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冷式换热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5198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冷式换热组件。所述液冷式换热组件包括:换热件、换热基座与基板,所述换热件用于将液体介质降温,所述换热基座包括导流件、进液端、出液端与过液腔,所述过液腔与所述进液端及所述出液端连通,所述换热件与所述换热基座安装配合,所述换热件与所述导流件将所述过液腔分隔为多个用于液体介质依次流过的流道,所述基板用于密封所述过液腔。相较于传统的过液方式(液体介质直接进入过液腔与换热片接触后便流出),上述通过划分多个流道,增大了液体介质在过液腔的过流长度,从而增大了液体介质与换热件的接触面积,使液体介质与换热件的接触更加充分,达到迅速将液体介质降温,保证了对液体介质制冷的效果。保证了对液体介质制冷的效果。保证了对液体介质制冷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冷式换热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散热
,特别是涉及一种液冷式换热组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散热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液冷式散热装置。在传统的液冷式装置对液体介质进行制冷的过程中,由于传统装置流道结构过于简单,导致液体介质在流道内的流动过于快速,与换热件的接触不充分,液体介质得不到充分制冷。因此,传统方式对液体介质的制冷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方式对液体介质的制冷效果不佳的问题,提供一种液冷式换热组件。
[0004]一种液冷式换热组件,包括:
[0005]换热件,所述换热件用于将液体介质降温;
[0006]换热基座,所述换热基座包括导流件、进液端与出液端,所述换热基座内设有过液腔,所述过液腔与所述进液端及所述出液端连通,所述换热件与所述换热基座安装配合,所述换热件装设于所述过液腔内,所述换热件与所述导流件配合将所述过液腔分隔为多个用于液体介质依次流过的流道;
[0007]基板,所述基板用于密封所述过液腔。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冷式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式换热组件包括:换热件,所述换热件用于将液体介质降温;换热基座,所述换热基座包括导流件、进液端与出液端,所述换热基座内设有过液腔,所述过液腔与所述进液端及所述出液端连通,所述换热件与所述换热基座安装配合,所述换热件装设于所述过液腔内,所述换热件与所述导流件配合将所述过液腔分隔为多个用于液体介质依次流过的流道;基板,所述基板用于密封所述过液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式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件包括换热壁面与换热顶面,所述换热顶面与所述换热壁面连接形成多个换热部,所述换热部与所述导流件配合形成多个用于液体介质依次流过的流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式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基座设有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用于连接所述导流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冷式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设有安装凹部与抵压部,所述安装凹部与所述换热顶面抵触配合,所述抵压部与所述换热顶面的一端抵压配合,所述安装凹部与所述抵压部用于所述导流件与所述换热件安装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冷式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连接在所述换热基座底部上,且所述导流件靠近所述抵压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壁连接,所述导流件远离所述抵压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侧壁设有过液间隙,所述过液间隙用于连通相邻两个所述流道。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冷式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液间隙均设在所述过液腔的同一侧,用于将所述流道在同一侧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冷式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液间隙设在所述过液腔的对应两侧,用于将所述流道分别在两侧连通。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冷式换热组件,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俊岭刘富林刘康关庆乐甘平吴锦莘韦玉梅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富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