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量温度可控的壳管式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5387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流量温度可控的壳管式热交换器,包括:壳体、换热单元、电控阀门、温度传感器、控制单元。进液口位于壳体底端,出液口位于壳体顶端;换热单元可拆卸安装于壳体内;电控阀门安装于出液口上;温度传感器安装于壳体表面,温度传感器测温端伸入壳体内;控制单元安装于壳体表面,换热单元、电控阀门以及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单元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温度传感器对液体温度实时监测,通过电控阀门开度的调整,实现出液口排出的液体流量的调整。实现出液口排出的液体流量的调整。实现出液口排出的液体流量的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流量温度可控的壳管式热交换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热交换器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流量温度可控的壳管式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0002]壳管式热交换器又称列管式换热器,是以封闭在壳体中管束的壁面作为传热面的间壁式热交换器。壳管式热交换器以诸如管的形式沿一个方向延伸,并且形成为使得在内部进行加热水和高温气体之间的热交换。当由热源加热的气体和加热水在可进行热交换的边界的相对两侧流动时,加热水通过从气体接收热量而被加热。这种热交换结构简单、造价低、流通截面较宽、易于清洗水垢;但传热系数低、占地面积大;可用各种结构材料(主要是金属材料)制造,能在高温、高压下使用,是应用最广的类型。壳管式热交换器广泛用于化工厂领域,例如用作预热器或热水器,从放热转换部分的流出物中,回收热量来产生蒸汽;另外的应用包括氨反应器的启动加热器。
[0003]现有技术中,专利CN105518408 B公开了一种壳管式热交换器,通过设置铜制封隔件,防止铝质外管被水侵蚀,简化制造过程,可使冷却剂和水的泄漏可能性最小化。专利CN110914628 B公开了一种壳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量温度可控的壳管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进液口(11)位于所述壳体(1)底端,出液口(12)位于所述壳体(1)顶端;换热单元(2),所述换热单元(2)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壳体(1)内;电控阀门(13),所述电控阀门(13)安装于所述出液口(12)上;温度传感器(14),所述温度传感器(14)安装于所述壳体(1)表面,所述温度传感器(14)测温端伸入所述壳体(1)内;控制单元(15),所述控制单元(15)安装于所述壳体(1)表面,所述换热单元(2)、电控阀门(13)以及温度传感器(14)均与所述控制单元(15)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量温度可控的壳管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呈立式设置,所述壳体(1)底端安装有支撑脚(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量温度可控的壳管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表面预留有与所述换热单元(2)连接的冷媒进口(16)和冷媒出口(1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量温度可控的壳管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底端靠近进液口(11)位置呈收口式设置,所述壳体(1)底端通过配对法兰与壳身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量温度可控的壳管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单元(2)包括:螺旋盘管(21),所述螺旋盘管(21)位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冷媒进口(16)和冷媒出口(17)均与所述螺旋盘管(21)连接;上固定盘(22),所述上固定盘(22)安装于所述壳体(1)内顶部,所述螺旋盘管(21)连接于所述上固定盘(22)上;竖柱(23),四个所述竖柱(23)以所述螺旋盘管(21)为中心周向安装于所述上固定盘(22)上;上过滤盒(24),所述上过滤盒(24)位于所述螺旋盘管(21)远离上固定盘(22)端,所述上过滤盒(24)盒口端朝向靠近所述进液口(11)设置;安装座(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萌赵世博蔡飞丘万海刘昌武唐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邦固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