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的双栖飞行器及采样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
,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的双栖飞行器及采样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微电子集成电路的发展推动了机器人行业不断进步,包含以肢节式、轮式为代表的陆地机器人,以旋翼、扑翼为代表的空中机器人,以机械鳍、螺旋桨为代表的水下机器人,种类繁多的机器人为不同行业带来生产和生活的便利。随着任务复杂程度增加,单一模式的机器人很难满足使用需求,如辐射区采样、敏感地区拍摄采集等,为此越来越多的两栖机器人逐渐被研发和制造,目前陆空两用机器人相关产品和专利多为四旋翼与轮子或履带组合,该类型陆空两栖机器人重量大、不方便组装,便携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的双栖飞行器及采样设备,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4]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便携式的双栖飞行器包括飞行器本体,所述飞行器本体包括共轴驱动组件、中心安装结构、主安装座、多个桨叶和多个行走组件,所述桨叶与所述共轴驱动组件铰接,在所述共轴驱动组件停机的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的双栖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栖飞行器包括飞行器本体,所述飞行器本体包括共轴驱动组件(1100);多个桨叶(1200),所述桨叶(1200)与所述共轴驱动组件(1100)铰接,在所述共轴驱动组件(1100)停机的情况下,所述桨叶(1200)能够向下转动;多个行走组件,所述行走组件包括第一舵机(2100)和行走部件(2200),所述行走部件(2200)与所述第一舵机(2100)连接,在所述第一舵机(2100)停机的情况下,所述行走部件(2200)能够摆动,以使相邻两个所述行走部件(2200)靠近;中心安装结构(2300),各所述第一舵机(2100)分别与所述中心安装结构(2300)连接,各所述行走部件(2200)在所述中心安装结构(2300)的外周间隔分布;主安装座(1300),所述主安装座(1300)与所述共轴驱动组件(1100)的底部连接,所述行走部件(2200)与所述主安装座(1300)可活动地连接;其中,所述主安装座(1300)设置有环形导向结构,所述环形导向结构环绕所述主安装座(1300)的竖直轴线设置,所述主安装座(1300)的侧壁设置有凹陷的第一避让区(1301),所述行走部件(2200)设置有导向连接结构和伸出结构(2202),所述伸出结构(2202)伸入所述第一避让区(1301),所述导向连接结构与环形导向结构插接且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的双栖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安装座(1300)包括第一连接器(1302)和第二连接器(1303),所述第一连接器(1302)与所述共轴驱动组件(1100)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器(1303)与所述第一连接器(130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器(1302)的外周侧壁设置有所述第一避让区(130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的双栖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器(1303)设置有环形限位结构(1304),所述环形限位结构(1304)凸出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器(1303)的上侧面,所述环形限位结构...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