括步骤:
[0016]获取整个工区每个方位上的CRP道集数据;
[0017]对CRP道集数据进行数据处理,以获取所述整个工区每个方位上的角道集数据;
[0018]对所述整个工区每个方位上的角道集数据进行截短处理。
[0019]进一步地,所述的对CRP道集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包括步骤:
[0020]去除低频噪声处理;
[0021]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处理。
[0022]进一步地,所述方位各向异性因子的计算公式为:
[0023][0024]其中,为方位角;ε
x
为平行于裂缝面的ε汤姆森参数;ε
y
为垂直于裂缝面的ε汤姆森参数;δ
x
为平行于裂缝面的δ汤姆森参数;δ
y
为垂直于裂缝面的δ汤姆森参数,Δ表示物理量之间的差。
[0025]进一步地,所述的根据每个方位的方位各向异性因子的值对所述目的层段进行裂缝预测的步骤为:
[0026]将每个方位的方位各向异性因子的值进行大小比较排序;
[0027]获得最大方位各向异性因子的值和最小方位各向异性因子的值;
[0028]根据所述最大方位各向异性因子的值获取裂缝强度信息,根据所述最小方位各向异性因子的值获取裂缝发育方向信息。
[0029]进一步地,所述角道集数据包括入射角、方位角和覆盖次数。
[003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裂缝预测系统,包括:
[0031]数据统计模块,用于获取目的层段各个方位角道集数据;
[0032]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的各个方位角道集数据计算每个方位的方位各向异性因子的值;
[0033]预测模块,用于根据每个方位的方位各向异性因子的值对所述目的层段进行裂缝预测,获取预测结果。
[0034]进一步地,所述数据统计模块包括:
[0035]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整个工区每个方位上的CRP道集数据;
[0036]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CRP道集数据进行数据处理,以获取所述整个工区每个方位上的角道集数据;
[0037]截短单元,用于对所述的整个工区每个方位上的角道集数据进行截短处理,以获取目标层段各个分方位的角道集数据。
[0038]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包括:
[0039]去低频噪声处理子单元,用于去除所述CRP道集数据中的低频噪声以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
[0040]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处理子单元,用于对所述CRP道集数据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处理以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
[0041]进一步地,所述预测模块包括:
[0042]排序单元,用于将每个方位的方位各向异性因子的值进行大小比较排序;
[0043]分析单元,用于获得最大方位各向异性因子的值和最小方位各向异性因子的值,并根据所述最大方位各向异性因子的值获取裂缝强度信息,根据所述最小方位各向异性因子的值获取裂缝发育方向信息。
[0044]进一步地,还包括校验模块,用于根据地质发育规律对所述预测结果进行校验,并且当所述预测结果有悖于所述地质发育规律时对所述的各个方位角道集数据进行参数调整。
[0045]进一步地,所述校验模块包括:
[0046]比较单元,用于将预测结果和地质发育规律进行比较;
[0047]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比较单元比较的结果判断预测结果是否有悖于地质发育规律;
[0048]参数调整单元,用于在当判断出预测结果有悖于地质发育规律时,对所述的各个方位角道集数据进行参数调整。
[004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机器可执行指令,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在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裂缝预测方法。
[005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设备,包括处理器和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机器可执行指令,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在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裂缝预测方法。
[0051]本专利技术的基于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裂缝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目的层段各个方位角道集数据;根据所述的各个方位角道集数据计算每个方位的方位各向异性因子的值;根据每个方位的方位各向异性因子的值对所述目的层段进行裂缝预测,获取预测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裂缝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所述预测结果进行校验的步骤:将所述预测结果与地质发育规律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的结果判断所述预测结果是否有悖于所述地质发育规律;当判断所述预测结果有悖于所述地质发育规律时,对所述的各个方位角道集数据进行参数调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裂缝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获取目的层段各个分方位的角道集数据包括步骤:获取整个工区每个方位上的CRP道集数据;对CRP道集数据进行数据处理,以获取所述整个工区每个方位上的角道集数据;对所述整个工区每个方位上的角道集数据进行截短处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裂缝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CRP道集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包括步骤:去除低频噪声处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处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裂缝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位各向异性因子的计算公式为:其中,为方位角;ε
x
为平行于裂缝面的ε汤姆森参数;ε
y
为垂直于裂缝面的ε汤姆森参数;δ
x
为平行于裂缝面的δ汤姆森参数;δ
y
为垂直于裂缝面的δ汤姆森参数,Δ表示物理量之间的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裂缝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根据每个方位的方位各向异性因子的值对所述目的层段进行裂缝预测的步骤为:将每个方位的方位各向异性因子的值进行大小比较排序;获得最大方位各向异性因子的值和最小方位各向异性因子的值;根据所述最大方位各向异性因子的值获取裂缝强度信息,根据所述最小方位各向异性因子的值获取裂缝发育方向信息。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裂缝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道集数据包括入射角、方位角和覆盖次数。8.一种裂缝预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统计模块,用于获取目的层段各个方位角道集数据;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的各个方位角道集数据计算每个方位的方位各向异性因子的值;
预测模块,用于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军迎张静李新豫杨荣军郭晓龙黄家强刘晓华郭振华夏钦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