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电站用无发纹奥氏体不锈钢锻件制造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合金锻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核电站用无发纹奥氏体不锈钢锻件制造工艺。
技术介绍
[0002]F304L是一种奥氏体基本钢种,其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和耐热性,低温强度和机械性能优良。其碳含量较低,常用于需要焊接的场合。较低的碳含量使得在靠近焊缝的热影响区中所析出的碳化物减至最少,而碳化物的析出可能导致不锈钢在某些环境中产生晶间腐蚀。
[0003]随着工业技术进步不断加快和核电设计标准的不断提高,对锻件材料性能也提出更高要求。发纹主要是由材料中塑性非金属夹杂物在轧制或锻造过程中延展形成,一般肉眼难以发现,需要酸蚀显现。目前很多核电重要锻件都要求检测发纹,限制发纹数量或不允许出现发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核电站用无发纹奥氏体不锈钢锻件制造工艺,能够减少非金属夹杂物含量,有效减少发纹生成。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主要内容包括:一种核电站用无发纹奥氏体不锈钢锻件制造工艺,其不锈钢锻件,按照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电站用无发纹奥氏体不锈钢锻件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其不锈钢锻件,按照重量比,包括如下组分:0.10%≤C≤0.30%,1.70%≤Mn≤2.00%,P≤0.02%,S≤0.01%,0.3%≤Si≤0.6%,8.50%≤Ni≤13.00%,18.50%≤Cr≤20.00%,0.06%≤N≤0.10%,余量为Fe;其制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冶炼:采用电炉冶炼,然后进行炉外精炼加真空脱气;S2、下料:对电渣钢锭进行锯切下料,冒口部分切除10%,水口部分切除5%,然后根据锻件所需用料重量选择下料尺寸;S3、锻造:采用天然气加热炉对坯料进行加热,升温至1180℃
±
15℃,保温2至3.5小时,然后将坯料从天然气加热炉中取出来并运输至电液锤,对坯料进行镦粗、拔长和整形,镦粗过程锻造比不大于总锻造比的50%,拔长过程中,截面为正方,控制拔长比不超过2,终锻温度850℃以上;S4、固溶热处理:使用热处理电阻炉对锻件进行热处理,在1060℃
±
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金波,邹琪,袁超,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法兰锻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