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拉全干式光电复合缆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5254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拉全干式光电复合缆,包括光单元、电力单元以及外护套;所述电力单元以所述光单元为中心螺旋绞合收纳于外护套中;所述电力单元为绝缘铜线;所述光单元为中心管式,其采用的导光元件为光纤带阵列;光纤带的余长大于所述光电复合缆在短暂允许拉力下的拉伸率;光纤带的余长是指:光纤带相对松套管的长度差与松套管的长度的百分比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光电复合缆,以电力单元作为主要的抗拉元件,使光纤带余长和光缆在短暂允许拉力下的光缆拉伸率,从而在较为简单的光电复合缆结构设计之下,使大芯数光纤带缆管单元有效避免拉应力作用,减小由于拉应力导致的传输损耗增加或者断纤。加或者断纤。加或者断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拉全干式光电复合缆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光缆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抗拉全干式光电复合缆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常用的中心机房或城市局域网用带缆,为满足5G基站或中心机房的建设需求,需要使用光信号和电力复合光缆。申请号为202020385854.7的一种抗压阻水光纤复合低压电缆,包括有层绞式光电复合缆芯和外护套,所述的层绞式光电复合缆芯包括有设置在中部的内置有光通信单元的松套管,在松套管的外周绞合包覆绝缘层的导线,在层绞式光电复合缆芯外包覆阻燃隔热层,阻燃隔热层外纵包防水层,防水层外包覆泡沫塑料抗压内护层,内护层外层包覆外护套。
[0003]这种复合低压电缆的缺点是:光纤容量小,施工效率低,套管内填充纤膏不易清洁,不环保,采用色环光纤区分,光纤不易区分,不方便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拉全干式光电复合缆及其制造方法,其将绝缘铜线作为加强件使用,内部优选使用芳纶带增强,并且使光单元内光纤带余长与绝缘铜线制作的电力单元的余长配合,保证在受到拉力作用时,电力单元承受拉力而避免对拉力对光纤产生影响,从而保证复合缆的抗拉性能,并满足大容量光通信需求,从而同时也能够满足中心机房或基站电力传输需求,因光缆采用全干式光纤带结构,施工效率高,清洁环保,光缆通信容量大,光缆拉力性能和抗压性能好。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抗拉全干式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单元、电力单元以及外护套;
[0006]多根所述电力单元以所述光单元为中心螺旋绞合收纳于外护套中;
[0007]所述电力单元为绝缘铜线;
[0008]所述光单元为中心管式,其包括松套管及松套管内的、由多根光纤带形成的光纤带阵列;
[0009]光纤带的余长大于所述光电复合缆在短暂允许拉力下的拉伸率;
[0010]光纤带的余长是指:光纤带相对松套管的长度差与松套管的长度的百分比率。
[0011]优选地,电力单元的绞合节距优选在800mm

1000mm。
[0012]优选地,所述光单元还包括第一阻水带以及松套管;
[0013]所述第一阻水带纵包所述光纤带阵列,收纳于所述松套管中,所述松套管为PP材质,所述光纤带的余长控制在+0.2%~+0.3%;
[0014]所述松套管采用真空定径工艺来使外圆满足设定圆整度要求。
[0015]优选地,光纤带的螺旋节距处于500mm

700mm之间。
[0016]优选地,还包括第一阻水纱、芳纶纱、阻燃护套和第二阻水纱;
[0017]所述第一阻水纱放置在所述松套管的外侧,所述芳纶纱绕包所述松套管和所述第
一阻水纱,所述阻燃护套包裹所述芳纶纱,所述第二阻水纱放置在所述阻燃护套的外侧;
[0018]所述阻燃护套的厚度为1.2mm~1.5mm。
[0019]优选地,所述第一阻水纱有两根并且它们分别直放和绕放在所述松套管的外侧;所述第二阻水纱有两根并且它们分别直放和绕放在所述阻燃护套的外侧。
[0020]优选地,还包括第二阻水带和开缆绳;
[0021]所述第二阻水带包裹所述绝缘铜线,所述第二阻水带的外侧放置所述开缆绳,所述外护套包裹所述第二阻水带和所述开缆绳。
[0022]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所述的一种抗拉全干式光电复合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23]1)光纤着色:在自然色光纤表面涂覆一层油墨,以通过油墨颜色对光纤进行区分;
[0024]2)生产光纤带:将光纤按照色谱顺序排列后,在光纤外面包覆一层树脂,并通过固化炉固化,使散的光纤形成光纤带;
[0025]3)全干松套管生产:将光纤带从放线架上按照设定张力放出,在光纤带外面包裹一层柔性的第一阻水带,再在第一阻水带外面挤塑一层PP材料形成松套管,通过真空定径保证松套管的外径和圆整度,并通过控制光纤带的放线张力、松套管的辅助牵引张力和收线张力,使松套管内的光纤带的余长在设定范围内;
[0026]4)阻燃护套的生产:在松套管外先依次直放和绕入一根第一阻水纱,再绕放芳纶,然后再在芳纶纱外挤塑一层阻燃料形成阻燃护套;
[0027]5)铠装绝缘铜线:在阻燃护套上分别绕放和直放一根阻水纱,再螺旋铠装绝缘铜线;
[0028]6)光缆外护套:在绝缘铜线外再绕包一层第二阻水带,然后在第二阻水带外挤塑一层HDPE或MDPE材料形成外护套。
[0029]优选地,所述光纤带的余长控制在+0.2%~+0.3%,所述光纤带的放线张力为1.3N

1.8N、松套管的辅助牵引张力为100N

150N,收线张力为25N

30N。
[0030]优选地,所述绝缘铜线的节距为800mm

1000mm。
[0031]总体而言,通过本专利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003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光电复合缆,以电力单元作为主要的抗拉元件,使光纤带余长和光缆在短暂允许拉力下的光缆拉伸率,从而在较为简单的光电复合缆结构设计之下,使大芯数光纤带缆管单元有效避免拉应力作用,减小由于拉应力导致的传输损耗增加或者断纤。整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光电复合缆具有结构简单、光纤芯数大、同时抗拉性能良好的优势。
[0033]优选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抗拉全干式光电复合缆及其制造方法,该全干式光电复合缆结构方面的区别于现有技术的优点是:采用光纤带结构设计,光纤容量大,密度高,光缆芯数最大可以做到432芯。
[0034]优选方案,采用全干设计,未添加阻水油膏,清洁环保;使用光纤带结构,施工效率高;缆内部采用芳纶带和阻燃料,既增加了松套管的抗拉性能,又有阻燃性能,安全可靠。
[003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全干式光电复合缆的制造方法,松套管采用PP材料的套管设计,能有效提高光纤带余长,提高光电复合缆的抗拉性能,套管弯曲性能比PBT优良,非常方便盘
留和施工,缆外面螺旋绞绝缘铜线,光缆有很好的抗拉性能。该制造方法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36]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全干式光电复合缆的结构示意图;
[0037]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来表示相同的元件或结构,其中:1

光纤、2

光纤带、3

柔性阻水带、4

聚丙烯松套管、5

芳纶纱、6

阻燃护套、7

绝缘铜线、8

开缆绳、9

外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拉全干式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单元、电力单元以及外护套;多根所述电力单元以所述光单元为中心螺旋绞合收纳于外护套中;所述电力单元为绝缘铜线;所述光单元为中心管式,其包括松套管及松套管内的、由多根光纤带形成的光纤带阵列;光纤带的余长大于所述光电复合缆在短暂允许拉力下的拉伸率;光纤带的余长是指:光纤带相对松套管的长度差与松套管的长度的百分比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拉全干式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电力单元的绞合节距优选在800mm

100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拉全干式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单元还包括第一阻水带以及松套管;所述第一阻水带纵包所述光纤带阵列,收纳于所述松套管中,所述松套管为PP材质,所述光纤带的余长控制在+0.2%~+0.3%;所述松套管采用真空定径工艺来使外圆满足设定圆整度要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拉全干式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光纤带的螺旋节距处于500mm

700mm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拉全干式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阻水纱、芳纶纱、阻燃护套和第二阻水纱;所述第一阻水纱放置在所述松套管的外侧,所述芳纶纱绕包所述松套管和所述第一阻水纱,所述阻燃护套包裹所述芳纶纱,所述第二阻水纱放置在所述阻燃护套的外侧;所述阻燃护套的厚度为1.2mm~1.5mm。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抗拉全干式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水纱有两根并且它们分别直放和绕放在所述松套管的外侧;所述第二阻水纱有两根并且它们分别直放和绕放在所述阻燃护套的外侧。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抗拉全干式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学山李国巍汪方伟陈超杜鑫彦张宝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联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