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3D打印的颈椎前路固定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脊柱外科植入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3D打印的颈椎前路固定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对颈椎肿瘤疾病、颈椎骨折脱位以及颈椎畸形等脊柱外科手术的治疗中,颈椎前路固定系统是常用的用于相邻椎体进行固定连接、重建颈椎生物力学功能的手术植入物。
[0003]颈椎前路固定系统通常由固定板主体以及固定螺钉组成。固定板主体沿颈椎方向延伸,并通过数个固定螺钉将相邻接的2
‑
3个椎体互相固定。由于固定板主体是额外附着在椎体外表面的,相当于将椎体“增厚”了一定程度,因此对原本紧贴椎体的食管、血管、神经以及肌肉组织等有一定影响。尤其是食管在蠕动的过程中将产生较大位移从而形成与椎体表面的摩擦,更是放大了这种影响,影响手术预后效果。为了减小这种影响,通常的做法是将固定板主体做得足够的薄。但是固定板主体的强度受到材料的限制,其厚度存在一定的极限,在此极限下继续减小厚度,则整个固定系统稳定性会受到影响,产生断裂的风险。另一个减小影响的手段是改善固定板主体与椎体表面的贴合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3D打印的颈椎前路固定系统,包括固定板主体以及固定螺钉,所述固定板主体通过所述固定螺钉与椎体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主体包括椎体接触面与组织接触面,所述椎体接触面与所述组织接触面不平行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D打印的颈椎前路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椎体接触面与所述组织接触面均为曲面,所述椎体接触面的曲率半径小于等于所述组织接触面的曲率半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3D打印的颈椎前路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主体包括实体部与疏松部,所述实体部与所述疏松部固定连接,所述实体部设置于靠近所述组织接触面的一侧,所述疏松部设置于靠近所述椎体接触面的一侧。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3D打印的颈椎前路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实体部的厚度为2mm
‑
2.4mm,所述疏松部的厚度为0.1mm
‑
0.3mm。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3D打印的颈椎前路固定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昕健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