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铁路射线跟踪无线覆盖预测的网络优化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铁路无线传播预测
,更具体地,涉及基于铁 路射线跟踪无线覆盖预测的网络优化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铁路无线网络规划设计流程是:先根据前期规划的铁路平 纵断面进行无线网络规划设计,之后实地勘测获得20米到50米精度 的栅格电子地图通过基于经验传播模型的无线网络规划软件仿真确定 初步无线站址和网络参数,然后开展现场勘察确定最终施工图设计无 线基站站址以及天线配置等设计内容。这种无线网络规划方法和设计 流程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传统无线网络规划和仿真是基于独立的 仿真软件,如要获得较为准确的电波传播预测结果,需要通过校正既 有经验无线传播模型或修改经验传播模型的参数来进行无线传播预测, 而这个工作需要进行现场测试,因此无法在勘测设计阶段进行,只能 是铁路工程基本完工的情况下才可能有现场测试条件;二是传统的无 线网络规划(电波传播预测)软件所需的栅格电子地图精度不足,无 法细致准确的描述实际地形对电波信号传播的影响,而高精度的三维 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铁路射线跟踪无线覆盖预测的网络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铁路的三维勘察地图及BIM设计模型;S2,在一个坐标系内,将BIM设计模型与三维勘察地图进行融合;S3,对融合的地图进行地图元素分类,对地图中的不同材质进行电磁参数赋予,同时进行模型轻量化后得到铁路建成后的环境基础模型;S4,生成建成铁路建筑模型;S5,将环境基础模型以及建成铁路建筑模型合成为铁路模拟环境模型,并开展无线网络规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铁路射线跟踪无线覆盖预测的网络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具体包括:通过倾斜摄影或者激光雷达技术获得的三维勘察地图。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铁路射线跟踪无线覆盖预测的网络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具体包括:S21,将BIM设计模型放置在三维勘察地图相应的位置上;S22,将铁路三维设计中路基、路堑、隧道口以及新建护坡对应的模型区域与三维勘察地图的重叠区域从三维勘察地图上删除,获得融合后的高精度勘察地图。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铁路射线跟踪无线覆盖预测的网络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2具体包括:将融合后的高精度勘察地图的地形地物进行分类,并用不同的颜色进行标识;其中分类的模型区域为植被覆盖、泥土、水泥路面、水面、周边楼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铁路射线跟踪无线覆盖预测的网络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具体包括:植被覆盖、泥土、水泥路面、水面、周边楼房的模型区域,并用不同的颜色进行重新贴图标识,以供后期仿真计算会建立不同颜色和材质电磁参数的映射关系,完成电磁参数赋予处理。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铁路射线跟踪无线覆盖预测的网络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模型轻量化具体包括:将经过修正并分类赋予环境电磁参数的勘察地图模型通过顶点抽稀的方式,降低分辨率同时减少模型面元数量,以降低后端的射线跟踪仿真计算量。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铁路射线跟踪无线覆盖预测的网络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具体包括:将BIM设计模型中的全部内部结构信息以及外表面上细小尺寸的设计信息去除,留下简化后的建筑外表面设计模型;提取模型外立面后,将模型不同材质元素进行分类,并用不同的颜色进行重新贴图标识,且与环境基础模型相同的材质保持与前者相同的颜色进行贴图标识;将建筑外表面设计模型进行网格精简,使用边折叠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津汉,刘立海,凌力,石先明,张伟,王雪,金立坪,王伟力,林诚,沈俊毅,代赛,王耀国,邹彦朴,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