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节电装置,具体为一种教室照明节电控制器。技术背景目前条件较好的学校,教室内的灯光亮度和自然采光效果都不错。 但是,由于人们的节约意识较淡薄,在白天自然光很强的情况下,教 室内的"长明灯"仍到处可见,这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教室照明节电控制器,该节电控 制器可以在白天光线达到一定照度时,自动关闭照明灯。本技术提供的教室照明节电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光敏二极管的负向端接12V电源的正极,光敏二极管的正向端依 次通过可调电阻、第一电阻接12V电源的负极;可调电阻的引出分电压接入时基电路的信号输入端,时基电路的电源端和接地端分别对应接到12V电源的正、负极,时基电路的信号 输出端通过第二电阻接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三电阻接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第二三极管的射极和第一三极管的射极分别对应接到12V电源的正、负极;第四电阻的一端依次通过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继电器线圈接12V电源的负极,第四电阻的另一端接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继电器触点与第一开关并联连接;发光二极管的正向端通过第五电阻接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发光 二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教室照明节电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光敏二极管(D1)的负向端接12V电源的正极,光敏二极管(D1)的正向端依次通过可调电阻(R1)、第一电阻(R2)接12V电源的负极;可调电阻(R1)的引出分电压接入时基电路(IC1)的信 号输入端(a),时基电路(IC1)的电源端(d)和接地端(b)分别对应接到12V电源的正、负极,时基电路(IC1)的信号输出端(c)通过第二电阻(R3)接第一三极管(V1)的基极;第一三极管(V1)的集电极通过第三电阻(R4)接第二 三极管(V2)的基极,第二三极管(V2)的射极和第一三极管(V1)的射极分别 ...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