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控磁场驱动的磁性荧光凝胶粒子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磁性荧光凝胶粒子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控磁场驱动的磁性荧光凝胶粒子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水凝胶微粒由于其优异的多孔结构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已被应用于生物医学工程,包括蛋白质包埋、药物释放、细胞培养、荧光示踪剂等。传统的凝胶微球制备方法主要有乳液技术,光刻,电流体动力,机械破碎等方法。这些方法在满足凝胶微球的尺寸和形貌控制方面还有不足,制备粒径单分散均匀性凝胶微球或颗粒等方面还有待提高。
[0003]近年来,液滴微流控技术已成熟应用于液滴基材料合成。基于不同流道结构的微流控芯片的液滴生成方法制备了微粒子和微球,该方法在微粒子和微球的尺寸可控性方面具有独特的显著优势。与传统的微球制备方法相比,微流控芯片具有制备工艺简单、可控性好、微球单分散性好、微球收率高、材料毒性低、环保等优点。液滴微流控为制备各种形貌可控的凝胶微球或微粒提供了新的方案,水凝胶微球和颗粒的制备通常包括液滴生成和液滴交联两个过程。通过控制液滴产生的过程,可以控制水凝胶微球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磁场驱动的磁性荧光凝胶粒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1. 配置连续相溶液、分散相溶液、层流相溶液,并将配置好的溶液分别装入连续相溶液储液瓶、分散相溶液储液瓶、层流相溶液储液瓶;A2. 将连续相溶液储液瓶、分散相溶液储液瓶、层流相溶液储液瓶分别与氮气压力注射泵进行连接,调节各入口的输入压力,使用微流控芯片制备初级的磁性荧光凝胶微球或微粒;A3. 将初级的磁性荧光凝胶微球或微粒在室温下放置6小时以上,获得磁性荧光凝胶微球或微粒。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磁场驱动的磁性荧光凝胶粒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1中配置各溶液过程的具体操作为:首先取一定量的电子氟化油,加入电子氟化油质量2%的Pico
‑
Surf
TIM
2摇匀,获得连续相溶液备用;将荧光试剂异硫氰酸荧光素葡聚糖、丙烯酰胺、N,N
‑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过硫酸铵等固体试剂按比例称量好混入水基磁流体,并放入磁力搅拌锅,使用磁力搅拌子搅拌30min,使固体试剂充分溶解,然后获得分散相溶液备用;再取一定量的电子氟化油,加入电子氟化油质量0.5%的Pico
‑
Surf
TIM
2和1%的交联剂四甲基乙二胺,然后获得层流相溶液备用;其中,分散相溶液包含1mg/ml的荧光试剂异硫氰酸荧光素葡聚糖,质量分数50%丙烯酰胺,1% N,N
‑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1% 过硫酸铵的水基磁流体。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磁场驱动的磁性荧光凝胶粒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1中配置各溶液过程的具体操作为:首先取一定量的十六烷,加入十六烷质量3%的Span 80摇匀,获得连续相溶液备用;在水基磁流体加入其质量分数1.1%的海藻酸钠和1mg/ml的荧光试剂异硫氰酸荧光素葡聚糖混匀,并放入磁力搅拌锅,使用磁力搅拌子搅拌20min,使固体试剂充分溶解,然后获得分散相溶液备用;在去离子水中加入其质量分数2%氯化钙和1%聚醚,放入磁力搅拌锅,使用磁力搅拌子搅拌20min,使固体试剂充分溶解,然后获得层流相溶液备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磁场驱动的磁性荧光凝胶粒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芯片包括玻璃基底(2)和位于其表面的可控磁场产生装置,所述可控磁场产生装置由导电线圈(13)和磁芯(12)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少搏,韦学勇,叶国永,刘旭玲,王通,曹娜,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轻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