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梯度凝胶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5537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梯度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第一流道送出第一液体,通过第二流道送出第二液体,通过第三流道送出第三液体,第一液体、第二液体以及第三液体在混合腔内混合后通过加液器送入分装容器;所述第一液体以及第二液体满足:L1+L2=K,其中,L1为第一液体的瞬时流量,L2为第二液体的瞬时流量;K为恒定值或者变化值。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可实现快速、高效、灵活、批量、连续制备指定数量的梯度凝胶。凝胶。凝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梯度凝胶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特别涉及一种梯度凝胶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梯度混合器是一种使溶液的组份按设定的方式逐步变化的装置,可用来控制溶液中某个组份的溶度变化或酸度变化。在离子交换层析柱分离生物大分子时,常需要连续pH梯度或连续离子强度梯度的洗脱液;超速离心制备分离某样品时,也常需要制造连续密度梯度等等。现有的梯度混合仪通过对浓缩和稀释两种凝胶溶液的瞬时流量的分别精细控制来得到浓度梯度变化的凝胶;由两个蠕动泵分别变速向容器中注入凝胶溶液,一泵注入浓缩溶液,瞬时流量从大到小,另一泵注入稀释溶液,瞬时流量从小到大,两泵流出的溶液经过管路内预先充分混合之后,注入到指定容器中;控制两泵的同一时刻的瞬时流量之和,就可以调节线性梯度曲线的斜率,一定时间内注入容器的溶液总体积等于两泵瞬时流量对时间的积分之和。
[0003]现有的梯度混合仪需要手动操作加液针头,在加液过程中随液面上升而抬升,避免稀溶液被注射到浓溶液的下方,导致对流,破坏梯度胶层结稳定。连续制胶时,管路中残留预混合的液体是浓度较低的稀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梯度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通过第一流道(101)送出第一液体,通过第二流道(102)送出第二液体,通过第三流道(103)送出第三液体,第一液体、第二液体以及第三液体在混合腔(104)内混合后通过加液器(105)送入分装容器;所述第一液体以及第二液体满足:L1+L2=K,其中,L1为第一液体的瞬时流量,L2为第二液体的瞬时流量;K为恒定值或者变化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度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体为浓凝胶溶液,所述第二液体为稀凝胶溶液,所述第三液体为促凝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梯度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体的瞬时流量L1在时间T内逐渐变小,所述第二液体的瞬时流量L2在时间T内逐渐变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度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液体的瞬时流量L3为恒定值或者变化值。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度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101)的进液口与第一控制机构(20)连通,所述第一控制机构(20)用于控制送入所述第一流道(101)内的第一液体的瞬时流量L1;和/或,所述第二流道(102)的进液口与第二控制机构(30)连通,所述第二控制机构(30)用于控制送入所述第二流道(102)内的第二液体的瞬时流量L2;和/或,所述第三流道(103)的进液口与第三控制机构(40)连通,所述第三控制机构(40)用于控制送入所述第三流道(103)内的第三液体的瞬时流量L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度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液器(105)与第四控制机构(50)固定,所述第四控制机构(50)用于控制所述加液器(105)在第一方向(Y)...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宣凡蔡明光孙玉童李宁李慧鹏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中科通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