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容器瓶,包括瓶体和瓶盖;所述瓶体的瓶口带有螺牙,所述螺牙的牙尾带有竖直向下的止转块;所述瓶盖内带有凸出脊,相邻凸出脊之间构成与螺牙配合的牙槽;所述凸出脊的尾端带有锁止槽,所述锁止槽与止转块卡置配合,实现瓶盖与瓶口的拧紧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瓶口螺牙上设计竖直向下的止转块以及在瓶盖内凸出脊的尾端设计与止转块相配合的锁止槽,给瓶盖的旋紧提供明确的旋紧位置,且位置唯一,有效避免瓶盖旋紧不到位导致漏液,或者旋紧过度导致螺纹受损或下次开盖费劲等情况,使用者在旋转瓶盖时,能够明显感觉到锁止槽与止转块的锁止配合,实用性强,瓶口螺纹整齐、美观。美观。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容器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瓶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容器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化妆品在人们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对于化妆品,除了要求其具有较好的功能性以外,还要求化妆品瓶要具有不漏液、美观和使用方便等性能。
[0003]化妆品瓶,尤其是保湿水、爽肤水等液体化妆品,其瓶盖大都采用螺纹连接的形式与瓶体连接。现有化妆品瓶的瓶口和瓶盖均是采用全螺纹形式,打开后再盖合,通常存在螺牙对不准,需要多次尝试才能对准的情况,使用及其不方便;而且瓶盖拧紧过程中,全靠手感来判断是否拧紧,拧的过紧,下次再打开费劲,拧的稍松,又会出现漏液的问题。另外,瓶口的螺纹还存在螺牙错位的情况,美观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通过提供一种容器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化妆品瓶的瓶盖与瓶体盖合时存在的上述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容器瓶,包括:瓶体和瓶盖;所述瓶体的瓶口带有螺牙,所述螺牙的牙尾带有竖直向下的止转块;所述瓶盖内带有凸出脊,相邻所述凸出脊之间构成与所述螺牙配合的牙槽;所述凸出脊的尾端带有锁止槽,所述锁止槽与所述止转块卡置配合,实现所述瓶盖与所述瓶口的拧紧配合。
[0006]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顺着所述螺牙的旋转方向,所述止转块的上侧面为与所述瓶口垂直的垂直面,其下侧面为坡面。
[0007]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螺牙的牙头端部与所述止转块的长侧面共直线。
[0008]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顺着所述螺牙的旋转方向,所述瓶口的底端与所述瓶体的上表面之间还带有凸台,所述止转块的底端与所述凸台的上表面连接。
[0009]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锁止槽包括一体连接的弧形部和凹槽部,其中,所述弧形部的弧度与所述止转块的坡面的弧度相吻合。
[0010]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凹槽部连接所述弧形部的一边为弧形边,其另一边为垂直边。
[0011]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瓶体为塑料材质或玻璃材质。
[001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化妆品瓶,所述化妆品瓶的瓶口和瓶盖的结构与上述容器瓶的瓶口和瓶盖的结构相同。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容器瓶,通过在瓶口螺牙上设计竖直向下的止转块以及在瓶盖内凸出脊的尾端设计与止转块相配合的锁止槽,给瓶盖的旋紧提供明确的旋紧位置,且位置唯一,有效避免瓶盖旋紧不到位导致漏液,或者旋紧过度导致螺纹受损或
下次开盖费劲等情况,使用者在旋转瓶盖时,能够明显感觉到锁止槽与止转块的锁止配合,实用性强,瓶口螺纹整齐、美观。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容器瓶一较佳实施例的瓶口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图1中圆圈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与图1的瓶口配合的瓶盖的内部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与图1的瓶口配合的瓶盖的内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图1所示的瓶口与图3所示的瓶盖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瓶体,11.瓶口,12.凸台,13.螺牙,131.牙头,132.牙尾,133.止转块,133A上侧面,133B.下侧面;
[0020]2.瓶盖,21.凸出脊,22.牙槽,23.锁止槽,231.弧形部,232.凹槽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22]请参阅图1
‑
图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包括:
[0023]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瓶口螺牙的牙尾处增加竖直向下的止转块的结构改进,并在瓶盖上的凸出脊上设计与所述止转块相配合的锁止槽,实现了瓶口和瓶盖的有效定位和拧紧;通过锁止槽与止转块的配合,能够提醒使用者已经锁紧,有效避免瓶盖拧紧不到位或过度拧紧。
[0024]实施例1
[0025]一种容器瓶,如一种用于盛放柔肤水、爽肤水或乳液的化妆品瓶,包括:瓶体1和与所述瓶体1的瓶口相配合的瓶盖2。
[0026]具体地,所述瓶体1的上表面为台阶面结构,靠近瓶口11的区域带有凸台12,凸台12位于瓶口11的底端;所述瓶口11位于所述凸台12的上方带有螺牙13,即外螺纹。所述螺牙13带有牙头131和牙尾132。所述牙头131的端面形成第一止转位;所述牙尾132带有竖直向下的止转块133,所述止转块133处形成第二止转位。顺着所述螺牙13从压头向牙尾的旋转方向,所述止转块133的上侧面133A为与所述瓶口11的表面垂直的垂直面,其下侧面133B为坡面。所述止转块133的底端与所述凸台12的上表面连接。通过凸台12的设计,可以限定瓶盖2的下边缘,防止瓶盖2与瓶体1的上表面之间接触产生摩擦。
[0027]所述止转块133的上侧面133A与所述牙头131的端面共平面,一方面确保两个止转位阻止转动的位置一致,使瓶盖2和瓶口11之间仅有一个旋紧位置,可操作性强,使用简单方便;另一方面,使瓶口11的螺牙排布美观。
[0028]所述瓶盖2内带有凸出脊21,所述凸出脊21螺旋布置,使相邻所述凸出脊21之间构成与所述螺牙13配合的牙槽22。所述凸出脊21的尾端带有锁止槽23,所述锁止槽23与所述止转块133卡置配合,实现所述瓶盖2与所述瓶口11的拧紧配合。
[0029]具体地,所述锁止槽23包括一体连接的弧形部231和凹槽部232,其中,所述弧形部231的弧度与所述止转块133的坡面的弧度相吻合,所述凹槽部232连接所述弧形部231的一
边为弧形边,其另一边为垂直边。在旋紧瓶盖时,锁止槽23的弧形部231从所述止转块133的下侧面133B滑过,并卡置在锁止槽23的凹槽部232内,实现瓶盖2的拧紧,防止漏液。凹槽部232的垂直边能够与锁止槽23的上侧面133A相配合,有效防止过度旋转。由于锁止槽23的弧形部231的设计,使得使用者在旋转瓶盖时,能够明显感觉到锁止槽23与止转块133的锁止配合,因而,能够完全避免盖子过度拧紧以及拧紧不到位的情况。
[0030]由于所述凹槽部232连接所述弧形部231的一边为弧形边,因此,当需要打开瓶盖时,反方向旋转瓶盖2即可。
[0031]所述瓶体2为塑料材质或玻璃材质。
[0032]本专利技术的瓶盖与瓶口的结构设计,具有如下优点:
[0033]1、通过在瓶口螺牙上设计竖直向下的止转块,并使止转块的右端面与螺头的右端面平齐,一方面使螺牙排布整齐、美观,另一方面止转块的设计给瓶盖的旋紧提供明确的旋紧位置,且位置唯一,有效避免瓶盖旋紧不到位导致漏液,或者旋紧过度导致螺纹受损或下次开盖费劲等情况;
[0034]2、通过在瓶盖内凸出脊的尾端设计与止转块相配合的锁止槽,通过锁止槽与止转块卡置配合,实现所述瓶盖与所述瓶口的拧紧配合;通过锁止槽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容器瓶,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和瓶盖;所述瓶体的瓶口带有螺牙,所述螺牙的牙尾带有竖直向下的止转块;所述瓶盖内带有凸出脊,相邻所述凸出脊之间构成与所述螺牙配合的牙槽;所述凸出脊的尾端带有锁止槽,所述锁止槽与所述止转块卡置配合,实现所述瓶盖与所述瓶口的拧紧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容器瓶,其特征在于,顺着所述螺牙的旋转方向,所述止转块的上侧面为与所述瓶口垂直的垂直面,其下侧面为坡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容器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牙的牙头端部与所述止转块的长侧面共直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容器瓶,其特征在于,顺着所述螺牙的旋转方向,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嘉卿,李振良,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沈氏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