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电网末端无功补偿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网末端设备
,具体是一种配电网末端无功补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家用电器的普及,低压用户以及住宅用户的用电量大幅增长,低压电网出现多处过负荷现象,与此同时功率因数也在进一步降低。导致线路末端电压远低于允许范围,洗衣机、空调器等非照明负荷难以正常工作,并对电器设备造成巨大危害,同时,由于新增电气负荷大量采用电动机、压缩机等旋转设备和电力电子装置,对无功功率需求很大,因而导致低压线路损耗显著增大,整个低压电网的功率因数很低,配电变压器低压侧的综合功率因数约在0.65
‑
0.70之间。
[0003]低压电网消耗的无功功率主要靠上级电网远距离输送,由于大量的无功功率在电网中流动,造成线损电压降增大,降低了电能质量,电网的经济效益和配电变压器的供电能力,此外,低压电网的用户面广而且量大,因此,在目前情况下,为低压电网加装适量的无功补偿电容器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补偿低压配电线路本身的无功损耗及广大用户用电设备的部分无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网末端无功补偿装置,包括壳体(1)和输入电源插头(6),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前侧为开口设置,所述壳体(1)的前侧设置有门板(7),所述门板(7)上横向贯穿固定安装有第一空气开关(3)、电流互感器(4)和无功补偿控制器(10),所述壳体(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散热窗(11),所述壳体(1)的内侧一侧对应其中一个散热窗(11)处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扇(12),所述壳体(1)顶部固定连接有天线(8),所述壳体(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电容器组(13)、第二空气开关(14)、电源模块(15)和物联网模块(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末端无功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顶部固定连接有拧手(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末端无功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板(7)的一侧设置有铰链(5),所述门板(7)的一侧通过铰链(5)与壳体(1)的一侧铰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末端无功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雨,刘云涛,郭涛,青言,余炜,李虹,杨晶,朱启龙,余云光,段兵,张志磊,张睿,李飚,黎慧明,杨露,王连,董昊,李锦,罗文,史金辉,顾恒,何德强,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红河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