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5431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1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其包括中框、第一盖体、第二盖体、电路板、第一充电线圈模组、第二充电线圈模组和磁铁环,其中,中框包括环壁和隔板,所述隔板自所述环壁内表面向内延伸,所述隔板将所述环壁围合的空间分割为第一收容空间和第二收容空间;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分别安装于所述环壁;电路板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并位于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隔板之间;第一充电线圈模组,连接于所述电路板并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第二充电线圈模组,连接于所述电路板,所述第二充电线圈模组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并位于所述隔板与所述第二盖体之间;磁铁环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本申请的无线充电装置结构紧凑,功能部件位置稳定可靠。靠。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充电
,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无线充电技术中,电子设备与无线充电器之间不需要通过电源线连接,只需将手机、手表、无线耳机等电子设备放置在无线充电器上即可为电子设备充电,方便用户使用,因此近年来应用无线充电技术为电子设备充电已经成为一种大趋势。
[0003]中国技术专利CN 215221841 U公开了一种双面无线充电器,通过在同一个充电器壳体内上下两面分别设置一个手机充电线圈和一个手表充电线圈,实现双面可充电的结构,满足一个充电器能给多个设备提供充电的功能。然而该结构是在壳体内部空间上下堆叠电路板、充电线圈、磁铁等元件,并且电路板起着纵向结构强度支撑的作用,线圈等元件可以通过胶材贴装到电路板,从而更好固定住线圈位置,然而充电器在充电的时候发热是必然的,发热会导致胶材老化变形,进而使得线圈发生位移,影响充电效率。在电路板一侧或两侧贴元件也会导致电路板散热不佳。因此,上述方案并没有考虑电路板上至少有一侧需要贴元器件所需的空间、结构和散热等问题,实用性不强。
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框,其包括环壁和隔板,所述隔板自所述环壁内表面向内延伸,所述隔板将所述环壁围合的空间分割为第一收容空间和第二收容空间;第一盖体,安装于所述环壁并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相接;第二盖体,安装于所述环壁并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相接;第一充电线圈模组,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第二充电线圈模组,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及磁铁环,其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并位于所述第二充电线圈模组的外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装置进一步包括内置电路板,所述内置电路板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所述第一充电线圈模组和所述第二充电线圈模组连接于所述内置电路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进一步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的电路板收容槽,所述内置电路板收容于所述电路板收容槽。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进一步包括第一线圈收容槽,所述第一充电线圈模组收容于所述第一线圈收容槽。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包括自所述隔板表面朝所述第一盖体延伸的第一竖壁,以所述第一竖壁为界形成所述第一线圈收容槽和所述电路板收容槽,所述电路板收容槽环绕于所述第一线圈收容槽,所述内置电路板包括开孔,所述第一竖壁穿过所述开孔。6.如权利要求2

5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凸筋,所述内置电路板包括与所述至少一凸筋配合的卡槽,所述凸筋自所述环壁或所述隔板向所述第一收容空间延伸。7.如权利要求2

5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所述隔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叙钟丽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英派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