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器用保持器、其制造方法和叶盘式过滤器元件技术

技术编号:3715551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16
提供一种能够发挥低压力损失、高强度、高耐压这样的效果的过滤器用保持器。该过滤器用保持器由以下部件构成:第一金属板材(10A、40A),其将具备规定的曲线形状或直线形状的流路形成部件以在同一平面上以规定的间隔平行且整体形状成为圆环板形状的方式排列而成;以及第二金属板材(10B、40B),其具备与第一金属板材相同的结构,该过滤器用保持器具备在相对于第一金属板材重叠了第二金属板材的状态下将构成各金属板材的各流路形成部件彼此的交叉部固定而成的结构,构成第一金属板材的各流路形成部件(15A、50A)与构成第二金属板材的各流路形成部件(15B、50B)在俯视观察时构成线对称形状。称形状。称形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过滤器用保持器、其制造方法和叶盘式过滤器元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过滤器用保持器、其制造方法和叶盘式过滤器元件。

技术介绍

[0002]液晶显示器等中使用的光学膜通过熔融挤出法制造。
[0003]在熔融挤出法中,通过挤出机将处于熔融状态的聚合物等热塑性树脂供给至过滤装置并去除杂质后,从口模挤出并成型为膜状。
[0004]在从挤出机挤出的熔融树脂中,有时会残留、混入未充分熔融的异物、燃烧而固化的燃烧异物和其他异物,因此需要通过过滤来去除杂质,作为这样的过滤装置,已知有叶盘式过滤器装置。
[0005]专利文献1的叶盘式过滤器装置具备圆环板形状的过滤器元件作为聚合物过滤用、粘性流体过滤用的过滤器。该过滤器元件具备:圆环板形状的保持器,其由用于支承滤材的金属网等构成;以及圆盘状滤材,其由隔着多孔支承板(例如冲孔金属)配置于保持器的两面的金属纤维的烧结体等构成。该过滤器元件利用中央的毂环层叠于在外周面上具有聚合物导入孔的聚合物排出管(中心柱)的周围而形成叶盘式过滤器装置。
[0006]过滤器元件密封在壳体内,熔融树脂在比较高的压力下被供给至壳体内。流入到层叠的过滤器元件之间的熔融树脂通过滤材而被过滤后,通过多孔支承板到达保持器部,在构成保持器的金属网的空隙内向内径方向流动而集中于层叠过滤器元件的中央部等,过滤流体从此处经由聚合物排出管被输送到规定的目的地。
[0007]在叶盘式过滤器元件内的压力损失较高的情况下,会导致通过内部的熔融树脂的流速的不均匀化和由此引起的滞留,因此降低压力损失是左右产品的品质的重要因素。
[0008]作为导致叶盘式过滤器元件的压力损失的主要原因的通过阻力,除了滤材的过滤阻力以外,通过了滤材的熔融树脂通过多孔支承板并在保持器内向内径方向流动而到达毂环为止的阻力也较大。特别是,在由金属网构成的保持器的情况下,流路成为非直线状的复杂且狭窄的路线,各个流路的阻力的偏差也较多,因此保持器内的压损的降低存在极限,且容易在保持器内产生滞留。
[0009]专利文献2公开了以下结构:作为具备金属网以外的结构的叶盘式过滤器用保持器,沿周向排列有多个通过化学蚀刻而形成的贯通孔的一对蚀刻处理圆板在使对应的各贯通孔的位置一致的状态下相互接合,并在一对蚀刻处理圆板之间形成有沿径向延伸的内部通路。
[0010]但是,由于由两片蚀刻处理圆板构成保持器,因此会产生部件个数增加和厚度增大这样的问题。另外,形成于两片蚀刻处理圆板之间的内部通路的厚度尺寸变窄,成为使通过阻力增大的原因。另外,位于贯通孔之间的基于半蚀刻的环状区域也会引起通过阻力增大、滞留时间的不均匀化导致的品质降低。
[0011]专利文献3公开了一种过滤器用支承板(保持器),其在圆板状平板部件上沿圆板状平板部件的径向呈同心状地配设多列切缝或长孔的环状列,将各切缝或长孔间部分在圆
板状平板部件的周向上错开位置并沿上下方向交替地进行弯曲加工,从而成型相对于板面实质上扭转90度并沿上下方向突出的立片部。但是,由于无法使位于最外周的立片部延伸至圆板状平板构件的外周缘,因此通过滤材的最外周部而进入的熔融树脂容易滞留于圆板状平板部件的最外周缘(板面部)。另外,由于在立片部之间残留有平板部件的板状部分,因此该部分成为对熔融树脂的流动的阻力。
[0012]专利文献4也公开了一种在作为由一片金属板构成的保持器的支承兼排水板上形成有沿径向延伸的槽的结构,但这些槽在支承兼排水板的最外周缘的跟前终止,因此会有通过了滤材的熔融树脂会积存于不存在该槽的部分这样的问题。另外,未形成槽的板状部成为对熔融树脂的流动的阻力。
[0013]这样的不良情况不限于光学膜、光学片,与用途、形状无关,是会在制造树脂成型品时产生的问题。
[0014][现有技术文献][0015]专利文献
[001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

185666号公报
[0017]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

279517号公报
[0018]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0

337415号公报
[0019]专利文献4:日本特公平6

9825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20]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21]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提供一种能够发挥低压力损失、高强度、高耐压这样的效果的过滤器用保持器、其制造方法和叶盘式过滤器元件。
[0022]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23]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过滤器用保持器,其由以下部件构成:第一金属板材,其将俯视观察时具备规定的曲线形状或直线形状的多根流路形成部件以在同一平面上以规定的间隔平行且整体形状成为圆环板形状的方式排列而成;以及第二金属板材,其具备与上述第一金属板材相同的结构,上述过滤器用保持器具备在相对于上述第一金属板材的一面重叠了上述第二金属板材的一面的状态下将构成各金属板材的各流路形成部件彼此的交叉部固定而成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构成上述第一金属板材的上述各流路形成部件与构成上述第二金属板材的上述各流路形成部件在俯视观察时构成线对称形状。
[0024]专利技术效果
[0025]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发挥低压力损失、高强度、高耐压这样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6]图1(a)和(b)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过滤器用保持器的整体结构的平面图和主视图。
[0027]图2(a)和(b)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过滤器用保持器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照片)和主要部分放大平面图(照片)。
[0028]图3是示出形成于过滤器用保持器的主要流路的说明图。
[0029]图4是形成了金属板材10A的金属材料80A的平面图。
[0030]图5是形成了金属板材10B的金属材料80B的背面图。
[0031]图6是示出在金属板材10A与金属板材10B叠合的状态下将金属材料80A与金属材料80B临时固定的状态的平面图。
[0032]图7是示出切除处于图6的状态的保持器的不需要部分的工序的平面图。
[0033]图8(a)和(b)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过滤器用保持器的结构的平面图和主视图。
[0034]图9(a)和(b)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过滤器用保持器的结构的立体图(照片)和主要部分平面图(照片)。
[0035]图10是示出形成于保持器内的主要流路的说明图。
[0036]图11是形成了金属板材40A的金属材料85A的平面图。
[0037]图12是形成了金属板材40B的金属材料85B的平面图。
[0038]图13是示出在金属板材40A与金属板材40B叠合的状态下将金属材料85A与金属材料85B临时固定的状态的平面图。
[0039]图14是示出切除处于图13的状态的保持器的不需要部分的工序的平面图。
[0040]图15(a)和(b)是使用本专利技术的保持器1、30的叶盘式过滤器元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过滤器用保持器,其由以下部件构成:第一金属板材,其将俯视观察时具备规定的曲线形状或直线形状的多根流路形成部件以在同一平面上以规定的间隔平行且整体形状成为圆环板形状的方式排列而成;以及第二金属板材,其具备与所述第一金属板材相同的结构,所述过滤器用保持器具备在相对于所述第一金属板材的一面重叠了所述第二金属板材的一面的状态下将构成各金属板材的各流路形成部件彼此的交叉部固定而成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第一金属板材的所述各流路形成部件与构成所述第二金属板材的所述各流路形成部件在俯视观察时构成线对称形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用保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俯视观察时具备规定的曲线形状的流路形成部件以形成漩涡形状的方式平行地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过滤器用保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路形成部件的表面和背面为平坦面。4.一种过滤器用保持器的制造方法,其为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滤器用保持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以下步骤:准备两片平板状的金属材料;在所述各金属材料上分别平行地贯通形成多条规定形状的狭缝,从而在所述各金属材料的面积(板面)内分别形成所述第一金属板材和第二金属板材;以相对于一方的所述金属板材的一面使另一方的金属板材的一面以规定的位置关系对齐的方式将一方的所述金属材料重叠并临时固定在另一方的所述金属材料上;将构成所述两片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野敏明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滤机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