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缆接线转接装置及其转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线缆转接装置
,具体为一种线缆接线转接装置及其转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线缆是光缆、电缆等物品的统称。线缆的用途有很多,主要用于控制安装、连接设备、输送电力等多重作用,是日常生活中常见而不可缺少的一种东西,线缆在接线的过程中需要借助转接装置进行辅助转接处理,转接装置是一个接口转换器,它可以是一个独立的硬件接口设备,允许硬件或电子接口与其它硬件或电子接口相连,也可以是信息接口。
[0003]例如公告号为:CN108736182B(名为一种线缆转接装置),包括结构对称设置的两个连接座,两个连接座可拆卸密封连接形成转接盒,每个连接座均包括一端为开口的壳体,壳体内壁上固定有设置槽,设置槽的开口与壳体的开口在同一侧,设置槽内设置有通过多个伸缩抵杆相抵的导电块,壳体和设置槽上均开有线缆穿入孔,线缆依次穿过两线缆穿入孔后与导电块电连接;且设置槽内设置有对线缆夹紧固定的夹持机构,壳体内设置有防止线缆后退而使线缆与导电块脱离连接的止退机构。
[0004]上述线缆转接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仅仅只能对线缆进行夹持固定,但转接装置无法根据线缆的所在位置进行适应式的转向调节,导致线缆为了转接需要进行弯折和扭曲,造成线缆损坏的问题,为此,我们提供一种线缆接线转接装置及其转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缆接线转接装置及其转接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线缆转接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仅仅只能对线缆进行夹持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接线转接装置,包括第一线缆接头(1)和第二线缆接头(2),第一线缆接头(1)和第二线缆接头(2)的前端面上均设置有四个转接插口(3),转接插口(3)分别与第一线缆接头(1)和第二线缆接头(2)一体成型设置,第一线缆接头(1)和第二线缆接头(2)的后端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电路板块(4)和第三电路板块(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电路板块(5),其设置在所述第一电路板块(4)与第三电路板块(6)之间的位置上,且第一电路板块(4)的两侧外壁上均设置有连接耳板(7),连接耳板(7)与第一电路板块(4)一体成型设置,第二电路板块(5)的两侧外壁上均设置有连接轴(19),连接轴(19)的一端设置有限位转盘(8),限位转盘(8)与连接轴(19)一体成型设置;连接盘座(12),其设置在所述第三电路板块(6)的上端位置上,连接盘座(12)与第三电路板块(6)一体成型设置,且第二电路板块(5)的上端设置有延伸接轴(25),延伸接轴(25)与第二电路板块(5)一体成型设置,延伸接轴(25)的外部安装有套接环板(13),套接环板(13)的内部设置有套接圆槽(24),套接环板(13)通过套接圆槽(24)与延伸接轴(25)套接活动连接;内容槽(9),其设置在所述第一电路板块(4)、第二电路板块(5)和第三电路板块(6)的端面位置上,内容槽(9)均与第一电路板块(4)、第二电路板块(5)和第三电路板块(6)一体成型设置,相邻两个内容槽(9)之间设置有第一铜导体(10)和第二铜导体(11),第一铜导体(10)和第二铜导体(11)的一端均设置有端头铜环(16),相邻两个端头铜环(16)接触连接;穿轴孔(20)和调位螺孔(21),其设置在所述连接耳板(7)的内部,调位螺孔(21)设置有九个,九个调位螺孔(21)和穿轴孔(20)均与连接耳板(7)一体成型设置,连接轴(19)通过穿轴孔(20)与连接耳板(7)延伸穿接,限位转盘(8)的内部设置有定位螺孔(22),定位螺孔(22)的口径与调位螺孔(21)的口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缆接线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接环板(13)的顶部安装有限位压盘(14),所述延伸接轴(25)的顶部设置有组合插槽(26),组合插槽(26)与延伸接轴(25)一体成型设置,所述限位压盘(14)的底部设置有插接底杆(27)和磁铁内嵌板(28),插接底杆(27)和磁铁内嵌板(28)均与限位压盘(14)一体成型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缆接线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压盘(14)通过插接底杆(27)与组合插槽(26)对应连接,插接底杆(27)位于限位压盘(14)的底部中心位置上,限位压盘(14)通过磁铁内嵌板(28)与套接环板(13)吸附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线缆接线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盘座(12)和套接环板(13)之间设置有连接横杆(15),连接横杆(15)与连接盘座(12)和套接环板(13)一体成型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文静,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韵安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