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挡浆板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5269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公开一种自适应挡浆板及施工方法,涉及煤矿充填开采技术领域,能够解决现有煤矿充填开采中支巷的封堵问题。所述挡浆板包括主模板和辅模板;主模板包括支撑模板和密封模板;支撑模板和密封模板之间活动连接,并能够沿横向伸缩移动;辅模板包括中间模板和侧边模板;中间模板和侧边模板之间活动连接,并能够沿横向伸缩移动;辅模板活动设置于支撑模板的侧面上,并能够在支撑模板上沿纵向伸缩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案,适用于煤矿充填开采,能够有效实现煤矿充填开采中支巷的封堵;各部分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和调节。易于安装和调节。易于安装和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适应挡浆板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自适应挡浆板
,尤其涉及一种自适应挡浆板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煤矿充填开采技术能够解决“三下采煤”的难题,保护地表生态,成为解决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重要途经,该技术在煤炭开采行业的发展优势逐渐突出。
[0003]在巷式胶结充填采煤中,支巷封堵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封堵效果差将导致挡墙垮塌、跑浆、溃浆;在传统的方法中,常采用木板挡墙、钢板挡墙等,其构筑工艺复杂,严重影响施工效率,其存在以下问题:
[0004]第一、支巷边界不规则,封堵难度大;支巷回采后,其边界处于不规则形状,常用模板对边角的封堵效果较差,造成料浆从边角处溢出;
[0005]第二、支巷断面变化,模板共用性差;受煤层倾角影响,支巷断面时有变化,当断面减小时,需重新更换模板;当断面增大时,其补充的模板与原有模板的适应性差;
[0006]综上,现有技术使得支巷的封堵效果不理想,且严重影响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自适应挡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挡浆板,用于煤矿充填开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模板和辅模板;所述主模板包括支撑模板和密封模板;所述支撑模板和所述密封模板之间活动连接,并能够沿横向伸缩移动;所述支撑模板和所述密封模板之间在沿横向伸缩移动过程中始终保持存在重叠面;所述辅模板包括中间模板和侧边模板;所述中间模板和所述侧边模板之间活动连接,并能够沿横向伸缩移动;所述中间模板和所述侧边模板之间在沿横向伸缩移动过程中始终保持存在重叠面;所述辅模板活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模板的侧面上,并能够在所述支撑模板上沿纵向伸缩移动;所述辅模板和所述主模板之间在沿纵向伸缩移动过程中始终保持存在重叠面;两个所述密封模板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模板的侧面上,并且两个所述密封模板能够在所述支撑模板上沿横向伸缩移动;所述密封模板的外侧边上设有橡胶垫;所述侧边模板的外侧边和上侧边上设有橡胶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挡浆板,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边模板分别设置于所述中间模板的侧面上,并且两个所述侧边模板能够在所述中间模板上沿横向伸缩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挡浆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模板和所述密封模板分别为长方形结构,所述支撑模板的高度与所述密封模板的高度一致;所述密封模板的宽度比所述支撑模板宽度的1/3大100mm;所述中间模板和所述侧边模板分别为长方形结构,所述侧边模板的高度与所述中间模板的高度一致,所述侧边模板的宽度比所述中间模板宽度的1/3大100mm;所述中间模板的宽度与所述支撑模板的宽度一致;所述中间模板的高度比所述支撑模板高度的1/3大100mm;所述中间模板和所述侧边模板伸缩后的整体宽度能够与所述主模板的整体宽度一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挡浆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模板和所述密封模板之间的侧面为连接面,并且所述连接面为重叠面,在所述支撑模板和所述密封模板之间的连接面上沿横向设有第一伸缩驱动机构,所述第一伸缩驱动机构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支撑模板上,所述第一伸缩驱动机构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密封模板上,所述第一伸缩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支撑模板和所述密封模板之间伸缩移动;所述中间模板和所述侧边模板之间的侧面为连接面,并且所述连接面为重叠面,在所述中间模板和所述侧边模板之间的连接面上沿横向设有第二伸缩驱动机构,所述第二伸缩驱动机构的一端设置于所述中间模板上,所述第二伸缩驱动机构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侧边模板上,所述第二伸缩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中间模板和所述侧边模板之间伸缩移动;所述支撑模板和所述中间模板之间的侧面为连接面,并且所述连接面为重叠面,在所述支撑模板和所述中间模板之间的连接面上沿横向设有第三伸缩驱动机构,所述第三伸缩驱动机构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支撑模板上,所述第三伸缩驱动机构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中间模板上,所述第三伸缩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支撑模板和所述中间模板之间伸缩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亮徐斌杨仁树王树帅罗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