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大口径雷达天线及俯仰角转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雷达天线
,具体为一种超大口径雷达天线及俯仰角转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雷达为了提供空间探测距离和威力,超大天线阵面已成发展趋势。超大雷达天线一般为固定式陆基结构形式,固定式雷达按转动形式可分为方位和俯仰均固定不动、方位旋转俯仰固定不动、及方位不动俯仰转动,而超远距离的空间探测一般选用俯仰转动的结构形式。现有的俯仰向可转动的雷达天线一般机械口径为10米
×
10米左右,俯仰旋转轴设置在天线系统的两端,旋转刚性较好。随着超大阵面机械口径的增加,尤其机械口径超过单车公路运输长度时,天线骨架在旋转轴方向需要由两个或多个单元拼接,这种情况下常规的俯仰轴设置在天线系统的两端的结构形式一方面会带来俯仰支撑的超大跨距,另一方面连接的天线骨架刚性较差,从而影响雷达的机械指向精度。
[0003]现有技术,申请公布号为CN114799746A的专利技术专利,一种大跨距雷达转台的轴系加工方法和装配方法,通过负载板提供重力,模拟俯仰支臂在重力作用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大口径雷达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线骨架、一对天线背架、一对转动齿轮、连接横梁、一对支臂和桁架,一对所述天线背架位于所述天线骨架的多个子骨架的横向连接处,其一侧面与所述天线骨架纵向连接,一对所述支臂分别与所述天线背架连接,一对所述转动齿轮位于一对所述支臂之间,并分别与所述天线背架的另一侧面固定连接,通过所述转动齿轮带动所述天线背架,使所述天线骨架在俯仰向旋转,所述连接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一对所述转动齿轮固定连接,所述桁架位于一对所述转动齿轮之下,其两端分别与一对所述支臂固定连接,使所述天线骨架、一对所述天线背架、一对所述转动齿轮和所述连接横梁组成“拱桥式”的封闭刚性整体,使一对所述天线背架、一对所述支臂和所述桁架组成“凸”字状的封闭刚性整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口径雷达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骨架的正面安装天线单元,其背面与一对所述天线背架固定连接,且所述天线骨架由多个子骨架排列组合固定连接,并形成第一横向连接处和第二横向连接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大口径雷达天线,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天线背架包括第一天线背架和第二天线背架,所述第一天线背架位于所述第一横向连接处,所述第二天线背架位于所述第二横向连接处,所述第一天线背架和所述第二天线背架的一侧面与所述天线骨架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大口径雷达天线,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支臂包括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所述第一支臂与所述第一天线背架固定连接,第二支臂与所述第二天线背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天线背架和所述第二天线背架位于所述第一支臂和所述第二支臂之间,且所述第一天线背架和所述第二天线背架以一对所述支臂为支点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口径雷达天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臂都包括底座、第一仰视子支臂、第二仰视子支臂、第三仰视子支臂和第四仰视子支臂,所述底座一端面与地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仰视子支臂、所述第二仰视子支臂、所述第三仰视子支臂和所述第四仰视子支臂依次与所述底座的另一侧面固定连接,且俯视的角度下,所述底座的平面长度大于所述第一仰视子支臂至第四仰视子支臂,每个仰视子支臂的平面长度,所述底座的平面宽度与所述第一仰视子支臂和所述第二仰视子支臂的平面宽度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大口径雷达天线,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转动齿轮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文杰,张增太,徐畅,朱志远,张怡,孔卫东,蔡靖,陈凡龙,宣翔,李彪,郭向东,钱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