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氢能运输时空特性的电
‑
氢能源系统协同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
,尤其涉及基于氢能运输时空特性的电
‑
氢能源系统协同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如今,通过构建以电、氢为能源载体的区域电
‑
氢能源系统(IntegratedElectricity
‑
hydrogen Energy System,IEHS)成为双碳背景下促进风光大规模就地消纳的有效途径,IEHS通常由多个氢能子系统(Hydrogen Energy Subsystem,HES)耦合而成。氢作为一种优质的二次能源,具有清洁零碳、可大规模长周期存储以及应用场景广泛等优势。考虑到氢能的可存储特性和高能量密度特性,可利用氢气长管拖车(Hydrogen Tube Trailer,HT)在各氢能子系统之间进行氢能运输,合理调配氢资源,为可再生能源提供更大消纳空间。
[0003]现有技术中,研究对象通常为电力系统与单个氢能系统构成的IEHS,但实际情况中,输氢网络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氢能运输时空特性的电
‑
氢能源系统协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构建基于运输时间的运输设备运输模型;以电
‑
氢能源系统的最低总运行成本为目标函数,计及电制氢储氢站就地电解制氢,建立包括所述运输设备的交通运输成本及多个氢能子系统交互的电
‑
氢能源系统协同优化模型;基于所述运输设备运输模型,对所述电
‑
氢能源系统协同优化模型进行求解,根据求解结果进行协同优化。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设备运输模型包括运输时间函数和运输约束条件,所述构建基于运输时间的运输设备运输模型,包括:根据所述运输设备的移动状态变量构建交通运输时空网络模型;基于所述交通运输时空网络模型,建立所述运输设备在不同的所述氢能子系统之间所述运输时间函数,以及建立运输过程中的运输约束条件,所述运输约束条件包括运输路径约束、运输时间约束、状态变量约束、运输节点约束以及单次氢气运输量约束。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
‑
氢能源系统协同优化模型包括所述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所述以电
‑
氢能源系统的最低总运行成本为目标函数,计及电制氢储氢站就地电解制氢,建立包括所述运输设备的交通运输成本及多个氢能子系统交互的电
‑
氢能源系统协同优化模型,包括:计及电制氢储氢站就地电解制氢,建立基于所述电
‑
氢能源系统的最低总运行成本的所述目标函数;minF=C
E
+C
H
+C
Tr
其中,F为所述电
‑
氢能源系统的总运行成本;C
E
和C
H
分别为电力系统和氢能子系统的运行成本;C
Tr
为所述运输设备的交通运输成本;建立所述电
‑
氢能源系统协同优化模型的所述约束条件。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基于所述电
‑
氢能源系统的最低总运行成本的所述目标函数,包括:根据火电机组的燃料成本、启停成本和弃风弃光惩罚成本建立所述电力系统的运行成本模型;根据每个所述氢能子系统中所述电制氢储氢站的运行成本和化石燃料制氢成本建立所述氢能子系统的运行成本模型,其中,所述电制氢储氢站的运行成本包括电解槽的运行成本和氢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函煜,李林溪,王丰,黎灿兵,窦迅,李沐遥,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